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隔离七病区里,有一位来自宁波的男护士长,他叫张少垒1987年生,身高181cm,是镇海区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总院ICU护士长
大年初四,他出发驰援武汉,今天是他在武汉“战斗”的第22天!
这一周来,该院的两个隔离病区共有5位患者治愈出院!
他说,现在的心情就像今天武汉的天气,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
这个高个子男护士是个暖男
想尽各种办法让患者吃饭
今天,大概是张少垒这22天以来最轻松的一天,刚好轮休。吃过午饭,他接到了来自院领导的慰问电话。
“一切都好,你们就放心吧!”这个87年底出生的安徽男孩天性乐观,适应能力极强。
作为隔离七病区的护理组长,每次工作的6个小时里,他和3位同事要护理39位病人。其中,大多是上了年纪的重症患者。
2月2日晚上,病区开始收治患者。第二天张少垒去送中饭时发现,有大部分人没有吃完早饭,还有10位拒绝了午饭。由于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大多患者的情绪低落,有的还出现了消极态度。因此,除了日常用药、输液,病人的心理抚慰也成了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张少垒主动和患者攀谈,意外得知康奶奶是他安徽老乡,儿子也在宁波工作,两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
康奶奶的女儿一家在武汉生活,为了照顾他们,老俩口跟随而来。谁料,她和老伴先后感染新冠肺炎,被送往不同医院治疗,女儿一家还处于隔离状态。因为担心家人,老人的身体更加不适,一整天都没吃几口饭。
“奶奶,饭吃下去了身体才有营养,才有足够的力气和病毒对抗。我们过来就是帮你们恢复身体的,你要相信我们。”张少垒好言相劝。
可是,老人根本不听。实在心急,张少垒的语气变得“生硬”:“奶奶,这个饭你一定要吃,我就看着你吃。”没办法,王奶奶只好打起精神把饭咽下去。
为了帮病人恢复肺功能
他做了个呼吸锻炼器
由于老人有肺栓塞的基础疾病,医生不建议下床活动。可卧床太久,就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可能再次引发肺栓塞,严重的还会引起心跳骤停、猝死。于是,他指导康奶奶在床上做操,锻炼四肢,舒筋活血。
为了帮助老人尽快恢复肺功能,他用吸管和手套等现有的材料做了一个简易的呼吸锻炼器。
这几天,康奶奶的状态明显好转,体温稳定,胸闷的情况有所减少,昨天中午一口气吃了大半盒米饭。老人不会用微信,在张少垒的操作下,她终于在手机屏幕里见到了儿子。看到母亲现在的模样,康奶奶的儿子也安心不少。
“我妈妈气色挺好的,让你们费心了。你们在一线很危险,真的太谢谢了!”康奶奶的儿子透过视频,向张少垒表达谢意。他还鼓励妈妈多吃饭,一家人早日团聚。
他承担起最脏、最累、
风险最高的活儿
新冠肺炎传染性强,危重症病房里没有护工,更没有陪护家属,所有病人的基础护理、医疗废弃垃圾处理等工作都需要护士承担,工作量比以往多出好几倍。因为身子骨比女护士强壮些,仅有的几个男护士还主动承担了更多的体力活,包括给病人翻身拍背,搬挪重物等。
张少垒身高181厘米,每次他猫着腰护理患者时,总会听到来自对方的“谢谢你”。
也是身高的缘故,前期穿的防护服是均码,张少垒的面部防护工作就比其他人更麻烦一些,要更加细致。“衣服短,脖子这块都露在外面,需要同事们帮我贴好胶布,脱得时候也要他们帮忙。”不过张少垒说,后期随着物资的不断补给,已经穿上合身的防护服了。
作为组里唯一的男性,张少垒给自己分配了最脏最累而且也是风险最高的工作——负责环境消毒和垃圾清运。
“来这里就是做好了艰苦奋斗的长期准备,我是组长应该带头,不搞特殊化,大家一起努力。”由于具有潜在的传染性,患者的生活垃圾都要严格按照医疗垃圾处理,张少垒每次都要背着十几斤重的消毒水对工作区域进行反复消杀,以此来保障大家的安全,减少感染风险。
他说:希望等疫情过后,
可以找到我的爱情
张少垒有一个黑色的行李箱,打开这个“百宝箱”,除了生活用品,还有消毒液、保健品等,有的是出发前同事偷偷放到他的行李里的,有的是省医疗队统一配发的,更多的则是武汉当地的普通市民送来的。
在张少垒的手机里,有一个微信“报平安群”,他每天会在群里跟亲朋好友更新自己的生活动态,与领导同事分享和讨论护理经验,有空的时候他还会给远在安徽的父母打个电话让他们放心。
“同事的女儿画了一幅画给我加油鼓劲,感觉有无数的人在背后支持着我,让我信心十足更加有力量打赢这场战役”张少垒感动地说道。
“我和别的同事不一样,他们都有家有口,我独身一人,没那么多牵挂。”张少垒自嘲“单身狗”,正在经历着这样的特殊时刻,更让他感受到爱情、亲情、友情的珍贵。
当记者打趣问他,要不要通过宁波晚报来征集自己的心仪女孩?他笑了,说:“希望等疫情过去,可以找到我的爱情。”
他在日记里写道:“我们在黑暗的路上向前奔跑,期待黎明早日到来。”等这一天到来时,他希望,到宁波吃一碗烤菜年糕。
宁波晚报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刘春霞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