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建设场景。(资料图片翻拍)
1958年,宁波大旱。为阻止姚江咸潮上溯,当年8月,宁波决定在距三江口3.5公里处利用弯道取直,建造姚江大闸,“阻咸蓄淡”。来自湾头周边各县区的1万多名青壮年,采用肩挑手挖的方式,完成了当年宁波最大的水利工程。
60年转瞬即逝,当年的建设者也由小伙变成了耄耋老人。昨天上午,来自江北三水湾小区的9位首批建设者齐聚大闸,回忆当年的建设场景,尘封的记忆被一点点唤醒。
挑泥组每人每天要挑足1万斤 一天磨破三四双草鞋
姚江大闸工程位于三江口3.5公里处,为闸桥两用建筑,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36孔,长165.2米,桥面宽10.3米。
昨天上午,在江北甬江街道湾头社区党总支和三江河道管理局党委的邀请下,9名姚江大闸的首批建设者佩戴红花,兴高采烈地参观了姚江大闸。
今年90岁的郎恩友是姚江大闸的首批建设者之一,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姚江大闸正式建造和建成的日子,“姚江大闸1958年9月建造,1959年6月建成”。
难以想象,眼前干瘦的老人竟是当年姚江大闸建造时的挑泥冠军。“当年我正身强力壮,体重近150斤,被分在挑泥组。别人一次最多挑150-200斤,我一次能挑250斤。”郎恩友自豪地说。
建造姚江大闸时,建设者们的劳动强度有多大?以挑泥组为例,从姚江挖出来的泥土要挑到500米外的戚家公式倒掉,郎恩友说,当时他们每人每天要挑足1万斤。86岁的袁才兴老人说:“在生产队时,一双草鞋能穿两三天,造姚江大闸时,一天要磨破三四双草鞋。”
走时妻子身怀六甲 归来时孩子已4岁
张米法今年81岁,是江北甬江街道湾头社区的一名老党员,也是姚江大闸的首批建设者。
他的妻子洪金花告诉记者:“当时建造姚江大闸很忙,1958年他去造大闸时我已经怀孕了,1962年大闸建设完成回家时,儿子都4岁了。”
张米法介绍,当年来自湾头乡的青壮年建设者一共256人,分成两个排,他是六排排长。“为了抓建设进度,凌晨3点半就起床干活,直到太阳下山才收工。”
根据目前的资料,姚江大闸于1958年9月动工兴建,1959年7月竣工并投入运行。这与郎恩友老人的说法基本相符,至于大闸建成后张米法老人具体在做什么,老人语焉不详。
三江河道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关于姚江大闸情况的记载主要是《宁波水利志》,具体的建设细节记载得并不详细,他们正在搜集资料打算编纂《姚江志》,姚江大闸的建设情况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或许今后关于姚江大闸的建设细节会越来越清晰。
爷爷传承的坚持不懈精神让我受用终生
“当时条件很艰苦,干的是体力活,住的是牛棚,但我们的干劲很足,充满了万众一心、愚公移山的斗志,因为我们知道建造姚江大闸的意义。”郎恩友说。
姚江大闸建造之前,姚江是咸水,一遇大旱,人畜饮水就变得十分困难。据《宁波水利志》记载:1958年,宁波大旱。7月8日,余姚人民为了阻止姚江咸潮上溯,一昼夜出动民工3万多人,在干流丈亭三江口段拦江筑坝,抛土10余万立方米,后因虑及堵坝难以拆除,有碍排水而中止。当年8月,中共宁波地委决定,在距河口3.5公里处利用弯道取直建闸,阻咸蓄淡。
“大闸造好后,姚江水成了淡水,通自来水之前,大家都在姚江里挑水回家煮饭。”洪金花说。
袁才兴至今还保留着每天晚饭后走到姚江大闸溜达一圈的习惯。
袁才兴的孙子袁琦说:“小时候常听爷爷讲他们当年建造姚江大闸的故事,因此我对姚江大闸有着很特殊的感情。当年的首批建设者年纪已经很大了,不少已经去世,但他们的精神永存。我爷爷他们身上那种在艰苦环境中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斗志,让我受用终生。”
在姚江大闸的护卫下,湾头有了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资源,一度成为粮食蔬菜基地、制造业集聚区,是我市的“菜篮子”和“钱袋子”。
宁波晚报记者周科娜/文 记者刘波/摄
相关链接
姚江大闸历史
1958年前,姚江是咸水江,湾头的菜贩用木帆船把蔬菜运往黄古林、横街等集市贩卖。但湾头是低洼地,每逢潮水涌入,极易造成蔬菜减产、绝收。
1958年姚江又遭大旱,连续干旱90多天,咸潮上溯至余姚丈亭,姚江沿岸农田受到严重威胁。当年8月,中共宁波地委决定在距三江口3.5公里处利用弯道取直建闸。同时成立“宁波专区姚江建闸工程指挥部”,进行筹备工作,勘测、设计、施工几乎同时进行。
姚江大闸1958年9月动工兴建,1959年7月竣工并投入运行。1963年又对木闸门进行了改造,1993年对闸室进行了更新改造。2009年,根据安全鉴定意见开始实施加固改造,2012年改造完工,并于2015年通过竣工验收。
原标题:姚江大闸首批建设者回忆60年前造闸往事 肩挑手挖造闸 一天挑泥1万斤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