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祥镇的大松印社日常活动 通讯员供图
郑国军指导学员练习观海卫太极拳 受访者供图
社团建设存在着组织松散、后劲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俨然成为终身教育系统里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但是在宁波,可以说通过学习型社团建设,群众自治组织的活力在基层得到了完全释放。
一次体检引发万人健身
在慈溪,郑国军的名字可谓是响当当,他是个武痴,也是“观海卫太极拳”的创始人。
其实,习武之前,郑国军一直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虽然忙碌,但缺少正规锻炼,时常会有亚健康的感觉。
2001年3月份的一次体检让他吓一跳,体检显示他有挺严重脂肪肝。医生建议他多运动,他这才开始学太极拳。
“其实我学生时代也打过拳,只是一直没有坚持。”他没有想到,练武这件事会伴随着他未来的日子。
在吸收古拳谱精要的基础上,他走访各派太极名家,然后自己再练习。终于,创出了一套自己的太极拳套路。
浙江省武术协会发文将郑国军创编改良的这套太极拳以发祥地命名为“观海卫太极拳”,在浙江、福建、广东、贵州等地得到了推广。
观海卫社区教育学院把这一项极具地方特色的健身项目列为社区教育推广项目,在宁波社区大学的支持下,成立了“社区教育+互联网”的实验室,取名为“i-观海卫太极拳实验室”,并获得了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的授牌,成为全国首个可以在线上学习线下体验的太极拳项目。
如今,“i-观海卫太极拳实验室”旗下的学员达上万人,遍布全世界各地,甚至有了很多洋徒弟。2018年度,该项目相继被评为浙江省、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本来只是我的个人爱好,没想到带动了那么多人。”郑国军说。
他现在每周都会出现在观海卫太极拳实验室教授学员。这届学员已经是第七批了。
理发师当起了书法老师
鄞州区咸祥镇成人学校,像这样的学习型社团也是遍地开花。嵩江书画院、嵩江越剧团创作基地、嵩江民间音乐社、嵩江戏迷社、大松印社、嵩江“渔之声”合唱团、中老年大提琴社团、省市区非遗基地——唱新闻和农渔船制作工作室、金山瑜伽社团、嵩江武术社团、旗袍走秀社团、摄影、器乐二胡等十多个。
“以前吧,农村的娱乐活动极为单调,闲人太多,而且就喜欢打麻将玩纸牌。现在好了,大家都有地方去,没事就唱歌、练瑜伽、画画写字,不亦乐乎。”鄞州区咸祥镇成人学校校长朱彭军说。
舒先生,是一名理发师。五年前因为兴趣加入了嵩江书画院,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现在他成了学校女子书法组的老师。
不得不说的还有他们的篆刻社团——大松印社,这是由当地农民、渔民、企业职工、理发师、木匠、公交车司机、退休教师等组成。其中朱秀勇是公交司机,痴迷篆刻;夏剑波开了家理发店,喜欢写毛笔字也喜欢刻刀。
2016年,成人学校的老师们发现,大嵩滨海有独特的海洋渔业文化,俚言俗语丰富多彩,如果选取其中有意思的内容,并用本土的大嵩石刻成印谱,应该是一件以高雅文化来实现接地气、留乡愁的好事情。
最后,大松印社完成了这个项目,并由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正式出版《海渔印谱》。
新闻深一度
学习型社团建设推动社会建设推进社区治理
当下,“介入社区治理,服务社区发展”既是国家的政策要求,也是每个社区教育人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但在宁波,通过学习型社团建设,实现了教育与文化的相互映辉,把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最细微的“末梢神经”,群众自治组织的活力在基层释放出来,为社区教育注入全新的内容,成了推动社会建设、推进社区治理的生动案例。
在宁波,其实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而成绩的背后,是一整套政策体系的支撑。
宁波市教育局把创建优秀社区学习共同体作为“终身教育提升工程”七大项目之一,每年开展专项创建活动,进行网上风采展示,给予专项经费补助,并成立了宁波市优秀社区学习共同体网上联盟,积极推动优秀学习型社团组织的发展,积极引导社团组织扎根基层,参与治理,服务社会。
同时各区县(市)也都出台了支持政策。镇海区的市民学习圈遍布城乡,学习成了一种时尚。江北区文教街道“社区教育与社会组织融入社会治理”被教育部和民政部列为试点单位进行研究实践。鄞州区社区学院城北分院组织成立了社团导师工作室,三年多来,工作室已经由最初的6个发展到10个,培育专业社团骨干近千名,开展志愿服务4800余次,反哺社会基层社团200多个,受教受益群众8万多人次,成了全国终身教育品牌项目。
宁波目前已成功创建市级优秀社区学习共同体51个,区级各类学习共同体2000多个。
这就是学习型社团的力量,这就是社区教育的力量。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