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天气放晴转好,小区里不少人憋久了就想着出来走走,透透气。
2月2日,在下城区石桥街道某小区内,陈大妈刚走出单元楼,看到隔壁楼的老邻居,准备上前跟对方讲讲话。哪知道,还没说上两句话,忽然空中飘来五个字——
被无人机乖乖支配的“恐惧”
天空飘来五个字:说的就是你!
“疫情形势严峻,请做好自我防护,立即回家。”
两个人回头四下看看,也没寻到声音来源,再抬头一看,在天上,无人机。
陈大妈觉得新奇,旁边几个人也都来盯着看。那个东西还在喊:“两位大妈,请立即带上你的口罩,立即回家。”“别看了,说的就是你。把口罩戴上,赶紧回家。”
几位邻居听到这里,默默掏掏口袋、拍拍衣服,乖乖被“赶”回去了。
其实这是石桥街道的一位特殊“一线防疫员”——智能无人机。
这是它第一天上岗,重点巡逻人口密集点。在下城区最大的农贸市场杨家村菜场农贸市场上空,遇到抬头观看的群众,小喇叭马上发声:“大伯大妈,买完菜请立即回家,请勿在外逗留”或者“各位顾客,买完菜请立即回家,请勿在外逗留”。
石桥街道党工委委员印慧介绍,这款无人机除了空中喊话,还自带测体温系统。菜场内飞一圈,商户和买菜居民的体温情况就被自动测查完毕,并传输到电脑终端。智能无人机立体式宣传,让居民感到新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政府防控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瓶窑“瓶普话”土味飞行广播
小喇叭用胶带粘,听到超亲切!
相比下城区,余杭瓶窑镇的这套宣传疫情防控的“飞行”广播,则显得别有一番土味,让人感觉还挺亲切的。
“各位村民请注意,自觉戴好口罩,不串门不聚集……”(原谅小编没法打出“瓶普话”啦)
2月2日,余杭区瓶窑镇塘埠村的疫情防控广播再次“起飞”,亲切的乡音盘旋在每家每户上空。
这台无人机,跟平时拍摄用的还不大一样,原本是一架用来撒农药的农用无人机。一般都是低飞操作,在浙江农村比较普遍,一般大田飞行高度只有两三米。
这是瓶窑镇塘埠樱花基地负责人邵贤祥去年花7万多元买来的,用来撒农药防治病虫害,一年的利用率不高。
为了提高村民抗病毒意识,邵贤祥用胶带绑上录制了宣传语的小喇叭,免费飞行广播,在村里宣传防控知识。
“效果还是看得到的,现在村民几乎都不串门聚集了。”
随着返工返乡潮陆续来临,各类居住小区的疫情管控,成了一个新的难点。连日来,有媒体对杭州市区多个小区进行了暗访。
记者在个别小区看到,几十位没戴口罩的老年居民,像往常一样聚集在小区中央广场,聊天打牌晒太阳,还有家长带着孩子在人群中。
看来,无人机这样的硬核手段,虽看上去喜感,却也极其有效。
富阳新登:红色爱心卡
出入小区的“尚方宝剑”
“这个好、这个好,这样小年轻就不会经常跑进跑出了,现在疫情很容易传染,管牢好、管牢好......”富阳新登的李奶奶接过社区工作人员送来的“出入卡”,听了有关注意事项的介绍后,李奶奶一个劲地说好。
环城北路18号是富阳新登镇第一期经济适用房,有许多外来租客。惠来社区设计制作了红色“出入卡”,上面还印了“不聚会、不外跑,勤洗手、戴口罩”温馨提醒,上门发放给100余户在家住户,交代尽量不出门,实在有事必须使用此卡片并出示身份证。
“每天只允许出门一次,而且要核实身份信息、值勤人员要签字,还是呆在家里玩玩手机、看看电视好了,等疫情过去再出门吧。”租客陈某说。
自一级响应启动以来,新登镇各行政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放弃休息、奋战一线,采取设置卡点劝导、排查、登记等措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坚决落实“内防扩散、外防输出”要求。
垃圾分类员变身
抗疫“宣传小喇叭”
萧山区衙前镇明华村的垃圾分类收运工人方阿土,是一名有着48年党龄的老党员。三年来,他每日从清晨至中午,坚持骑着垃圾收运车,逐家逐户收运村民们分出来的生活垃圾。去年,他开始在垃圾收运车上安装“小喇叭”,在收运的同时向每一户村民宣传分类知识、科普分类妙招。
今年春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方阿土马上在“小喇叭”中增加了疫情防护、减少出门等内容。“必须外出时,注意佩戴口罩。口罩不是保险箱,减少外出,不在人流较多的场所活动才是关键。”
如今,每天穿梭在农户之间的他和他的垃圾收运车辆,成了最接地气的“疫情防护宣传员”。
这是一位位普通群众自发性的“参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里,杭州的各个社区、乡村、寻常街巷,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发挥着土味聪明才智的防疫战士,守护家园。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