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黑科技、大数据“武装”基层防控 宁波各地这么干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2-27 16:00: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宁波打赢防疫阻击战发展总体战

  中国宁波网记者厉晓杭 通讯员张落雁 倪寅初 杨磊 孙勇 沈琼云

  随着复工复产高峰的到来,疫情形势变得更为复杂,基层防控正面临人员流动加大等更多难题。而要持续阻断输入性风险,有效控制城市常态运行下的流动性风险,严防复工复产后的集聚性风险,这些都少不了科技助力。

  我市政企合力,借助科技手段助力基层防控,为战“疫”赋能,发动企业、科研机构进行抗击疫情相关的应急科技攻关,并加速相关应用推广,不断增强战“疫”工作效率。

  “黑科技”创新,赋能一线防控

  “有了这套设备和系统,不仅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也减少了我们的人力成本。”在江北区白沙菜场的主入口处,“卫生检疫”设备“重兵把守”,一台“红外热成像智能人体测温系统”正在高速运作,许多前来买菜的市民和菜场管理方都对该设备带来的便利夸赞有加。

  白沙菜场是我市人流量较大的农贸市场之一,日均人流量可达5000至6000人次,一直是我市疫情防控的重点。

  记者了解到,以前菜场都是安排专人对进菜场的顾客通过红外线测温枪检测体温,但是由于这类设备受制于环境,不仅被测人员要排队监测增加耗时,而且人员近距离接触还存在交叉感染风险。

  “与额温枪、耳温枪等传统测温方式相比,红外测温设备最大特点是‘直观’‘非接触’。”设备制造商宁波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熊振锋介绍,红外线测温系统运用了光电子、热成像、图像处理控制技术等,被测目标只需在红外探测镜头前快速经过,仪器不到1秒就能显示人体热图像和最高体表温度,温度分辨率可达到0.05℃。为保证系统运行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在正式使用前,他们还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设备操作培训,对系统进行了调试和试运行。

  前不久,鄞州东柳街道在全市率先引进“电子封条”。它将全面取代原有的纸质封条,实现居家健康观察人员的“云”管理。“电子封条一安装,我们的工作量着实减轻不少。”鄞州区东柳街道东柳坊社区副书记徐荧荧说。

  考虑到近期返甬人员增加,为减轻社区工作压力,缓解管控人员不足等问题,东柳街道与中国移动鄞州分公司东柳分局合作,东柳坊小区安装了第一批“电子封条”,实现了疫情防控的精准智慧化监管。

  记者了解到,“电子封条”又叫门磁传感器,它采用分体式磁感应传感器设计,通过感应附件磁铁,来判断门窗开关状态。安装“电子封条”后,住户一旦开门,传感器中的芯片就会将开门信息上报云端,社区工作人员手机上立刻就能收到报警信息,上面清楚标明居家健康观察人员的名字、住址、开门时间等详细信息,可立即根据信息核实情况。

  “各位居民,出入请戴好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不聚众、不信谣、不传谣……”2月26日,海曙区西门街道汪弄社区上空一架无人机传出疫情防控宣传语和提醒话语。

  “早在16日开始,我们就用上了无人机进行‘隔空’宣传广播,高效、快捷,疫情防控就要是要防聚集,这样避免了‘面对面’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西门街道汪弄社区党委书记俞灵娟介绍说,同时,还可以通过无人机巡逻,查看居民在小区里是否有聚集聊天等情况,以便及时劝离,提高了巡逻效率。

  “疫情防控目前还处在关键的时期,加强宣传,劝导群众少聚集,多采取防范措施,更有利于疫情防控,抗击疫情这场阻击战终将取得胜利。”俞灵娟说。

  大数据支撑,防控趋向科学化

  建筑工地存在工地多、人员杂、出入密集等诸多不利因素,是管控难点。“工地作为此次防疫的重点区域,我们创新管理模式,首推建筑工地‘大数据’理念,利用全区施工现场视频分析系统,守好人员管理这道关,坚决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镇海区建交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该系统于去年7月上线,是全省首个由政府部门搭建的第三方接入平台,实现与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平台的无缝对接,可对施工现场所有人员进行全员实名录入并实施工地现场进出跟踪考勤管理。

  针对工地复工的严峻考验,镇海区建交局紧急与软件开发单位进行技术沟通,要求对方加紧平台升级,追加防疫预警模块。“目前我们正全力在系统中追加用工人员户籍筛选模块,建设主管部门、建筑公司、项目部,很快都可以在系统中作简便的点击操作,生成用工人员户籍列表。针对复工后人员出入,我们还将增设系统预警监测和提醒模块,以便监管部门对项目工地进行实时监管。”软件开发有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一家科技创业企业,浙江龙腾畅想软件有限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技术优势,围绕加快疫情防控软件开发。该公司迅速组织力量加强研发攻关,开发了龙腾新型肺炎防控平台V1.0,主要面向北仑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通过采用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实时采集,将区县与各乡镇街道的数据打通并进行大数据分析,为实时掌控当地疫情详细数据、加强数据监控和数据决策提供了保障。

  最近,江北甬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园区管理平台里上线了防疫防控功能,每个员工都有了一个专属二维码,物业人员只需要对进出园区的人员扫一扫二维码,便能追踪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和进出次数。上线这个新功能的是宁波威讯软件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为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化的服务,从事软件开发。

  记者看到,这个防疫防控平台上,可以查看园区已复工企业数、企业已复工人数、已申请复工人数、累计入园登记次数、体温异常人数、已复工员工来自地区及回程交通方式等数据,同时能对汇总的线索数据进行分析比对。“通过数字化的信息整合,加强了对员工的健康监测和登记管理,也方便了物业对园区的管理,织就安全‘防护网’。”威讯软件总经理苟静怡说。

  象山县则依托大数据,搭建起了数字化防疫平台,在复工复产的同时,让防疫工作可溯可控。据了解,该数字化防疫平台由象山县大数据中心委托云朵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接到这项特殊使命后,云朵网组织了16人的开发团队,通过在家在线加班加点,仅用48小时便完成了管理平台基础模块开发和模拟测试,为政府科学防疫提供有力支撑。

  “精准服务,把好疫情防控‘长效关’。”象山县有关负责人介绍,数字化防疫系统平台的使用,可实现园区人员的线上登记、线上审核,高速卡口即时记录,即到即行,做到健康返象,有序复工。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黑科技、大数据“武装”基层防控 宁波各地这么干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2-27 16:00:00

  中国宁波网记者厉晓杭 通讯员张落雁 倪寅初 杨磊 孙勇 沈琼云

  随着复工复产高峰的到来,疫情形势变得更为复杂,基层防控正面临人员流动加大等更多难题。而要持续阻断输入性风险,有效控制城市常态运行下的流动性风险,严防复工复产后的集聚性风险,这些都少不了科技助力。

  我市政企合力,借助科技手段助力基层防控,为战“疫”赋能,发动企业、科研机构进行抗击疫情相关的应急科技攻关,并加速相关应用推广,不断增强战“疫”工作效率。

  “黑科技”创新,赋能一线防控

  “有了这套设备和系统,不仅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也减少了我们的人力成本。”在江北区白沙菜场的主入口处,“卫生检疫”设备“重兵把守”,一台“红外热成像智能人体测温系统”正在高速运作,许多前来买菜的市民和菜场管理方都对该设备带来的便利夸赞有加。

  白沙菜场是我市人流量较大的农贸市场之一,日均人流量可达5000至6000人次,一直是我市疫情防控的重点。

  记者了解到,以前菜场都是安排专人对进菜场的顾客通过红外线测温枪检测体温,但是由于这类设备受制于环境,不仅被测人员要排队监测增加耗时,而且人员近距离接触还存在交叉感染风险。

  “与额温枪、耳温枪等传统测温方式相比,红外测温设备最大特点是‘直观’‘非接触’。”设备制造商宁波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熊振锋介绍,红外线测温系统运用了光电子、热成像、图像处理控制技术等,被测目标只需在红外探测镜头前快速经过,仪器不到1秒就能显示人体热图像和最高体表温度,温度分辨率可达到0.05℃。为保证系统运行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在正式使用前,他们还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设备操作培训,对系统进行了调试和试运行。

  前不久,鄞州东柳街道在全市率先引进“电子封条”。它将全面取代原有的纸质封条,实现居家健康观察人员的“云”管理。“电子封条一安装,我们的工作量着实减轻不少。”鄞州区东柳街道东柳坊社区副书记徐荧荧说。

  考虑到近期返甬人员增加,为减轻社区工作压力,缓解管控人员不足等问题,东柳街道与中国移动鄞州分公司东柳分局合作,东柳坊小区安装了第一批“电子封条”,实现了疫情防控的精准智慧化监管。

  记者了解到,“电子封条”又叫门磁传感器,它采用分体式磁感应传感器设计,通过感应附件磁铁,来判断门窗开关状态。安装“电子封条”后,住户一旦开门,传感器中的芯片就会将开门信息上报云端,社区工作人员手机上立刻就能收到报警信息,上面清楚标明居家健康观察人员的名字、住址、开门时间等详细信息,可立即根据信息核实情况。

  “各位居民,出入请戴好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不聚众、不信谣、不传谣……”2月26日,海曙区西门街道汪弄社区上空一架无人机传出疫情防控宣传语和提醒话语。

  “早在16日开始,我们就用上了无人机进行‘隔空’宣传广播,高效、快捷,疫情防控就要是要防聚集,这样避免了‘面对面’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西门街道汪弄社区党委书记俞灵娟介绍说,同时,还可以通过无人机巡逻,查看居民在小区里是否有聚集聊天等情况,以便及时劝离,提高了巡逻效率。

  “疫情防控目前还处在关键的时期,加强宣传,劝导群众少聚集,多采取防范措施,更有利于疫情防控,抗击疫情这场阻击战终将取得胜利。”俞灵娟说。

  大数据支撑,防控趋向科学化

  建筑工地存在工地多、人员杂、出入密集等诸多不利因素,是管控难点。“工地作为此次防疫的重点区域,我们创新管理模式,首推建筑工地‘大数据’理念,利用全区施工现场视频分析系统,守好人员管理这道关,坚决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镇海区建交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该系统于去年7月上线,是全省首个由政府部门搭建的第三方接入平台,实现与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平台的无缝对接,可对施工现场所有人员进行全员实名录入并实施工地现场进出跟踪考勤管理。

  针对工地复工的严峻考验,镇海区建交局紧急与软件开发单位进行技术沟通,要求对方加紧平台升级,追加防疫预警模块。“目前我们正全力在系统中追加用工人员户籍筛选模块,建设主管部门、建筑公司、项目部,很快都可以在系统中作简便的点击操作,生成用工人员户籍列表。针对复工后人员出入,我们还将增设系统预警监测和提醒模块,以便监管部门对项目工地进行实时监管。”软件开发有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一家科技创业企业,浙江龙腾畅想软件有限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技术优势,围绕加快疫情防控软件开发。该公司迅速组织力量加强研发攻关,开发了龙腾新型肺炎防控平台V1.0,主要面向北仑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通过采用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实时采集,将区县与各乡镇街道的数据打通并进行大数据分析,为实时掌控当地疫情详细数据、加强数据监控和数据决策提供了保障。

  最近,江北甬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园区管理平台里上线了防疫防控功能,每个员工都有了一个专属二维码,物业人员只需要对进出园区的人员扫一扫二维码,便能追踪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和进出次数。上线这个新功能的是宁波威讯软件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为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化的服务,从事软件开发。

  记者看到,这个防疫防控平台上,可以查看园区已复工企业数、企业已复工人数、已申请复工人数、累计入园登记次数、体温异常人数、已复工员工来自地区及回程交通方式等数据,同时能对汇总的线索数据进行分析比对。“通过数字化的信息整合,加强了对员工的健康监测和登记管理,也方便了物业对园区的管理,织就安全‘防护网’。”威讯软件总经理苟静怡说。

  象山县则依托大数据,搭建起了数字化防疫平台,在复工复产的同时,让防疫工作可溯可控。据了解,该数字化防疫平台由象山县大数据中心委托云朵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接到这项特殊使命后,云朵网组织了16人的开发团队,通过在家在线加班加点,仅用48小时便完成了管理平台基础模块开发和模拟测试,为政府科学防疫提供有力支撑。

  “精准服务,把好疫情防控‘长效关’。”象山县有关负责人介绍,数字化防疫系统平台的使用,可实现园区人员的线上登记、线上审核,高速卡口即时记录,即到即行,做到健康返象,有序复工。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