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大院大所大学频频落户 看宁波"栽树工程"背后的大棋局
稿源: 甬派   2019-01-23 19:30: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拉高标杆扬长补短 六争攻坚三年攀高

21.jpg

  (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校园破土动工)

  今天,宁波高等教育史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

  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宁波共建的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校园破土动工。

  这所计划2020年建成、2021年启用的高校,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北京以外的首个科教融合学院,将成为助推宁波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又一高能级平台。

  事实上,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揭牌之外,2018年,宁波相继引进了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等在内的10多家知名高校院所的校区、研究生院和研究机构。

  不遗余力引进这些高能级平台,当然是为了补上宁波高等教育数量偏少、能级不高的短板。

  不过,对于宁波而言,深意远不止于此。

A30I3851.jpg

  (郑栅洁与央媒省媒驻甬负责人交流)

  “引进这些高能级平台,就是要为宁波未来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月21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与央媒省媒驻甬负责人的一场坦诚交流,或可管窥背后的用意所在。

  事实上,2018年,宁波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然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当天的座谈会上,经济日报驻宁波记者站站长郁进东动情地用一组诗意的排比,描绘了2018宁波新气象——

  这一年,横坎头村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惦记宁波情系乡亲,为革命老区发展加油鼓劲,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力量!

  这一年,宁波“六争攻坚”如火如荼,经济社会发展攀上新高度,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争来新面貌!

  这一年,宁波GDP历史性地突破一万亿元,为国家“万亿元俱乐部城市群”增添新血液!

  这一年,宁波加快补短板,全行业人才净流入率跃居全国城市第二位,一批重量级高校相继落户宁波,为提升宁波区域发展竞争力再添新动能!

  这一年,千山万水隔不断来自宁波的深情,黔西南、延边人民在对口扶贫合作工作中获得新温暖!

  这一年,默默无闻的海曙高塘社区两次迎来市委领导不打招呼的环境卫生暗访,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出新,切实提升老百姓获得感有了新机遇!

  ……

  一句话,宁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已经起来了。

  “希望大家多看好宁波!”郑栅洁书记坦言,央媒省媒的“声音”很重要。

  引进上述高能级平台,其实是低调务实的宁波正在下的一盘大棋。

  何以这么说?

  在记者看来,其一,可以让宁波把长板拉得更长。

  宁波的长板在哪?毫无疑问,是制造业。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发达的制造业是宁波的家底和优势所在。

  郑栅洁书记在1月21日的座谈会上透露,目前宁波制造业正在两个方向同时发力——

  一是对宁波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提质扩量,全力打造“246”工程。

  “2”,指的是绿色石化、汽车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4”,即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软件及新兴服务业等4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6”,是指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等6个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

  二是争取单兵突破,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集群。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块头可能不大,像不久前获得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一年的产值不过1亿元,“但这些企业对国家对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非常大,也是宁波制造的竞争力所在!”郑栅洁书记说道。

  而要完成这两大使命,唯有加大科技争投的力度!循此思路,宁波2018年做了两个大动作——第一个就是在5月份宣布推出“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希望通过3—5年的时间,投入百亿元力争攻克200个重大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宁波制造业的技术“卡脖子”问题;另一个,就是频频引进高能级平台,通过这些平台集聚大量创新资源,为宁波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强大支撑。

  而这一点,对于宁波广大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尤其至关重要,“这些企业自身实力不强,科技投入能力有限,单独建创新平台它们承担不起,但是,它们更容易受到新技术的冲击和挑战,一不小心说不定就被反转了。”郑栅洁书记说道,“我们引进的这些高能级平台,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其二,可以让宁波把短板加速补齐。

  什么是制约宁波发展的最大短板?创新能力不足!而这,归根结底是人才不足——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

  有句老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没有浩瀚的大海、没有高远的天空,人才发挥不了作用,他们怎么来?郑栅洁书记多次强调,一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除了政策、环境和情感,更重要的是,要给人才搭建能发挥作用的平台。没有这样的平台,人才来了也留不住!

  而能让人才充分施展才华的高能级平台数量不足,一直是宁波人的“心头之痛”!

2?±?????????????è?-????1 .jpg

  一件“伤心事”,经常在宁波的大会小会上被提起——2017年,浙江大学宁波软件学院200余名毕业生,留在宁波工作的寥寥可数。不是他们不愿意留,而是找不到合适的平台让他们施展拳脚。

  对症下药!一年之后,宁波在奋力奔跑中来了一次“大反转”——人才净流入率由之前的20位以外徘徊,迅速跃攀到全国第二,达到10.08%,仅次于杭州;2018年宁波诺丁汉大学有过半博士毕业生选择留在宁波工作——宁波,这座人才新晋“网红”城市的魅力,可见一端。

  这,当然有宁波推出力度空前的政策带来的吸引力,有宁波从上到下透露出来的尊才爱才惜才用才的环境和氛围的吸引力。当然,更有用心引进的这些高能级平台的作用。

  “我听说,2018年我们引进的一个平台到年底,就吸引了30多位博士来宁波工作!”在当天的座谈会上,郑栅洁书记深有感触。

  在记者看来,2018年引进的高能级平台,多数还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才刚刚释放,未来的空间充满无限可能。

  城市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宁波的制造业长板如何拉得更长,前提是要看宁波把人才这块短板如何补得齐而又齐。从这个意义上说,引进高能级平台可谓是一招先手棋。

  可以想见,随着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所在的甬江科创大走廊、位于杭州湾世界级大湾区核心的前湾新区建设的实质性推进和落地,宁波对人才的吸引力或将倍增——宁波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可期!

  读懂这背后的深意,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郑栅洁书记的心声——“我一直强调,这是‘栽树工程’,为官一任,不能只盯着自己任期内能出成效的事情,而更应着眼于宁波长远发展做些事情。我们做事要有这样的境界和格局!”记者 时晓竹

编辑: 应波

大院大所大学频频落户 看宁波"栽树工程"背后的大棋局

稿源: 甬派 2019-01-23 19:30:00

21.jpg

  (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校园破土动工)

  今天,宁波高等教育史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

  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宁波共建的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校园破土动工。

  这所计划2020年建成、2021年启用的高校,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北京以外的首个科教融合学院,将成为助推宁波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又一高能级平台。

  事实上,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揭牌之外,2018年,宁波相继引进了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等在内的10多家知名高校院所的校区、研究生院和研究机构。

  不遗余力引进这些高能级平台,当然是为了补上宁波高等教育数量偏少、能级不高的短板。

  不过,对于宁波而言,深意远不止于此。

A30I3851.jpg

  (郑栅洁与央媒省媒驻甬负责人交流)

  “引进这些高能级平台,就是要为宁波未来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月21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与央媒省媒驻甬负责人的一场坦诚交流,或可管窥背后的用意所在。

  事实上,2018年,宁波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然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当天的座谈会上,经济日报驻宁波记者站站长郁进东动情地用一组诗意的排比,描绘了2018宁波新气象——

  这一年,横坎头村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惦记宁波情系乡亲,为革命老区发展加油鼓劲,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力量!

  这一年,宁波“六争攻坚”如火如荼,经济社会发展攀上新高度,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争来新面貌!

  这一年,宁波GDP历史性地突破一万亿元,为国家“万亿元俱乐部城市群”增添新血液!

  这一年,宁波加快补短板,全行业人才净流入率跃居全国城市第二位,一批重量级高校相继落户宁波,为提升宁波区域发展竞争力再添新动能!

  这一年,千山万水隔不断来自宁波的深情,黔西南、延边人民在对口扶贫合作工作中获得新温暖!

  这一年,默默无闻的海曙高塘社区两次迎来市委领导不打招呼的环境卫生暗访,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出新,切实提升老百姓获得感有了新机遇!

  ……

  一句话,宁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已经起来了。

  “希望大家多看好宁波!”郑栅洁书记坦言,央媒省媒的“声音”很重要。

  引进上述高能级平台,其实是低调务实的宁波正在下的一盘大棋。

  何以这么说?

  在记者看来,其一,可以让宁波把长板拉得更长。

  宁波的长板在哪?毫无疑问,是制造业。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发达的制造业是宁波的家底和优势所在。

  郑栅洁书记在1月21日的座谈会上透露,目前宁波制造业正在两个方向同时发力——

  一是对宁波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提质扩量,全力打造“246”工程。

  “2”,指的是绿色石化、汽车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4”,即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软件及新兴服务业等4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6”,是指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等6个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

  二是争取单兵突破,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集群。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块头可能不大,像不久前获得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一年的产值不过1亿元,“但这些企业对国家对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非常大,也是宁波制造的竞争力所在!”郑栅洁书记说道。

  而要完成这两大使命,唯有加大科技争投的力度!循此思路,宁波2018年做了两个大动作——第一个就是在5月份宣布推出“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希望通过3—5年的时间,投入百亿元力争攻克200个重大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宁波制造业的技术“卡脖子”问题;另一个,就是频频引进高能级平台,通过这些平台集聚大量创新资源,为宁波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强大支撑。

  而这一点,对于宁波广大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尤其至关重要,“这些企业自身实力不强,科技投入能力有限,单独建创新平台它们承担不起,但是,它们更容易受到新技术的冲击和挑战,一不小心说不定就被反转了。”郑栅洁书记说道,“我们引进的这些高能级平台,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其二,可以让宁波把短板加速补齐。

  什么是制约宁波发展的最大短板?创新能力不足!而这,归根结底是人才不足——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

  有句老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没有浩瀚的大海、没有高远的天空,人才发挥不了作用,他们怎么来?郑栅洁书记多次强调,一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除了政策、环境和情感,更重要的是,要给人才搭建能发挥作用的平台。没有这样的平台,人才来了也留不住!

  而能让人才充分施展才华的高能级平台数量不足,一直是宁波人的“心头之痛”!

2?±?????????????è?-????1 .jpg

  一件“伤心事”,经常在宁波的大会小会上被提起——2017年,浙江大学宁波软件学院200余名毕业生,留在宁波工作的寥寥可数。不是他们不愿意留,而是找不到合适的平台让他们施展拳脚。

  对症下药!一年之后,宁波在奋力奔跑中来了一次“大反转”——人才净流入率由之前的20位以外徘徊,迅速跃攀到全国第二,达到10.08%,仅次于杭州;2018年宁波诺丁汉大学有过半博士毕业生选择留在宁波工作——宁波,这座人才新晋“网红”城市的魅力,可见一端。

  这,当然有宁波推出力度空前的政策带来的吸引力,有宁波从上到下透露出来的尊才爱才惜才用才的环境和氛围的吸引力。当然,更有用心引进的这些高能级平台的作用。

  “我听说,2018年我们引进的一个平台到年底,就吸引了30多位博士来宁波工作!”在当天的座谈会上,郑栅洁书记深有感触。

  在记者看来,2018年引进的高能级平台,多数还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才刚刚释放,未来的空间充满无限可能。

  城市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宁波的制造业长板如何拉得更长,前提是要看宁波把人才这块短板如何补得齐而又齐。从这个意义上说,引进高能级平台可谓是一招先手棋。

  可以想见,随着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所在的甬江科创大走廊、位于杭州湾世界级大湾区核心的前湾新区建设的实质性推进和落地,宁波对人才的吸引力或将倍增——宁波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可期!

  读懂这背后的深意,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郑栅洁书记的心声——“我一直强调,这是‘栽树工程’,为官一任,不能只盯着自己任期内能出成效的事情,而更应着眼于宁波长远发展做些事情。我们做事要有这样的境界和格局!”记者 时晓竹

编辑: 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