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4 08:44

挺着急的店长英子
“展销中心除了是公益产品实体店外,还挂着‘海曙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两新组织爱心实践基地’、‘创二代基地’、‘公益集市活动基地’四块牌子,因此,来光顾的多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党员及一些志愿者。”英子坦言,普通市民来的不多。
偶有一些路过的,推门进来后,店员会上前介绍这些展品来源、制作者等,有部分人会冲着公益和爱心购买一两件,也有的觉得产品并不是自己需要的,就走了。
“从商业的角度,经营状况并不是太乐观。”有六七年书店经营经验的英子分析说,客源方面,来光顾的普通市民少,这跟展销中心的知名度不够、附近人流量不大等因素有关;商品方面,存在产品同类化的情况,单从市场竞争力而言并不突出,且大部分无法快速、批量制作生产。“展销中心要真正实现自负盈亏甚至盈利,就要找到市场与公益的双赢点,真的很难。”
问及未来经营的思路,英子说:“我目前想到的方法,就是以活动带动人气。”之前,展销中心搞了一次大型的公益集市,现场加入了互动环节,例如书法、手工制作等,当天来了好几百人,志愿者帮忙介绍、引导,单天销售额就超过了2000元。
“我觉得,接下来还是应该继续提高展销中心的知名度,让民众了解熟悉这里。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增加各方交流沟通,不断挖掘、寻找新的创意。”英子说。
挺美好的一个设想
据了解,目前,海曙有1400多家公益组织,而加入公益产品展销中心的只有28家。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只有这28家公益组织进行了市场化运作,其他的大多还局限在社区、街道,缺乏对接市场的计划和路径。
“这几年,海曙有些比较成熟的社会组织,简单地通过他人资助或坐等受助群众上门已无法满足发展需要了,他们可以自我造血和自我生存,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群。”牵头创办“益兔”的是海曙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该中心主任裘丽萍介绍说,成立公益产品展销中心的初衷,也是要帮助已面向市场的公益组织增强造血功能,同时成为其他公益组织对接市场的平台,实现公益和爱心的持续循环。
“目前,展销中心还处在起步孵化期,运行资金还依托政府支持,未来的目标,是实现将盈利投入公益。为此,我们也尽可能地进行了部门牵线、资源整合,先发动了党员、政府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关注、参与。”她说。
裘丽萍还透露,接下来,除了继续联系企业参与、开发网上展销平台外,海曙区还在打造首条公益一条街,将周江岸路东端沿街店面整合起来,向全市招募公益组织、公益企业入驻。宁波晚报记者王思勤 通讯员毛一波
编辑: 郭静
- 一位淘宝狂人的10年“剁手”之路
- 纪委收举报信进村查 发现写信者已去世
- 留学生在美被杀 嫌犯温州受审下跪道歉
- 大货车撞桥后打滚儿 车头悬在20米高空
- 女子潜入网店偷12台电脑 丈夫帮忙转移
- 天鹅座飞船升空火光点亮夜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