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今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出台 重点防范这些区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6-18 16:22: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陈丹)记者今天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我市今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出台,重点防范区域为我市南部至西北部山区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特别是奉化、余姚、宁海等10个区县(市)的31个重点防治乡镇(街道)重点防范地段为地质灾害(隐患)点、不稳定斜坡(重点巡查区)、山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等。

  重点防范时段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梅汛期,7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台汛期;日降雨量50毫米以上或连续大雨3天以上、过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时段,以及发生强降雨至雨后48小时等时段。

  今年防治目标是全面完成“除险安居”三年行动任务,助推“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快构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格局,有效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切实降低地质灾害风险,力争“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全力保障人民安居和社会稳定。

  具体工作包括:

  实现“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全市力争再核销地质灾害隐患42处(其中威胁30人以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18处),再脱险500/1600人。及时做好避让搬迁后村庄土地整治,实现搬迁群众“除险”、“安居”。探索建立核销后地质灾害管护长效机制,针对不同核销类型,形成规范易行的后续监管体系和流程,实现地质灾害隐患全生命周期管控。

  加快构建地质灾害防治新格局。各级各部门要加快“除险安居”经验总结和成果提炼,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模式。推进隐患管理向风险管控转变。提高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精度,完成余姚市梨洲街道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试点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向精细化预警转变。实施宁波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升工程加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能力建设,建立3处以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服务村推进综合治理向“即查即治”转变。全面实施新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即查即治”,使全市地质灾害隐患处于低位运行推进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加强科技防灾,探索建立突发性地质灾害和地面沉降重点区域探测、无人机定期三维航摄、多参数专业监测等多种高技术手段为一体的综合监控方式。

  全面推行区域地质灾害评估,服务“标准地”建设,到2019年底,全面完成省级以上平台(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命名类特色小镇)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省级以下平台完成率达到55%以上。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及时宣传报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利用乡村文化礼堂等宣传平台,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讲,提高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增强识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今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出台 重点防范这些区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6-18 16:22:00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陈丹)记者今天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我市今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出台,重点防范区域为我市南部至西北部山区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特别是奉化、余姚、宁海等10个区县(市)的31个重点防治乡镇(街道)重点防范地段为地质灾害(隐患)点、不稳定斜坡(重点巡查区)、山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等。

  重点防范时段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梅汛期,7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台汛期;日降雨量50毫米以上或连续大雨3天以上、过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时段,以及发生强降雨至雨后48小时等时段。

  今年防治目标是全面完成“除险安居”三年行动任务,助推“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快构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格局,有效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切实降低地质灾害风险,力争“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全力保障人民安居和社会稳定。

  具体工作包括:

  实现“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全市力争再核销地质灾害隐患42处(其中威胁30人以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18处),再脱险500/1600人。及时做好避让搬迁后村庄土地整治,实现搬迁群众“除险”、“安居”。探索建立核销后地质灾害管护长效机制,针对不同核销类型,形成规范易行的后续监管体系和流程,实现地质灾害隐患全生命周期管控。

  加快构建地质灾害防治新格局。各级各部门要加快“除险安居”经验总结和成果提炼,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模式。推进隐患管理向风险管控转变。提高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精度,完成余姚市梨洲街道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试点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向精细化预警转变。实施宁波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升工程加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能力建设,建立3处以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服务村推进综合治理向“即查即治”转变。全面实施新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即查即治”,使全市地质灾害隐患处于低位运行推进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加强科技防灾,探索建立突发性地质灾害和地面沉降重点区域探测、无人机定期三维航摄、多参数专业监测等多种高技术手段为一体的综合监控方式。

  全面推行区域地质灾害评估,服务“标准地”建设,到2019年底,全面完成省级以上平台(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命名类特色小镇)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省级以下平台完成率达到55%以上。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及时宣传报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利用乡村文化礼堂等宣传平台,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讲,提高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增强识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