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环境治污引入第三方 看宁波如何破局?
稿源: 宁波日报   2016-03-25 06:59:39 报料热线:81850000

  “老牌”固废处置企业

  欲“走出去”做“第三方”

  位于北仑白峰镇光明码头边上的宁波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运营至今已有十多年,是宁波市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如今全市部分危险废物和全部医疗废物处置、废旧家电拆解、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在此进行,日处理量达170吨。

  谈起“第三方”,公司总经理张章建提到了“动物无害化处理”。2010年,市农业局畜牧分局与该公司签订协议,委托进行全市动物病害无害化处理。一套2000多万元的处理设备和资产均由固废公司运营管理,市农业局每年提供100多万元的委托费。

  “现在全市的病害动物基本上在我们这里进行无害处理,日处理量有3吨。”张章建带记者来到了处理车间,一位身着白色防护服的专业人员正在操作设备电脑,旁边的翻斗将装着经过190℃高温蒸煮的动物尸体残渣倒入另外一个设备。“这套病害动物处理设备占地12亩,我们处理一吨成本是2000元,最终的费用与农业部门结算。”

  他说,通过第三方“托管”运营,不但可以保证病害动物不流向市场,确保食品安全,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大大降低了成本。此外,经过专业处理内部循环后,病害动物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经过十几年的运营,固废公司目前已经拥有了一批自主处理设施设备和成熟的技术团队。“这为我们‘走出去’做‘第三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张章建说,今年公司在两条危险废物生产线的基础上,将筹运第三条日处理量100吨的生产线。眼下公司有意向“走出去”参与外地“第三方”运行管理。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宁波提前“试水”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可以极大地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一定程度上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释放出环保产业的需求。”市环保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说,第三方治理的范围包括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工业污染源和在线监控等环保服务类,其中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所占比例最大。

  来自市环保局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市33家集中式污水处理厂、5家垃圾处理厂和14家工业固废处置场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实现了第三方治理。8家运维公司负责508个污染源自动监控点位的日常运行维护。

  记者调查发现,在前述的北仑固废等本土垃圾处理企业欲“走出去”拓市场的同时,一些外地企业成为宁波部分环保项目的运营管理方。固废公司的“邻居”光大环保(宁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它负责宁波江东、高新区和北仑区生活垃圾的处理。“我们承担了政府的垃圾发电项目,政府负责收集运输,我们负责终端的处理。”该公司副经理姚旭波说,两年来,公司日处理垃圾1800吨,已累计发电3.3亿千瓦时。

  宁波北仑岩东排水有限公司也是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试水者”。近几年,它相继与距离较近的阿拉老酒厂、宁波麦芽有限公司分别签订合作协议,承担了两家公司的污水处理任务。2014年阿拉老酒厂将一根管道直接接入岩东污水处理厂,2年来向后者支付了几十万元的污水处理费用。

  而麦芽公司可生化性良好的生产废水,也是通过一条管道直通岩东污水处理厂。按照宁波《关于市区工业企业超标排放污水实行多因子分档计收污水处理费的通知》,麦芽公司支付给岩东污水处理厂近百万元的污水处理费用。“我们是按照业主单位排放的污水浓度与国家标准之间的浓度差来收取费用的。”岩东排水公司生产部曹经理说。

  “政府主导下,推进第三方治理,有利于降低治理成本,进一步提高治污效率和效果。”市发改委环资处负责人认为,通过市场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有利于治污新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政府监管,有利于促进多方良性共赢关系的形成。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省企业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运营后的达标排放率为70%-90%,与污染企业自行运营相比,达标排放率提高30%-50%,运营成本节约10%-20%。

编辑: 郭静

环境治污引入第三方 看宁波如何破局?

稿源: 宁波日报 2016-03-25 06:59:39

  “老牌”固废处置企业

  欲“走出去”做“第三方”

  位于北仑白峰镇光明码头边上的宁波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运营至今已有十多年,是宁波市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如今全市部分危险废物和全部医疗废物处置、废旧家电拆解、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在此进行,日处理量达170吨。

  谈起“第三方”,公司总经理张章建提到了“动物无害化处理”。2010年,市农业局畜牧分局与该公司签订协议,委托进行全市动物病害无害化处理。一套2000多万元的处理设备和资产均由固废公司运营管理,市农业局每年提供100多万元的委托费。

  “现在全市的病害动物基本上在我们这里进行无害处理,日处理量有3吨。”张章建带记者来到了处理车间,一位身着白色防护服的专业人员正在操作设备电脑,旁边的翻斗将装着经过190℃高温蒸煮的动物尸体残渣倒入另外一个设备。“这套病害动物处理设备占地12亩,我们处理一吨成本是2000元,最终的费用与农业部门结算。”

  他说,通过第三方“托管”运营,不但可以保证病害动物不流向市场,确保食品安全,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大大降低了成本。此外,经过专业处理内部循环后,病害动物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经过十几年的运营,固废公司目前已经拥有了一批自主处理设施设备和成熟的技术团队。“这为我们‘走出去’做‘第三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张章建说,今年公司在两条危险废物生产线的基础上,将筹运第三条日处理量100吨的生产线。眼下公司有意向“走出去”参与外地“第三方”运行管理。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宁波提前“试水”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可以极大地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一定程度上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释放出环保产业的需求。”市环保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说,第三方治理的范围包括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工业污染源和在线监控等环保服务类,其中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所占比例最大。

  来自市环保局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市33家集中式污水处理厂、5家垃圾处理厂和14家工业固废处置场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实现了第三方治理。8家运维公司负责508个污染源自动监控点位的日常运行维护。

  记者调查发现,在前述的北仑固废等本土垃圾处理企业欲“走出去”拓市场的同时,一些外地企业成为宁波部分环保项目的运营管理方。固废公司的“邻居”光大环保(宁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它负责宁波江东、高新区和北仑区生活垃圾的处理。“我们承担了政府的垃圾发电项目,政府负责收集运输,我们负责终端的处理。”该公司副经理姚旭波说,两年来,公司日处理垃圾1800吨,已累计发电3.3亿千瓦时。

  宁波北仑岩东排水有限公司也是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试水者”。近几年,它相继与距离较近的阿拉老酒厂、宁波麦芽有限公司分别签订合作协议,承担了两家公司的污水处理任务。2014年阿拉老酒厂将一根管道直接接入岩东污水处理厂,2年来向后者支付了几十万元的污水处理费用。

  而麦芽公司可生化性良好的生产废水,也是通过一条管道直通岩东污水处理厂。按照宁波《关于市区工业企业超标排放污水实行多因子分档计收污水处理费的通知》,麦芽公司支付给岩东污水处理厂近百万元的污水处理费用。“我们是按照业主单位排放的污水浓度与国家标准之间的浓度差来收取费用的。”岩东排水公司生产部曹经理说。

  “政府主导下,推进第三方治理,有利于降低治理成本,进一步提高治污效率和效果。”市发改委环资处负责人认为,通过市场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有利于治污新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政府监管,有利于促进多方良性共赢关系的形成。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省企业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运营后的达标排放率为70%-90%,与污染企业自行运营相比,达标排放率提高30%-50%,运营成本节约10%-20%。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