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与病毒较量!这个宁波人参与的研究 国务院发布会特别提起
稿源: 甬派客户端   2020-05-09 10:32:00报料热线:81850000

  每天早上,无数宁波人关心的疫情数据,出自他的手;

  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图”,宁波157个确诊病例的传播路径,是他和同事用心血一点点收集绘制;

  他参与的一项宁波疫情研究,国务院发布会特别提起,认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提示……

  他叫易波,70后,宁波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兼应急办主任,人们口中的“病毒捕手”。

(因为连续工作,易波颈椎不适,站着办公)

  3月18日,因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表现突出,易波被授予“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尽管经历过非典、汶川地震救援,H7N9流感、登革热防控,但易波说,新冠肺炎疫情令他终生难忘。

  “找不到每例确诊病例的感染来源我不放心,就像不知道还有哪个火星在外面没有把它管起来,万一又着火了,怎么办?”易波说,一个病例漏网,不知道会传播多少人,“我们一定要找到源头,每个病人接触了多少人,一定要挖出来!”

  30人开会,11人感染

  今年春节,易波没能回江西老家探亲。

  1月15日,当人们沉浸在迎接春节的喜悦中时,他正在为筹集足够的防疫物资和技术培训等准备工作,忙得焦头烂额。

  那时候,防疫物资非常紧缺。

  “一边紧急对外采购,一边把我们单位里的防护服收集起来,确保7至10天的用量。”

  多年从事传染病防治,让易波对疫情特别敏感,新闻中接收到的一些讯息,让他有了隐隐的担忧。

  整个疾控中心都在快速行动,除了准备物资,还组织全市疾控系统的人员技术培训,组建防疫小分队。

(战疫中的疾控人)

  疫情来势汹汹。

  1月20日,宁波疾控中心的实验室检出第一批确诊病例:3人阳性。

  检测结果出来后,连夜送到省里复核。

  这3人,一人外地开会归来,一人曾出差武汉,还有一人是在武汉上学的学生。

  新冠肺炎疫情传染性很强。“30人的一个会,会场上最终感染了11人,其中宁波2人。”

  易波说,开会的那位男士回到宁波后传染了妻子,后来请同事吃饭,同事也染上了。

(易波的办公室,他曾连续半个月没和女儿吃过一餐饭)

  易波是宁波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技术分析专家组成员之一,每天整理分析疫情数据并上报,是他其中一项工作。

  “你们每天早上新闻上看到的疫情通报数据,就是我整理的。晚上12点定稿,早上再传给相关部门。”

  “最多的一天通报了27个病例,就像放鞭炮,到处在响。心里咯噔一下,觉得疫情是不是离我们特别近、宁波的疫情会不会严重?”

(记者采访时,易波的电话不时响起)

  有一阵子,易波忙得经常凌晨回家,马路上空空荡荡,几乎看不到什么车;因为早出晚归,他连续半个月没有和女儿坐在一块吃过饭。

  易波熬夜整理的数据,成了宁波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措施的重要参考。

  这张“图”太不简单

  易波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作战图”,这是宁波157个确诊病例的关联图,每个人的传播路径清清楚楚。

  “这是流调队每一位队员的心血,非常不简单。”这张“作战图”中,最显眼的是那起广为人知的集体活动,易波和同事们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与时间赛跑,成功追踪到了传染源。

  一名30多岁的女性发病,她没有出宁波,也没有与确诊病例的接触史。

  她是怎么传染的?

(易波)

  易波和同事们循着蛛丝马迹,调查中发现一个重要细节:她的妈妈早3天发烧,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并未引起重视。

  进一步询问得知,老人曾参加一场集体活动。

  几乎是同时,易波收到了多个感染来源不明的病例,“我们非常担心,这个疾病已经进行社区传播。”

  千方百计找到源头、搞清楚来龙去脉,成了易波的心头大事。那段时间,他整天黑着脸,心事重重,一天仅睡四五个小时。

(易波的许多同事有时忙得吃不上饭,匆匆泡面解决)

  “压力挺大,就怕传得太快,在没搞清楚前,有一种盲人摸象的感觉。”

  随着调查的深入,易波看到了曙光——和发烧的老太太一样,这些人之前都去过同一个地方。

  “感染源找到,主线一拎,心里有底了!”宁波疾控流行病学调查队火速赶往现场了解情况,辗转拿到了这起活动“小组长们”的名单和联系方式,并第一时间找到了这些人,通过他们查清了其他参与者,其中一些人已经出现了症状。

  宁波疾控中心果断采取措施,提出所有参加过的人集中隔离,包括这些人的接触者。

  发烧的老太太,又是在哪儿被传染的?

  易波和同事们紧追不舍,他们调查发现,老人曾去医院帮女儿取化验单,与一名男子在同一诊室有停留交集,而这名男子之前接待过来自重疫区的同学。

  “如果我们不能把这个疫情调查清楚,不把人快速找出来,他们在外传播,控制就非常难了。”易波说。

  这起集体活动确诊病例最终达到了67人,其中1个人就传染了28人。

  因为行动快速,疫情被及时扼制。

  他参与的研究,国务院发布会特别提起

  易波1996年来到宁波,参加疾控工作20多年,经历过许多重大事件。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参加宁波防疫队赶往灾区救援;非典、98台风、菲特台风……宁波公共卫生大事件,他几乎都经历过,经验丰富,“我的女儿就是非典发生前几天出生的。”

  2月20日,宁波疾控队伍支援湖北,要选派3名队员,40多岁的易波又第一时间报了名。

  易波有着充足的理由: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曾在武汉求学5年,熟悉当地情况。

  由于目前担任岗位的特殊性,易波没能如愿。

(宁波疾控人援鄂)

  尽管没能去前线,但作为单位的技术专家,易波在“后方”仍旧忙个不停,他参与制定了一系列应急技术方案,包括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开学等,为宁波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贡献智慧。

  此外,他参与的一项疫情研究,在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上被特别提起。

  4月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专门提到了宁波疾控中心的一项研究——对确诊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看看这两组人当中的发病情况。

  吴尊友认为,这个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的提示。

  采访中,易波向记者特别提到了他的同事们。

  自从疫情发生后,单位140多号人全员进入了战斗状态。一部分参加实验室检测,检测病毒;一部分参加流调队,到处追踪病毒;还有很多人24小时轮流值班,解答市民关于疫情的各种咨询;一部分积极进行后勤保障和宣传。

(易波办公室门外的走廊挂着横幅)

  有些事,易波深深刻在了脑子里:

  “大年三十,我的几个同事年夜饭都没能吃上,3支队伍分头去了宁海、余姚、鄞州,回来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

(追踪病毒的疾控流调队)

  “我们单位短号免费通话时间是1000分钟,有的同事忙到2个虚拟号的免费时间都用完了。”

  “解答市民疑问的同事6小时一班,有的人一个班就要接听上百个电话。”

(热线咨询组24小时值班,回答市民疑问)

  尽管国内疫情形势好转,但易波却没有丝毫松懈,每天关注国际疫情形势是他的功课之一,“一直绷着一根弦,远没有到放松的状态。”

  易波说,这次疫情能得到控制,背后凝聚了宁波无数个体、团队、部门的努力,“无论今后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只有一个希望:最早发现,把病毒消灭在萌芽状态!”

(70后易波,最大的愿望是把病毒消灭在萌芽状态)

  记者 沈之蓥 视频 孙捷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与病毒较量!这个宁波人参与的研究 国务院发布会特别提起

稿源: 甬派客户端 2020-05-09 10:32:00

  每天早上,无数宁波人关心的疫情数据,出自他的手;

  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图”,宁波157个确诊病例的传播路径,是他和同事用心血一点点收集绘制;

  他参与的一项宁波疫情研究,国务院发布会特别提起,认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提示……

  他叫易波,70后,宁波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兼应急办主任,人们口中的“病毒捕手”。

(因为连续工作,易波颈椎不适,站着办公)

  3月18日,因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表现突出,易波被授予“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尽管经历过非典、汶川地震救援,H7N9流感、登革热防控,但易波说,新冠肺炎疫情令他终生难忘。

  “找不到每例确诊病例的感染来源我不放心,就像不知道还有哪个火星在外面没有把它管起来,万一又着火了,怎么办?”易波说,一个病例漏网,不知道会传播多少人,“我们一定要找到源头,每个病人接触了多少人,一定要挖出来!”

  30人开会,11人感染

  今年春节,易波没能回江西老家探亲。

  1月15日,当人们沉浸在迎接春节的喜悦中时,他正在为筹集足够的防疫物资和技术培训等准备工作,忙得焦头烂额。

  那时候,防疫物资非常紧缺。

  “一边紧急对外采购,一边把我们单位里的防护服收集起来,确保7至10天的用量。”

  多年从事传染病防治,让易波对疫情特别敏感,新闻中接收到的一些讯息,让他有了隐隐的担忧。

  整个疾控中心都在快速行动,除了准备物资,还组织全市疾控系统的人员技术培训,组建防疫小分队。

(战疫中的疾控人)

  疫情来势汹汹。

  1月20日,宁波疾控中心的实验室检出第一批确诊病例:3人阳性。

  检测结果出来后,连夜送到省里复核。

  这3人,一人外地开会归来,一人曾出差武汉,还有一人是在武汉上学的学生。

  新冠肺炎疫情传染性很强。“30人的一个会,会场上最终感染了11人,其中宁波2人。”

  易波说,开会的那位男士回到宁波后传染了妻子,后来请同事吃饭,同事也染上了。

(易波的办公室,他曾连续半个月没和女儿吃过一餐饭)

  易波是宁波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技术分析专家组成员之一,每天整理分析疫情数据并上报,是他其中一项工作。

  “你们每天早上新闻上看到的疫情通报数据,就是我整理的。晚上12点定稿,早上再传给相关部门。”

  “最多的一天通报了27个病例,就像放鞭炮,到处在响。心里咯噔一下,觉得疫情是不是离我们特别近、宁波的疫情会不会严重?”

(记者采访时,易波的电话不时响起)

  有一阵子,易波忙得经常凌晨回家,马路上空空荡荡,几乎看不到什么车;因为早出晚归,他连续半个月没有和女儿坐在一块吃过饭。

  易波熬夜整理的数据,成了宁波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措施的重要参考。

  这张“图”太不简单

  易波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作战图”,这是宁波157个确诊病例的关联图,每个人的传播路径清清楚楚。

  “这是流调队每一位队员的心血,非常不简单。”这张“作战图”中,最显眼的是那起广为人知的集体活动,易波和同事们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与时间赛跑,成功追踪到了传染源。

  一名30多岁的女性发病,她没有出宁波,也没有与确诊病例的接触史。

  她是怎么传染的?

(易波)

  易波和同事们循着蛛丝马迹,调查中发现一个重要细节:她的妈妈早3天发烧,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并未引起重视。

  进一步询问得知,老人曾参加一场集体活动。

  几乎是同时,易波收到了多个感染来源不明的病例,“我们非常担心,这个疾病已经进行社区传播。”

  千方百计找到源头、搞清楚来龙去脉,成了易波的心头大事。那段时间,他整天黑着脸,心事重重,一天仅睡四五个小时。

(易波的许多同事有时忙得吃不上饭,匆匆泡面解决)

  “压力挺大,就怕传得太快,在没搞清楚前,有一种盲人摸象的感觉。”

  随着调查的深入,易波看到了曙光——和发烧的老太太一样,这些人之前都去过同一个地方。

  “感染源找到,主线一拎,心里有底了!”宁波疾控流行病学调查队火速赶往现场了解情况,辗转拿到了这起活动“小组长们”的名单和联系方式,并第一时间找到了这些人,通过他们查清了其他参与者,其中一些人已经出现了症状。

  宁波疾控中心果断采取措施,提出所有参加过的人集中隔离,包括这些人的接触者。

  发烧的老太太,又是在哪儿被传染的?

  易波和同事们紧追不舍,他们调查发现,老人曾去医院帮女儿取化验单,与一名男子在同一诊室有停留交集,而这名男子之前接待过来自重疫区的同学。

  “如果我们不能把这个疫情调查清楚,不把人快速找出来,他们在外传播,控制就非常难了。”易波说。

  这起集体活动确诊病例最终达到了67人,其中1个人就传染了28人。

  因为行动快速,疫情被及时扼制。

  他参与的研究,国务院发布会特别提起

  易波1996年来到宁波,参加疾控工作20多年,经历过许多重大事件。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参加宁波防疫队赶往灾区救援;非典、98台风、菲特台风……宁波公共卫生大事件,他几乎都经历过,经验丰富,“我的女儿就是非典发生前几天出生的。”

  2月20日,宁波疾控队伍支援湖北,要选派3名队员,40多岁的易波又第一时间报了名。

  易波有着充足的理由: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曾在武汉求学5年,熟悉当地情况。

  由于目前担任岗位的特殊性,易波没能如愿。

(宁波疾控人援鄂)

  尽管没能去前线,但作为单位的技术专家,易波在“后方”仍旧忙个不停,他参与制定了一系列应急技术方案,包括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开学等,为宁波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贡献智慧。

  此外,他参与的一项疫情研究,在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上被特别提起。

  4月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专门提到了宁波疾控中心的一项研究——对确诊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看看这两组人当中的发病情况。

  吴尊友认为,这个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的提示。

  采访中,易波向记者特别提到了他的同事们。

  自从疫情发生后,单位140多号人全员进入了战斗状态。一部分参加实验室检测,检测病毒;一部分参加流调队,到处追踪病毒;还有很多人24小时轮流值班,解答市民关于疫情的各种咨询;一部分积极进行后勤保障和宣传。

(易波办公室门外的走廊挂着横幅)

  有些事,易波深深刻在了脑子里:

  “大年三十,我的几个同事年夜饭都没能吃上,3支队伍分头去了宁海、余姚、鄞州,回来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

(追踪病毒的疾控流调队)

  “我们单位短号免费通话时间是1000分钟,有的同事忙到2个虚拟号的免费时间都用完了。”

  “解答市民疑问的同事6小时一班,有的人一个班就要接听上百个电话。”

(热线咨询组24小时值班,回答市民疑问)

  尽管国内疫情形势好转,但易波却没有丝毫松懈,每天关注国际疫情形势是他的功课之一,“一直绷着一根弦,远没有到放松的状态。”

  易波说,这次疫情能得到控制,背后凝聚了宁波无数个体、团队、部门的努力,“无论今后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只有一个希望:最早发现,把病毒消灭在萌芽状态!”

(70后易波,最大的愿望是把病毒消灭在萌芽状态)

  记者 沈之蓥 视频 孙捷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