前情提要
徐静园买了两双日本产的胶鞋,李善祥勃然大怒。
他满脑子想的是怎样把日本人赶出去,最亲近的枕边人却在买日货。
她感到委屈,认为他小题大做,偏激苛刻。
两个人冷战了好几天,徐静园伤心得吃不下饭。过了一阵子,他们和好如初,徐静园却患了胃病,整日皱眉哀叹。
在李善祥的推动与帮助下,生生果园周围办起了不少新的果园。大家联合起来,大有压倒日本苹果之势。
锦州苹果闻名遐迩,李善祥并没有坐享其成。他穿上邱天相缝制的四个大口袋的工作服,走到哪穿到哪,连50岁寿诞时也没换下。
结果,饭店门卫看他这身土里土气的打扮,将他拒之门外,闹出了一桩笑话。
也正是在那次寿宴上,李善祥遇到了教育家陶行知。
办学求教陶行知
李善祥听闻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晓庄师范,寿宴上,他特意过去敬酒。
其实早在1928年,李善祥就创办了耕余学院,担任院长。
他在果园的南麓开辟很大一块地,作为耕余学院的校址。
学生是从北平、天津、上海及东北各地招来的十几岁的贫苦儿童和孤儿。办学初衷是培养他们成为果园的技术工人。
学费不收,还免费供给书籍纸墨与生活用品,每个月额外发一些零用钱。
“陶先生,久仰大名。”
“哪里哪里,幸会善祥兄。”
“我在东北锦州也办了一个学院,想跟陶先生切磋切磋。”
“哦,这么说善祥兄是同道中人。”陶行知推了推老式圆框眼镜,举起酒杯。
“中国要富强,没有教育不行。”两人志趣相投,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慨。
过了些天,李善祥特地跑去南京晓庄师范,正式拜访陶行知,向他取经:“陶先生,我是个商人,教育上是外行,还要请陶先生多多指教。”
“哪里的话,善祥兄办耕余学院,是‘以企养学’,前景可比我光明得多。”
陶行知告诉他,自己是怎样带着13名学生,在一片荒野上,以帐篷做教室,利用课余时间平整场地的。
没有鞋穿,就光着脚,任沙土磨砺脚底;没有自来水,就拿一节节碗口粗的毛竹管,导引山涧的溪流。
师生们亦工亦学,就这样数年后建成了晓庄师范。
晓庄师范的教育理念,陶行知用一首打油诗概括:
“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都吃不饱。手脑都用全,方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
李善祥临走的时候,陶行知又送他一首白话诗: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不算是好汉。”
这首诗正是李善祥前半生的写照。当年他就是不愿靠祖上,才远赴东北开辟荒地,真是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他们成了至交,不时有书信往来。
后来,李善祥从晓庄师范请来丁莘白、李文渊、沈雪之等名师。
陶行知也应邀,访问了耕余学院。
初到锦州,陶行知很讶异,苹果地竟然有琅琅书声。
学生们亦耕亦读,年级大一些、文化程度高的孩子,主动教低年级的孩子,互助学习的氛围很浓厚。
他不禁诗兴大发,即兴创作一首打油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
底下坐着七岁的李锦,她胆大活泼:“陶先生,大孩能教小孩,小孩就不能教大孩吗?我看应该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
陶行知惊喜不已:“好,这个孩子说得对,我把‘大’改成‘小’。小孩自动教小孩。”
当他得知李锦是李善祥与徐静园的女儿时,连连感叹:“善祥兄,你的孩子可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啊。”
不许私自摘苹果
耕余学院开办后,邱天相更操劳了。
每天凌晨四点,她就起床了,与一名女工共同操持近百人的饮食,还要亲手缝制学生们的衣服与被褥。
晨曦微露时,她便敲响耕余学院的那口铜钟。
悠远的钟声,拂过师生们惺忪的睡眼。
李善祥也早早起了,挑灯晨读,或是处理生意上的信函。
徐静园原本就是读师范的,平日里闲着也是闲着,她便在耕余学院教国文与音乐。
纤瘦的她,坐在老式风琴前,合着节拍,一下一下地踩着踏板,指尖流淌出曼妙的旋律。
有几个园艺工人,从没见过风琴。他们稀罕极了,常常在窗外驻足,偷看她弹琴唱歌。
李善祥的大儿子李祖平、二女儿李又兰、三女儿李锦、二儿子李祖光都到了上学年纪。
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每天早早地出操、上课、劳作。吃的也是高粱米,因为只有教师与农艺师才可以吃精面白米。
他们虽生在富贵之家,却丝毫没有纨绔子弟的习气,甚至比普通老百姓家的儿女更懂得吃苦。
这些孩子中,李善祥最喜欢李祖平和李锦,认为他们聪明勤奋,将来一定是可用之才。但他并不溺爱他们,相反,严厉得近乎苛刻。
有一次,李祖平上劳作课的时候,被烈日晒得口渴难耐,眼前的苹果红彤彤的,他忍不住摘下就啃。
一股甘甜爽口的汁水,在唇齿间四溢开来。
李善祥走了过来,板下脸来:“你为什么偷吃苹果?”
“我没有偷,我看到它快要掉下来,掉在地上也是浪费……”
“这么大的果园,孩子吃一个不要紧吧?”徐静园很不解。
李善祥没有理会她,他跟学生们说:“以后不许私摘苹果,连掉在地上的,也不许捡来吃。”
李祖平年纪还小,受了几句责骂,便抹着眼睛跑进母亲邱天相的屋里,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如此严厉。
邱天相把他抱在怀里:“孩子,你父亲是想让你给大家树立榜样。苹果不是凭空长出来的,它是辛劳栽培出来的。如果你摘他也摘,再多的苹果,也不够摘啊。”
李祖平啜泣着,嘟着小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东北首家酱油坊
“烀(hū)黄豆,摔成方,缸里窖里百世香;蘸青菜,调酱汤,叼上一勺油汪汪”。
这首童谣,说的是用黄豆制成的东北大酱。
旧时的东北人家,几乎家家都有一缸大酱。
徐静园就喜欢豆腐皮卷大葱,蘸着大酱吃。就算没胃口,也能就着一碗酱,吃下一大盘新鲜的蔬菜。
可她自从犯了胃病后,生鲜凉性的东西不能吃了,胃口也大不如前。
李善祥见她一天天消瘦下去,很是担忧。
有一天,他在果园里,不经意间听到浙江来的工人闲聊:
“这里什么菜都要蘸大酱,一股豆腥味。”
“大酱的味道我也吃不惯,要是能有酱油就好了。哪怕是酱油拌饭,也能吃好几碗。”
李善祥忽然想到,东北人从来没尝过鲜美的酱油,何不在锦州建一座酱油作坊?
于是,他聘请浙江著名南式酱油技师杨迪生试制酱油,与人合股创建了锦州万生酱油,店铺位于锦州古城东门外老马路。
这是东北第一家制造南式酱油的地方。
酱油酿出来了,他让徐静园尝了尝用酱油烹制的猪肉。
“味道如何?”李善祥期待地望着她。
“鲜美丰腴。”徐静园品咂了几口。
“这是邱天相最拿手的酱油肉,以前我们在老家经常吃,好久没吃到了,真香呢。”
“我胃不舒服,多吃太腻了。”徐静园眉头微蹙。
“那这酱油味道怎么样?”
“不如大酱香甜。”
李善祥感觉她话里带着情绪,了无生趣,便径直去邱天相那里歇息过夜。
万生酱油很受欢迎,老百姓排队前来购买。一时间,酱油日产2000至3000市斤。
万生酱油全部用木桶装罐,每只木桶上印有一尺见方的“万”字。时间长了,当地老百姓习惯性地称之为“万字酱油”。
那时候,张作霖主政东北。大帅府内烹调用品,首推万字酱油。他们常常派人从沈阳专程到锦州购买。
锦州名士陆善格还撰写了一副对联,镌刻在万生酱油的作坊前:
“名师酿成天南地北,万字誉满辽东辽西。”
万字酱油成功了,李善祥没有沾沾自喜。他趁热打铁,将酱园扩大再生产,相继制作了南式豆腐乳、酱菜等。
整日埋首于生意场上的他,自然没有想到,多日不见,端庄贤淑的徐静园,竟会步他当年的后尘,抽起了大烟。东南商报记者陈也喆
(未完待续)(本文根据李善祥外孙女林放放、李迎口述整理,感谢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提供相关史料与图片)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