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金鹭 张璟璟 通讯员 王虎羽
秋捕时节,象山墙头镇雷港村一片繁忙景象。一筐筐体态肥硕、活蹦乱跳的对虾被捕捞上岸,上称后迅速冷冻保鲜,分装入泡沫箱中,投放到全国市场。
又是一年的对虾大丰收!站在岸边的伊祥华笑容满面。
今年,伊祥华所在的象山蓝尚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虾苗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每亩产值超过18万元。“有了科技的支持,水产病害的影响大幅下降,养殖户安稳多了。”他说。
(王建平(左一)为养殖户讲解病害预警装置使用方法。)
伊祥华口中的“科技”,由宁波市科技特派员王建平牵头实施。在近日科技部举办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上,王建平与来自全国的92名科技特派员一起,获得了通报表扬。
“我们正在开展《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南美白对虾病害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攻关,根据溶解氧、PH和温度等水质因子,风力、降雨量等环境因子,以及病原跟踪检测,构建南美白对虾病害预警模型,目的是能测算出病害的发生时间、规模等,通知养殖户进行防范。”王建平向记者介绍。
多年来,王建平带领团队开拓了病害快速诊断和减损技术,为宁波渔业生产累计减少病害损失3.72亿元,减少渔用药物施用支出约1.89亿元,新增养殖效益7.13亿元,成功将渔业养殖疫病防治从“亡羊补牢式”的后期补救形式转变为“防患于未然”的前端应对。
目前,该平台已运行十多年,在象山、宁海、慈溪、鄞州、余姚、奉化和北仑等地建立了77个测报点,聘请150名测报员和信息员,测报辐射养殖面积占到全市相应测报品种总面积的95%。据统计,自2004年以来,通过短信平台等手段向水产养殖户发送各类信息200余万多条次,并通过电话或短信平台,指导和答疑了13.6万余条次养殖户提出的各种养殖问题,为渔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现在,我们研发了一个APP,它一头连接着农户,通过安装在养殖塘的传感器等设施,实时地把各项数据上传。另一头呢,连接我们科技人员,我们可以通过实时查看数据进行及时指导。另外,通过数据积累,形成大数据,这样我们可以逐步实现对整个产业的预警系统。”王建平说。
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产病害损失,为促进养殖增效、渔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王建平被广大养殖户亲切称为城里来的宁波“水产急诊医生”。
其实,像这样的案例在我市科技特派员队伍中数不胜数。
据统计,我市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3790人次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倾情服务“三农”,基本实现全大市各区县(市)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广大科技特派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644项,创办协办农业企业185家,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个、国家级星创天地13家、科技示范基地208个,引进推广农业农村适用新技术2987项、农业新品种2683个,农作物良种和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98%和96%以上,直接带动逾万户农民增收,间接辐射农户2.3万户。
宁波更是连续5次获评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市,2人获评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60人获评省优秀科技特派员,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