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最美战疫人|35天 宁波援鄂疾控队和荆门人民在一起
稿源: 宁波日报   2020-04-06 07:20: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宁波打赢防疫阻击战发展总体战

  2月22日,由市疾控中心贺天锋、平国华、杨思嘉组成的宁波援鄂疾控队,随浙江省医疗队驰援湖北荆门,整整35天,他们奋战在荆门抗疫最前线。

  一天为13户家庭上门消杀

  到荆门第一天,贺天锋就听说了一件事情:因为当地疾控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短缺,消杀工作很难开展,很多确诊病例住过的房子没有及时进行终末消毒,一些解除隔离的家庭成员又住了进去。“这多不安全啊!”贺天锋一听就急了。

  第二天一早,贺天锋和队员带上消杀器具就出发了,却碰上了难题:个别病例家属拒绝让他们进门,怕邻居有看法。

  接连吃了几次闭门羹后,当天晚上,在荆门市疾控中心的协调下,各社区负责人员加强了病例家庭消毒前的沟通工作。此后,这样的事情没再发生。

  在荆门,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距离很远,贺天锋他们得一家挨一家地跑,还得自己动手配消毒水、搬消毒水,劳动强度并不小。记得2月26日那天,他们完成了13户家庭的消杀工作,回到宾馆时,人都累趴下了。最麻烦的是穿脱防护服,因为需要消杀的房子分布于各个社区,中间他们必须坐车前往,所以每消杀完一户家庭,他们都得换防护服。每换一次,他们都得用消毒水洗手,一天到晚不知要洗多少次。短短几天,贺天锋的一双手就因为频繁接触酒精,已经裂开了一道大口子。

  把宁波工作模式引入实验室

  到荆门后,平国华被分到沙洋县人民医院支援实验室检测工作。沙洋县人民医院的现有设备、检测流程、生物安全等和宁波存在相当差距。在那里检验人员一天最多只能检测92份样品。

  2月25日一早,平国华第一个进入了实验室核心区。现实给了他重重一击:没有空调,穿戴3层防护服,连续进行检验操作8小时。等他走出实验室时,浑身湿透,因为长时间佩戴N95口罩的关系,开始缺氧头晕。摘掉口罩,大口大口地呼吸了几下,平国华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

  当晚,平国华同另外3位实验室队员商量后决定,将现有检测人员进行重新分配,借鉴宁波模式,整改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优化检测流程,3人一班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员疲劳感。一系列改革后,实验室检测从10小时一轮缩短至7小时,每天的检测量开始翻番,迅速实现了病例及疑似病例的“应检尽检”,并且可以做到标本“当日送当日检”。截至3月19日,平国华所在的四人团队共检测了2965份新冠标本。

  30小时,破解了一起传染源“谜案”

  2月29日,杨思嘉所在小组对某辖区内集中隔离满14天的密接人员进行了排查。3月1日凌晨4点,实验室传来消息:密接人员赵女士核酸检测呈阳性。随时待命的队员们一下子忙碌起来。

  调查发现:2月3日,赵女士的丈夫李某出现症状并作为疑似病例住院,赵女士作为密接人员被集中隔离,解除隔离后一直在家,直至此次排查。

  经再三分析,杨思嘉判断,传染给赵女士的应该另有他人。

  根据1月11日至24日的流调结果,杨思嘉对参会的工作人员罗列8条可能线索,让大家一一进行排摸,其中一条是对本辖区内已确诊病例进行关键词信息的碰撞,这是杨思嘉在宁波处理不明原因疫情时经常使用的一个办法。

  “有了!确诊病例陈女士跟赵女士在同一天去过同一个超市!”排摸到这个信息,杨思嘉非常兴奋。随后他和队员们赶紧去这家超市调查。第二天上午8时,终于有了确切结果:赵女士和陈女士确实曾出现在同一家超市,付钱时间前后相差9分钟,而且当时两人待在同一家超市的时间都超过了1小时。这个超市是地下一层,通风环境较差,付款通道仅有两条,彼此相邻很近。随后,工作人员把其他7个线索情况也作了分析,都予以排除。

  30个小时后,这起传染源“谜案”破解,确诊病例陈女士是赵女士的传染源。

  记者陈敏

  援鄂勇士感言

  在武汉,我们与肆虐的病毒抗争,与善良的武汉人民共同奋战,眼见着武汉从初来时的沉睡到渐渐浮现生机,每一天都值得我们铭记。惟愿岁月静好,你我余生无恙!

  宁波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科主管护师丁伟平

  如今春暖花开,希望武汉的同胞们也早日回归美好的生活,武汉早日恢复往日的活力!

  慈溪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区副护士长胡龄之

  用心灵点燃生命的灯,我们伸出温暖的手,坚守生命,无怨无悔。隔离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同心。期待再次相聚,共赏浪漫樱花。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老年医学科护士长葛庆青

  身为医务人员,在疫情到来之际,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责无旁贷。身为共产党员,在需要挺身而出之时,不忘初心,奋勇争先,义不容辞。

  奉化区人民医院医共体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冯马龙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最美战疫人|35天 宁波援鄂疾控队和荆门人民在一起

稿源: 宁波日报 2020-04-06 07:20:00

  2月22日,由市疾控中心贺天锋、平国华、杨思嘉组成的宁波援鄂疾控队,随浙江省医疗队驰援湖北荆门,整整35天,他们奋战在荆门抗疫最前线。

  一天为13户家庭上门消杀

  到荆门第一天,贺天锋就听说了一件事情:因为当地疾控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短缺,消杀工作很难开展,很多确诊病例住过的房子没有及时进行终末消毒,一些解除隔离的家庭成员又住了进去。“这多不安全啊!”贺天锋一听就急了。

  第二天一早,贺天锋和队员带上消杀器具就出发了,却碰上了难题:个别病例家属拒绝让他们进门,怕邻居有看法。

  接连吃了几次闭门羹后,当天晚上,在荆门市疾控中心的协调下,各社区负责人员加强了病例家庭消毒前的沟通工作。此后,这样的事情没再发生。

  在荆门,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距离很远,贺天锋他们得一家挨一家地跑,还得自己动手配消毒水、搬消毒水,劳动强度并不小。记得2月26日那天,他们完成了13户家庭的消杀工作,回到宾馆时,人都累趴下了。最麻烦的是穿脱防护服,因为需要消杀的房子分布于各个社区,中间他们必须坐车前往,所以每消杀完一户家庭,他们都得换防护服。每换一次,他们都得用消毒水洗手,一天到晚不知要洗多少次。短短几天,贺天锋的一双手就因为频繁接触酒精,已经裂开了一道大口子。

  把宁波工作模式引入实验室

  到荆门后,平国华被分到沙洋县人民医院支援实验室检测工作。沙洋县人民医院的现有设备、检测流程、生物安全等和宁波存在相当差距。在那里检验人员一天最多只能检测92份样品。

  2月25日一早,平国华第一个进入了实验室核心区。现实给了他重重一击:没有空调,穿戴3层防护服,连续进行检验操作8小时。等他走出实验室时,浑身湿透,因为长时间佩戴N95口罩的关系,开始缺氧头晕。摘掉口罩,大口大口地呼吸了几下,平国华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

  当晚,平国华同另外3位实验室队员商量后决定,将现有检测人员进行重新分配,借鉴宁波模式,整改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优化检测流程,3人一班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员疲劳感。一系列改革后,实验室检测从10小时一轮缩短至7小时,每天的检测量开始翻番,迅速实现了病例及疑似病例的“应检尽检”,并且可以做到标本“当日送当日检”。截至3月19日,平国华所在的四人团队共检测了2965份新冠标本。

  30小时,破解了一起传染源“谜案”

  2月29日,杨思嘉所在小组对某辖区内集中隔离满14天的密接人员进行了排查。3月1日凌晨4点,实验室传来消息:密接人员赵女士核酸检测呈阳性。随时待命的队员们一下子忙碌起来。

  调查发现:2月3日,赵女士的丈夫李某出现症状并作为疑似病例住院,赵女士作为密接人员被集中隔离,解除隔离后一直在家,直至此次排查。

  经再三分析,杨思嘉判断,传染给赵女士的应该另有他人。

  根据1月11日至24日的流调结果,杨思嘉对参会的工作人员罗列8条可能线索,让大家一一进行排摸,其中一条是对本辖区内已确诊病例进行关键词信息的碰撞,这是杨思嘉在宁波处理不明原因疫情时经常使用的一个办法。

  “有了!确诊病例陈女士跟赵女士在同一天去过同一个超市!”排摸到这个信息,杨思嘉非常兴奋。随后他和队员们赶紧去这家超市调查。第二天上午8时,终于有了确切结果:赵女士和陈女士确实曾出现在同一家超市,付钱时间前后相差9分钟,而且当时两人待在同一家超市的时间都超过了1小时。这个超市是地下一层,通风环境较差,付款通道仅有两条,彼此相邻很近。随后,工作人员把其他7个线索情况也作了分析,都予以排除。

  30个小时后,这起传染源“谜案”破解,确诊病例陈女士是赵女士的传染源。

  记者陈敏

  援鄂勇士感言

  在武汉,我们与肆虐的病毒抗争,与善良的武汉人民共同奋战,眼见着武汉从初来时的沉睡到渐渐浮现生机,每一天都值得我们铭记。惟愿岁月静好,你我余生无恙!

  宁波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科主管护师丁伟平

  如今春暖花开,希望武汉的同胞们也早日回归美好的生活,武汉早日恢复往日的活力!

  慈溪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区副护士长胡龄之

  用心灵点燃生命的灯,我们伸出温暖的手,坚守生命,无怨无悔。隔离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同心。期待再次相聚,共赏浪漫樱花。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老年医学科护士长葛庆青

  身为医务人员,在疫情到来之际,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责无旁贷。身为共产党员,在需要挺身而出之时,不忘初心,奋勇争先,义不容辞。

  奉化区人民医院医共体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冯马龙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