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M6生鲜门店里扫码支付。(徐能摄)
编者按: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发展,“烟火人间”重回生活。打开家门、走向街头,突然发现直播带货的“网红”多了,生鲜电商成功打进了“最后一公里”,就连从不退让的“辣妈”也带着孩子上网冲浪了……今日起,宁波日报推出“化危为机,触摸消费新脉动”系列报道,带你一起领略和探讨这些新模式、新业态蕴育的新市场、新机遇。
疫情发生时,人们宅在家里,为了保障生活供应,宁波爱默隆生鲜(以下简称M6)的社区门店组建了200多个“吃货群”。只要在群里吆喝一声,M6就会准时配送到小区。
如今,疫情防控形势一天天好转,微信群还有用武之地吗?
近日,记者在M6紫郡小区“吃货群”里遇到了苏阿姨。她说,这几天,这个超过300人的大群格外热闹。“大家展示在家烹饪的成果,分享日常生活的有趣瞬间,‘群管家’则在线答疑解惑、组织活动,俨然成了一个大家庭。”她很喜欢群里开发的知识竞答“轻应用”,“时不时领到消费券,长知识,还得利”。
对于这样的变化,M6董事长叶维水把它称为“意外之喜”。“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出行受阻,为了满足他们的生鲜购买需求,我们成立了‘吃货群’,主要是为了收集订单,配送货方便,没想到如今却成了‘引流场’。”叶维水说,目前,M6已开设80多家门店、布局100多组线下自提柜,组建微信“吃货群”200多个,集聚消费者近60万人。
“依靠他们,M6可以获得稳定的订单,同时还可以组织活动增加曝光度;联合餐饮、教育企业开展跨界合作,寻找更多利润增长点。”叶维水说,本来以为疫情会对实体生鲜造成“灭顶之灾”,没想到危中有机,可以利用特殊时期积累的客群和线上消费习惯,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群生鲜”市场。
叶维水将这样的微信群定义为“社群生鲜的触角”。在他看来,疫情防控期间生鲜订单业务的暴增只是偶然现象,疫情缓和后终将回归常态。但特殊时期积累的流量,却是一块值得挖掘的富矿。
得益于社群的壮大,M6深耕多年的“互联小村”也在当下有了用武之地。去年秋天,M6的第六个“互联小村”面世,选址宁海杨梅岭水库,命名“湖鲜之美”。此前,M6已将前端业务延伸到番茄、番薯、土豆、对虾等类别,开发了一系列“小村出品”的衍生商品。每年会有数十场体验活动在“互联小村”举办,参与者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
“注重体验、讲好故事,让货架上的商品‘活起来’!”叶维水眼中,这是生鲜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经营理念的有效途径。
大量社群数据的累积,为M6的精准服务提供了施展空间。
M6的线上商城里,一份茭白的量是0.4公斤、两份是0.6公斤、三份则是0.8公斤。看似不合理的定量标准,是M6运用大数据分析用户消费习惯得出的结论。“不同地域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不同,定量越精准、越能长久地赢得人心。”叶维水说。
大数据的价值远不止于此。M6还在探索分析门店周边消费者的偏好,联合餐饮企业制作生鲜“爆品”;展开生鲜产品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确保口感、品质,为后续的数字化服务提供保障。
4月1日下午5时许,就在结束与叶维水的交谈1小时后,M6又收获一则喜讯:经有关部门审核,旗下子公司码上吃(宁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改名,增加了“数字化”三个字。
“这在宁波甚至全国都是少见的!”叶维水难掩欣喜。
小小的名称变化,折射出行业发展变化的积极信号,展露着宁波本土生鲜企业响应发展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号召、拥抱数字经济发展浪潮的信心。在互联网思维的浸润下,“社群生鲜”正乘风而起。
记者徐展新
记者手记
不久前,宁波锚定了五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其中提及大力培育新零售、生鲜电商等新消费业态,使之成为服务业发展的爆发点。
记者调查后发现,生鲜和大部分零售业态不同,它和日常生活靠得很近,商品不易标准化、较难保存运输,交易频次却很高。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创业者、投资者看到短期商机纷纷入局,却忽视了海面下隐藏的危险。
本土企业M6的体量不及生鲜“巨头”,但它用好了社区门店的资源,布下一张覆盖全市的社群网,将探索新零售的焦点从“技术突破”转移到“社交强化”上来,摸索出了适应行业特性的、稳健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能在“死亡率”极高的生鲜行业生存近15年,确有其值得借鉴之处。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