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宁波网记者 王晓峰 杨公允 通讯员 魏杨 郦力

今天(5月1日)是“五一”假期首日,如之前预测的那样,我市境内高速公路及各大景区周边都迎来了交通高峰。从一早开始,“堵”就是今天出行的关键形容词。而根据交警部门预测,明天(5月2日)的交通出行情况将略有好转,但“堵”仍将是“主流”。此外,从目前状况来看,乡村“冷门”旅游景点周边也或将迎来中短途自驾游高峰。

据悉,从今天上午8时起,高速上车流量就明显增加了。至上午9时,我市多地高速出现了“红线”——车辆因拥堵而缓行。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例,9时整,大桥往上海方向每小时车流量为2358辆,往宁波方向为2714辆,管理部门将大流量预案二级响应升级为一级。10时整,大桥大流量预案一级响应继续保持,每小时的车流量继续保持高位,往上海方向达到了2425辆,往宁波方向为2829辆。还有沈海高速,往台州方向的车流量达到了每小时3200辆,超过往宁波方向流量。而作为宁波周边短途游的优选线路之一,甬莞高速今天白天一直呈现繁忙状态,部分拥堵路段车流的平均时速在20公里左右。

也是从这以后,不少高速进口陆续临时限流或封闭:宁波绕城高速西段因大流量影响,朝阳进口关闭(限流)、云龙进口限流、洞桥进口关闭;甬莞高速横溪进口关闭、塘溪进口限流;沈海高速长溪岭隧道上海方向缓行4.2公里,掌起、慈城进口限流……

直至中午12时,高速车流量略有下降,但部分路段拥堵依旧,有些高速进口如朝阳进口、鄞州南进口、横溪进口、塘溪进口等仍实施临时交通管制。而从下午3时起,高速车流量逐步回落,总体通行情况也有所好转,但仍有部分路段处于缓行状态。

“高速上事故高发,尤其是几个重要隧道,比如四角岙隧道和角洞岙隧道,一直是事故高发区域。事故一旦发生,常会导致堵上加堵,而加塞是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有高速交警告诉记者,除了发生在高速上的事故,高速进口处今年也事故不断。从4月25日0时开始,全国高速进入落杆测试模式,全部出口、入口车道(包括ETC和MTC)全部落杆,实施“一车一杆”通行模式。但很多司机还没从之前的抬杆放行模式转换回来,在通道内频频发生事故:有以为抬杆通行,冲太快被杆子砸中车身的;有以为机器未能识别车牌,倒车追尾的;有等不及,实线变道出事的……
“五一”假期首日,除了高速外,我市各大景区周边交通也够呛。尽管推行预约机制,但不少不清楚状况的游客还是赶去凑“热闹”了。加上受疫情影响,很多人认为自驾出游无疑能减少接触,安全系数更高,却使得景区周边交通压力倍增,停车难成为首要问题。

交警部门预测,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交通出行高峰将持续,高速车流量将从上午8时30分开始攀升,特别是甬莞高速、甬金高速、甬台温高速等,常会出现缓行、拥堵情况。景区道路大流量情况集中在上午9时至下午5时,易出现拥堵的路段有东钱湖环湖南路、九峰山太河路、天童景区宝天公路等。
此外,今年情况特殊,号称近10年最热“五一”假期,自驾前往较为“冷门”的乡村旅游景点的人也瞬间多了起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重要一条就是“避开人群”。但需注意的是,有些地方交通环境相对来说会存在不足,市民出行前一定要规划好路线并控制车速,谨慎驾车,注意安全。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