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  社会万象
被公司“连升三级”的快递小哥 过去一个月到底做了什么?
稿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0-02-24 09:37:00报料热线:81850000

  2月20日,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硚口分公司迎来一位新经理,35岁的汪勇。一个月前,汪勇还是一位普通的快递小哥,过去一个月,他究竟经历了什么,让他被破格提拔“连升三级”?

  “志愿司机”汪勇:“可能这辈子都不会遇到比这更大的事了”

  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之后,全城的公交地铁停运。作为武汉市最早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如何上下班,成为金银潭医院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一天后,大年三十的晚上,一个由志愿者建立的金银潭医院区域医护人员车辆需求群,多了一位新成员,快递小哥汪勇。

  汪勇:当时我看群里一位医护人员不停发求助信息,出发地、目的地、时间、姓名、电话,一个小时发一次,发了有三四次,没人理她,当时就感觉这个医护人员下班是没有办法回家的。

  当晚,在朋友圈里,汪勇看到有护士说,如果步行回家要大概4个小时,经历了反复的思想斗争,凌晨一点,汪勇给这位大年初一早晨6点下夜班的求助者回了信息:我去接你。他说:自己必须出去,因为可能这辈子都不会遇到比这更大的事情了。

  记者:你想到跟他们接触之后,面对的是什么?

  汪勇:我被感染的风险系数其实不高,以我的身体素质最多5%,我比太多人出去的风险系数低,所以我觉得我有资本出去。

  求助者是金银潭医院的女护士,虽然事先对于自己面临被感染的风险已有预估,可当真正与刚从医院出来的医护人员同坐一车的时候,汪勇还是感到害怕。汪勇说,那天,从护士上车起,自己的腿就开始抖,抖了一整天。

  以前开网约车为了钱 现在是能多做点就多做点

  送完那位女护士之后,微信群里的用车需求还在不停出现,双腿发抖的汪勇继续接送别的医护人员。大年初一这天,汪勇接送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超过了30人次。很多乘客在下车时都要给汪勇发红包,但都汪勇拒绝了,“大年初一我出来接你,估计你这个红包装不下,钱就不要给我了,你加我个微信,要上班时跟我说,我能来接一定来接你。”

  汪勇家住在金银潭医院附近,以前工作不忙的时候,他偶尔会开网约车贴补家用。他知道,即使在平时,很多出租车司机都回避这里,更别说现在是非常时期。第二天,他继续出车了。

  记者:你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

  汪勇:就觉得我应该做一点什么。

  记者:为谁?

  汪勇:为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很大了,我了解到的情况越多我就觉得越危险。医护人员这条线崩得太紧,如果这条线崩了所有人都危险了,所以我能多做点就多做点。

  “招募人”汪勇:选人的要求是“必须一个人住”

  经过两三天的义务接送,汪勇发现,医护人员对车辆的需求越来越多,他一个人一辆车根本就忙不过来。他把金银潭医院需要用车的信息往其他的群里发送,并开始招募志愿者。

  汪勇:我选人的要求,必须一个人住。你过来送医护人员做的是好事,万一你没有办法避免的情况下感染了,你感染之后家里有人感染了,如果出去再感染其他人,这让人无法接受。所以当时来了很多人,我大概推了三四十号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跟家人分开住。后来大概二三十号人,专门跑金银潭。

  摩拜和滴滴都因他的沟通参与解决医护人员出行问题

  随着支援武汉的医疗队越来越多,汪勇希望有更大的力量加入,满足医护人员的用车需求。通过发到朋友圈的求助信息,他联系到一家共享单车的负责人,在医院附近充分投放共享单车,满足了医护人员短距离的用车需求。之后,汪勇和其他志愿者又联系到了一家共享电动单车公司,在金银潭医院周围投放了400台电动单车,便利了更远一些的交通。同时,汪勇跟一家网约车公司商议,希望他们加入解决医护人员的出行问题。

  汪勇:开始还是很粗暴的方式转发求助信息,联系上之后再慢慢沟通,这群人在这里拼死拼活,你看能不能协助处理一下。能不能办成我不知道,但我一定要办,我一定要去沟通。

  记者:最后大公司帮你忙没有?

  汪勇:其实当时我放弃了,但是他们跟我对接的工作人员没放弃,突然有一天联系我,他们给我开了两个账号,一个账号可以同时叫三台车,就是我同时可以帮医护人员叫六台车到现场,没有多少时间是同时有六台车的,基本上可以解决了我的问题。

  公司力量的加入,极大缓解了志愿者司机的压力。后来,政府开通了医护人员通勤公交,交通问题得以系统化解决。

  “后勤管家”汪勇:“再怎么样也要让医护人员吃上白米饭”

  在逐步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汪勇了解到,疫情期间,金银潭医院的值班医护人员大多住在各处的酒店,因为酒店不提供餐食,医护人员在酒店休息时就没有饭吃。为了解决这部分医护人员额外就餐的问题,汪勇使用募集来的两万多元资金,开始为他们免费提供方便面和矿泉水。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不到一周,一天,护士发的朋友圈引起了汪勇的注意。

  汪勇:她说我好想吃大米饭。他们援汉团队来武汉救我们,结果我们连米饭都不能让他们吃上,觉得很愧疚。当时4点钟看到这条消息,我说今天再怎么样晚上也要他们吃上白米饭。

  当天,汪勇在网上发出了筹集30份米饭套餐的求助休息,几个小时内就有了结果,一家饭店提供16元一份的套餐。因为当时没有筹集这方面的资金,汪勇自己掏钱买了30份。

  对于当时卡里只有3000块钱的汪勇来说,自掏腰包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当晚,汪勇开始在网络上发布求助信息,寻找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餐食的餐厅。第二天一早,两家餐厅与汪勇对接,承诺每天免费为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提供100多份盒饭。但供应了几天之后,汪勇发现,这两家餐厅每天还要为其他医院供应2000多份餐食,产能达到了极限,他开始考虑运营一家专门保障医护人员餐食供应的餐厅。

  “扫街者”汪勇 “只要是开门的饭店就去问”

  为了找到合作的餐厅,汪勇想了一个笨办法——扫街。他在群里找了5个志愿者,让他们在汉口街上到处转,只要看到开门的饭店,就进去要老板姓名电话,再把定位发给汪勇,汪勇过去谈。最后,有一个烤肉店的老板跟他的想法一致,愿意站出来为医护人员供餐。2月5日,这家餐厅开始运营,每天700份盒饭的产量,既保障了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的额外就餐,也解决了为医护人员服务的网约车司机的餐食。然而,由于武汉市疫情防控的规定,这家餐厅被迫关闭,汪勇只能继续寻找突破的可能性。

  一家大型便利店愿意免费提供所需的餐 食,然而10多天之后,这家便利店同样因为疫情管控,不得不中止提供餐食。

  几小时内建起一个日配送1.5万份泡面的网络 还是“B计划”

  接连的意外让汪勇心里发慌,当时,他的手里已经有了不少人手和资源,他找到库存10万份以上泡面的企业,又从便利店拿到配送明细单,将这些需求区域化,再落实配送车辆和人员,几个小时内建立起一个每天配送1.5万份泡面的网络。这只是汪勇用来备份的B计划,他的A计划,就是协调有关部门,看能否尽快让这家便利店恢复生产。

  汪勇:我辗转联系到武湖街道办事处,他们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就往上面报。上面决定说好,你们明天可以正常恢复生产,但你们手续要同时补起来。之后我马上联系便利店,让他们迅速把生产恢复起来。便利店也很给力,二话没说,第二天就供了1.5万份的米饭,很牛,搞了一晚上。

  “组局者”汪勇:爱心就像滚雪球 越滚越大

  汪勇做的好事,不仅仅是帮助医护人员解决出行和吃饭问题。因为平日里和医护人员接触的多,汪勇知道他们的生活也需要支援。医护人员的眼镜片坏了,手机屏碎了,需要买拖鞋、指甲钳、充电器甚至秋衣秋裤,群里通过接龙喊一声,很快就有专人采购,帮他们搞定;上海医疗队的两名医生过生日,志愿者帮他们买了蛋糕;因为医院里空调不能开,医护最缺的是用来保暖的无袖羽绒服,志愿者在广州定了1000件羽绒服;医护人员在酒店洗衣不方便,志愿者联系企业提供好多台免费使用的洗衣机。将无数人的热情和爱心聚拢到一起,汪勇说,他手里没什么钱和权力,自己就是一个“组局者”,出行,用餐,每组一个局,就交给一个人管理,他腾出手来再去做其他事情。

  记者:回过头去看这么多天,你觉得自己做了件什么事?

  汪勇:传递那一点点温暖和感动,别人给我的,我给别人的,爱心就像滚雪球,最后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有的人见都没见过我,一个电话,就相信我。

  记者:在这种情况下,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是靠什么建立起来的?

  汪勇:按一句老话说就是“生死之交”。这时候还愿意出来做事的人,其实都想出一份力,目标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像医护人员在一线救死扶伤,我们能做的就是后勤,把他们后勤保障好,他们就不用操什么心。

  “演戏者”汪勇 “疫情之后 要多些时间陪陪家人”

  在当志愿者的初期,汪勇还不得不当了演员,在老婆孩子面前“演戏”。

  35岁的汪勇从小生长在武汉,家里有父母、妻子和两岁的女儿,除夕夜当晚,给护士回完那条“我去接你”的信息,汪勇开始找出门的理由,他跟家人说公司过年需要值班,很多外地人走了,他不得不去。

  因为担心将危险带到家里,汪勇继续向家人编理由:“因为在值班中接触了疑似病人,需要隔离”,从此,他住到了单位的仓库,一住就是一个月。后来,随着每天跑车和处理问题越来越多,汪勇再也瞒不下去了。

  汪勇:我每天要花时间跟她演戏,孩子早晨起来要跟我视频,中午吃饭要视频,晚上睡觉要视频,后面完全没时间了,我就直接给我老婆发条信息,信不信我?她看到信息还有点恐慌,以为我感染了,哭了半天。我说没多大事,我现在跟他们在一起做志愿者,需要不停地打电话,所以没时间视频,能不能每天晚上咱们视频一下。我爸妈在担心之余还给了我很多鼓励,说你在外面一定要注意,爸妈为你做这个事情骄傲,但其实从那天起,他们都没睡好觉。

  汪勇说,疫情过后,他最想做的就是尽量多地陪家人,自己在他们最惶恐无助,最需要他的时候选择出来,亏欠太多。

  2月19日,在接受《面对面》采访当天,汪勇接到了单位复工的通知,让他第二天到单位报到。因为在志愿者活动中的突出表现,他被单位破格提升三级,从一名快递小哥升职到了分部经理,管理四个营业网点。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被公司“连升三级”的快递小哥 过去一个月到底做了什么?

稿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0-02-24 09:37:00

  2月20日,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硚口分公司迎来一位新经理,35岁的汪勇。一个月前,汪勇还是一位普通的快递小哥,过去一个月,他究竟经历了什么,让他被破格提拔“连升三级”?

  “志愿司机”汪勇:“可能这辈子都不会遇到比这更大的事了”

  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之后,全城的公交地铁停运。作为武汉市最早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如何上下班,成为金银潭医院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一天后,大年三十的晚上,一个由志愿者建立的金银潭医院区域医护人员车辆需求群,多了一位新成员,快递小哥汪勇。

  汪勇:当时我看群里一位医护人员不停发求助信息,出发地、目的地、时间、姓名、电话,一个小时发一次,发了有三四次,没人理她,当时就感觉这个医护人员下班是没有办法回家的。

  当晚,在朋友圈里,汪勇看到有护士说,如果步行回家要大概4个小时,经历了反复的思想斗争,凌晨一点,汪勇给这位大年初一早晨6点下夜班的求助者回了信息:我去接你。他说:自己必须出去,因为可能这辈子都不会遇到比这更大的事情了。

  记者:你想到跟他们接触之后,面对的是什么?

  汪勇:我被感染的风险系数其实不高,以我的身体素质最多5%,我比太多人出去的风险系数低,所以我觉得我有资本出去。

  求助者是金银潭医院的女护士,虽然事先对于自己面临被感染的风险已有预估,可当真正与刚从医院出来的医护人员同坐一车的时候,汪勇还是感到害怕。汪勇说,那天,从护士上车起,自己的腿就开始抖,抖了一整天。

  以前开网约车为了钱 现在是能多做点就多做点

  送完那位女护士之后,微信群里的用车需求还在不停出现,双腿发抖的汪勇继续接送别的医护人员。大年初一这天,汪勇接送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超过了30人次。很多乘客在下车时都要给汪勇发红包,但都汪勇拒绝了,“大年初一我出来接你,估计你这个红包装不下,钱就不要给我了,你加我个微信,要上班时跟我说,我能来接一定来接你。”

  汪勇家住在金银潭医院附近,以前工作不忙的时候,他偶尔会开网约车贴补家用。他知道,即使在平时,很多出租车司机都回避这里,更别说现在是非常时期。第二天,他继续出车了。

  记者:你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

  汪勇:就觉得我应该做一点什么。

  记者:为谁?

  汪勇:为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很大了,我了解到的情况越多我就觉得越危险。医护人员这条线崩得太紧,如果这条线崩了所有人都危险了,所以我能多做点就多做点。

  “招募人”汪勇:选人的要求是“必须一个人住”

  经过两三天的义务接送,汪勇发现,医护人员对车辆的需求越来越多,他一个人一辆车根本就忙不过来。他把金银潭医院需要用车的信息往其他的群里发送,并开始招募志愿者。

  汪勇:我选人的要求,必须一个人住。你过来送医护人员做的是好事,万一你没有办法避免的情况下感染了,你感染之后家里有人感染了,如果出去再感染其他人,这让人无法接受。所以当时来了很多人,我大概推了三四十号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跟家人分开住。后来大概二三十号人,专门跑金银潭。

  摩拜和滴滴都因他的沟通参与解决医护人员出行问题

  随着支援武汉的医疗队越来越多,汪勇希望有更大的力量加入,满足医护人员的用车需求。通过发到朋友圈的求助信息,他联系到一家共享单车的负责人,在医院附近充分投放共享单车,满足了医护人员短距离的用车需求。之后,汪勇和其他志愿者又联系到了一家共享电动单车公司,在金银潭医院周围投放了400台电动单车,便利了更远一些的交通。同时,汪勇跟一家网约车公司商议,希望他们加入解决医护人员的出行问题。

  汪勇:开始还是很粗暴的方式转发求助信息,联系上之后再慢慢沟通,这群人在这里拼死拼活,你看能不能协助处理一下。能不能办成我不知道,但我一定要办,我一定要去沟通。

  记者:最后大公司帮你忙没有?

  汪勇:其实当时我放弃了,但是他们跟我对接的工作人员没放弃,突然有一天联系我,他们给我开了两个账号,一个账号可以同时叫三台车,就是我同时可以帮医护人员叫六台车到现场,没有多少时间是同时有六台车的,基本上可以解决了我的问题。

  公司力量的加入,极大缓解了志愿者司机的压力。后来,政府开通了医护人员通勤公交,交通问题得以系统化解决。

  “后勤管家”汪勇:“再怎么样也要让医护人员吃上白米饭”

  在逐步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汪勇了解到,疫情期间,金银潭医院的值班医护人员大多住在各处的酒店,因为酒店不提供餐食,医护人员在酒店休息时就没有饭吃。为了解决这部分医护人员额外就餐的问题,汪勇使用募集来的两万多元资金,开始为他们免费提供方便面和矿泉水。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不到一周,一天,护士发的朋友圈引起了汪勇的注意。

  汪勇:她说我好想吃大米饭。他们援汉团队来武汉救我们,结果我们连米饭都不能让他们吃上,觉得很愧疚。当时4点钟看到这条消息,我说今天再怎么样晚上也要他们吃上白米饭。

  当天,汪勇在网上发出了筹集30份米饭套餐的求助休息,几个小时内就有了结果,一家饭店提供16元一份的套餐。因为当时没有筹集这方面的资金,汪勇自己掏钱买了30份。

  对于当时卡里只有3000块钱的汪勇来说,自掏腰包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当晚,汪勇开始在网络上发布求助信息,寻找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餐食的餐厅。第二天一早,两家餐厅与汪勇对接,承诺每天免费为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提供100多份盒饭。但供应了几天之后,汪勇发现,这两家餐厅每天还要为其他医院供应2000多份餐食,产能达到了极限,他开始考虑运营一家专门保障医护人员餐食供应的餐厅。

  “扫街者”汪勇 “只要是开门的饭店就去问”

  为了找到合作的餐厅,汪勇想了一个笨办法——扫街。他在群里找了5个志愿者,让他们在汉口街上到处转,只要看到开门的饭店,就进去要老板姓名电话,再把定位发给汪勇,汪勇过去谈。最后,有一个烤肉店的老板跟他的想法一致,愿意站出来为医护人员供餐。2月5日,这家餐厅开始运营,每天700份盒饭的产量,既保障了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的额外就餐,也解决了为医护人员服务的网约车司机的餐食。然而,由于武汉市疫情防控的规定,这家餐厅被迫关闭,汪勇只能继续寻找突破的可能性。

  一家大型便利店愿意免费提供所需的餐 食,然而10多天之后,这家便利店同样因为疫情管控,不得不中止提供餐食。

  几小时内建起一个日配送1.5万份泡面的网络 还是“B计划”

  接连的意外让汪勇心里发慌,当时,他的手里已经有了不少人手和资源,他找到库存10万份以上泡面的企业,又从便利店拿到配送明细单,将这些需求区域化,再落实配送车辆和人员,几个小时内建立起一个每天配送1.5万份泡面的网络。这只是汪勇用来备份的B计划,他的A计划,就是协调有关部门,看能否尽快让这家便利店恢复生产。

  汪勇:我辗转联系到武湖街道办事处,他们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就往上面报。上面决定说好,你们明天可以正常恢复生产,但你们手续要同时补起来。之后我马上联系便利店,让他们迅速把生产恢复起来。便利店也很给力,二话没说,第二天就供了1.5万份的米饭,很牛,搞了一晚上。

  “组局者”汪勇:爱心就像滚雪球 越滚越大

  汪勇做的好事,不仅仅是帮助医护人员解决出行和吃饭问题。因为平日里和医护人员接触的多,汪勇知道他们的生活也需要支援。医护人员的眼镜片坏了,手机屏碎了,需要买拖鞋、指甲钳、充电器甚至秋衣秋裤,群里通过接龙喊一声,很快就有专人采购,帮他们搞定;上海医疗队的两名医生过生日,志愿者帮他们买了蛋糕;因为医院里空调不能开,医护最缺的是用来保暖的无袖羽绒服,志愿者在广州定了1000件羽绒服;医护人员在酒店洗衣不方便,志愿者联系企业提供好多台免费使用的洗衣机。将无数人的热情和爱心聚拢到一起,汪勇说,他手里没什么钱和权力,自己就是一个“组局者”,出行,用餐,每组一个局,就交给一个人管理,他腾出手来再去做其他事情。

  记者:回过头去看这么多天,你觉得自己做了件什么事?

  汪勇:传递那一点点温暖和感动,别人给我的,我给别人的,爱心就像滚雪球,最后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有的人见都没见过我,一个电话,就相信我。

  记者:在这种情况下,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是靠什么建立起来的?

  汪勇:按一句老话说就是“生死之交”。这时候还愿意出来做事的人,其实都想出一份力,目标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像医护人员在一线救死扶伤,我们能做的就是后勤,把他们后勤保障好,他们就不用操什么心。

  “演戏者”汪勇 “疫情之后 要多些时间陪陪家人”

  在当志愿者的初期,汪勇还不得不当了演员,在老婆孩子面前“演戏”。

  35岁的汪勇从小生长在武汉,家里有父母、妻子和两岁的女儿,除夕夜当晚,给护士回完那条“我去接你”的信息,汪勇开始找出门的理由,他跟家人说公司过年需要值班,很多外地人走了,他不得不去。

  因为担心将危险带到家里,汪勇继续向家人编理由:“因为在值班中接触了疑似病人,需要隔离”,从此,他住到了单位的仓库,一住就是一个月。后来,随着每天跑车和处理问题越来越多,汪勇再也瞒不下去了。

  汪勇:我每天要花时间跟她演戏,孩子早晨起来要跟我视频,中午吃饭要视频,晚上睡觉要视频,后面完全没时间了,我就直接给我老婆发条信息,信不信我?她看到信息还有点恐慌,以为我感染了,哭了半天。我说没多大事,我现在跟他们在一起做志愿者,需要不停地打电话,所以没时间视频,能不能每天晚上咱们视频一下。我爸妈在担心之余还给了我很多鼓励,说你在外面一定要注意,爸妈为你做这个事情骄傲,但其实从那天起,他们都没睡好觉。

  汪勇说,疫情过后,他最想做的就是尽量多地陪家人,自己在他们最惶恐无助,最需要他的时候选择出来,亏欠太多。

  2月19日,在接受《面对面》采访当天,汪勇接到了单位复工的通知,让他第二天到单位报到。因为在志愿者活动中的突出表现,他被单位破格提升三级,从一名快递小哥升职到了分部经理,管理四个营业网点。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