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浙江作家追忆林清玄 去年他在宁波书展时这样介绍自己
稿源: 浙江新闻   2019-01-23 14:03:00报料热线:81850000

林清玄

  “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艺术家斯舜威说,当他看到昨天上午9点32他还在发这条微博时,竟不相信这一事实:1月23日,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终年65岁。

  林清玄,1953年出生,中国台湾地区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台湾与浙江,很近又很亲。我们从浙江作家们口中,可听到许多有关先生的动人故事。

读者倾听作家林清玄主题演讲。

  “向美、向爱、向远方”——就在2018宁波书展最后一天,好多人来听林清玄的主题演讲。如今重温,特别感人。先生在娓娓道来中,包含着种种人生的智慧。

  那天,林清玄自称67岁了。但他长发及肩,一顶圆沿帽,一身中式的深色衣衫,一副标志性打扮。他说:“我出生在台湾南部一个很乡下的地方,叫旗山,小时候家里很穷,共有18个兄弟姐妹,我排行十二,我前面有11个哥哥。”

  你为什么叫林清玄,是笔名吗?

林清玄

  “我出生时没有哭,是带着神秘的微笑来到人间的”,就因这一奇怪现象,“父亲给我取名清怪,我是清字辈的,我一个哥哥说,‘怪’太不好听了,还是叫‘奇’吧。于是父亲以林清奇给我去报户口,没想到工作人员说,‘奇’也不好听,还是叫‘清玄’吧,因为他正在看一本叫‘清玄道长’的书。我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那个管户口的工作人员是我的第一个贵人。”

  于是,林清玄开始每天写文章,小学时坚持每天写800字,后来每天写1000字、1500字、2000字……“我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写成文字,我感觉这样很快乐。”就这样,近60年来,林清玄一直保持着每天写作的习惯,现在也还每天写,但写作时间没那么长了,更多的时间他用来阅读和思考,用来感受生命。迄今为止,林清玄出版了290多部著作,“我的写作习惯是,经常10本书一起写,哪本先写完就出那本”,这么大的创作量简直让人惊叹!

  “如果你现在问我什么是成功,我会说,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就是一种成功。”林清玄说,成功最重要的是爱,爱胜过世界上任何东西,这个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都是金钱买不到的,“我的文章就是设法告诉大家,爱很重要,我们要感受到爱,感受到生命里天价的东西。”

林清玄

  作家夏烈说“林清玄对我有过影响。青少年时除了文学,就是传统文化尤其是释家义理精神成为我价值观的塑造部分。林清玄居士兼二者有之,是台港美文与佛教散文的名家。将中华传统文化通俗化、当代化、生活化、文艺化,台湾理念手段曾经是引领,比大陆更亲切创意。”正像夏烈一样,许多年青作家感言:小学时很喜欢的班主任送我的一本书就是《林清玄散文集》,火红的凤凰花,清清玄玄的骊歌屡屡歌着,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油纸伞,少年游…这些美妙的意象,都是从先生的书中看到的。

  今天,更有女作家们从200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林清玄散文精选》中截选出先生的《桃花心木》表达心意——“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只言片语中道出了他此生、此时、此地的心境。

  先生,就让我们就用《桃花心木》扎成的花束,送您一路走好。

  【浙江新闻+】

  65岁台湾作家林清玄病逝,昨天上午他还在发微博。

  著名台湾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林清玄病逝,享年65岁。

  1月22日上午9点32分,他还发了一条微博: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记者刘慧

编辑: 杜寅

浙江作家追忆林清玄 去年他在宁波书展时这样介绍自己

稿源: 浙江新闻 2019-01-23 14:03:00

林清玄

  “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艺术家斯舜威说,当他看到昨天上午9点32他还在发这条微博时,竟不相信这一事实:1月23日,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终年65岁。

  林清玄,1953年出生,中国台湾地区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台湾与浙江,很近又很亲。我们从浙江作家们口中,可听到许多有关先生的动人故事。

读者倾听作家林清玄主题演讲。

  “向美、向爱、向远方”——就在2018宁波书展最后一天,好多人来听林清玄的主题演讲。如今重温,特别感人。先生在娓娓道来中,包含着种种人生的智慧。

  那天,林清玄自称67岁了。但他长发及肩,一顶圆沿帽,一身中式的深色衣衫,一副标志性打扮。他说:“我出生在台湾南部一个很乡下的地方,叫旗山,小时候家里很穷,共有18个兄弟姐妹,我排行十二,我前面有11个哥哥。”

  你为什么叫林清玄,是笔名吗?

林清玄

  “我出生时没有哭,是带着神秘的微笑来到人间的”,就因这一奇怪现象,“父亲给我取名清怪,我是清字辈的,我一个哥哥说,‘怪’太不好听了,还是叫‘奇’吧。于是父亲以林清奇给我去报户口,没想到工作人员说,‘奇’也不好听,还是叫‘清玄’吧,因为他正在看一本叫‘清玄道长’的书。我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那个管户口的工作人员是我的第一个贵人。”

  于是,林清玄开始每天写文章,小学时坚持每天写800字,后来每天写1000字、1500字、2000字……“我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写成文字,我感觉这样很快乐。”就这样,近60年来,林清玄一直保持着每天写作的习惯,现在也还每天写,但写作时间没那么长了,更多的时间他用来阅读和思考,用来感受生命。迄今为止,林清玄出版了290多部著作,“我的写作习惯是,经常10本书一起写,哪本先写完就出那本”,这么大的创作量简直让人惊叹!

  “如果你现在问我什么是成功,我会说,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就是一种成功。”林清玄说,成功最重要的是爱,爱胜过世界上任何东西,这个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都是金钱买不到的,“我的文章就是设法告诉大家,爱很重要,我们要感受到爱,感受到生命里天价的东西。”

林清玄

  作家夏烈说“林清玄对我有过影响。青少年时除了文学,就是传统文化尤其是释家义理精神成为我价值观的塑造部分。林清玄居士兼二者有之,是台港美文与佛教散文的名家。将中华传统文化通俗化、当代化、生活化、文艺化,台湾理念手段曾经是引领,比大陆更亲切创意。”正像夏烈一样,许多年青作家感言:小学时很喜欢的班主任送我的一本书就是《林清玄散文集》,火红的凤凰花,清清玄玄的骊歌屡屡歌着,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油纸伞,少年游…这些美妙的意象,都是从先生的书中看到的。

  今天,更有女作家们从200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林清玄散文精选》中截选出先生的《桃花心木》表达心意——“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只言片语中道出了他此生、此时、此地的心境。

  先生,就让我们就用《桃花心木》扎成的花束,送您一路走好。

  【浙江新闻+】

  65岁台湾作家林清玄病逝,昨天上午他还在发微博。

  著名台湾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林清玄病逝,享年65岁。

  1月22日上午9点32分,他还发了一条微博: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记者刘慧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