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通讯员 霍卫国 记者 黄金
饭店吃着饭,突然煤气爆炸,这样的事时有发生。前不久,东部新城一小吃店发生爆炸便是因为煤气瓶皮管脱落产生泄漏导致轰燃。
据统计,目前我市瓶装液化气日供应量仍有3万多瓶,行业监管需驰而不懈。
针对餐饮店煤气瓶私换乱接、面包车无证送气等市场乱象,记者今天从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宁波市瓶装燃气配送人员工作细则(试行)》于5月21日正式发布施行,对宁波从业送气工聘用、着装、服务、工作内容、禁止行为及相应法律责任作出规范,无证、套利、跨区、私卖气瓶将最高罚款50万元。
“针对餐饮场所推进瓶改管,优化老旧小区报装管道气服务,体现出倡导优质清洁能源的安全发展理念。”宁波市公用事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建海介绍,全市现有在业瓶装液化气储配站59座,在册在岗配送人员770名,结合疫情期配送市场发现,瓶装液化气配送更适合所有用户,规范瓶装市场和提升配送全程安全,显得尤为迫切。
据介绍,送气工需取得培训考核合格证并与瓶装燃气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或服务委托协议方可从业,如同时签约服务于两家及更多企业的则被禁止从业。《细则》规范两种配送流程,即收到用户送气需求信息——上门取空瓶——送到储配站(供应站)——以空瓶换满瓶——运送到用户——(入户安检);收到用户送气需求信息——领取储配站(供应站)满瓶——运送到用户并取空瓶——(入户安检)——将空瓶送到储配站(供应站)。伴随瓶装燃气企业应推行气瓶自有产权制度,已逐步向后者流程转型。
记者了解到,套利、挂靠、私下收费、野蛮操作、屡教不改及投诉达3次且责任明确的送气工将被列入黑名单。“送气工培训考核合格证有效期为五年,且需年龄在60周岁内,工作证将基本信息纳入二维码并由市燃气协会统一制作,假冒、伪造者永久禁止从业。”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公用管理处周明勇介绍,3类情形将取消上岗资格,即2次列入黑名单,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并产生严重后果,身体或年龄原因不符合配送上岗条件,取消资格后将收回资格证书并在信息平台注明。
据介绍,送气工着装为全市统一的外套式防护背心,工作证佩戴置于左前胸,随时接受管理部门和执法人员对工作证的检查,需每天自行扫码一次,确认信息,发现二维码失效立即向公司说明补办。
配送过程中,严禁气瓶倒置、卧放和厢体外挂;气瓶码放不得超过两层,50kg规格的气瓶应单层码放。送达时应告知用户钢瓶完好,指导或提醒用户规范连接软管,协助泄漏性检查。《细则》规定入户安检为小区两年一次、其他每年一次,重点检查燃料、钢瓶、连接管、减压阀出气孔、密封圈、燃气灶、热水器等状态,并随机开展安全宣传。
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戚兴初表示,送气工细则法律责任适用3部法规条例,重点对配送人员、瓶装燃气企业9类违法行为明确处罚标准,从最轻的气瓶不规范罚款1000元,到发生重大安全责任罚款50万元直至吊销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为我市瓶装气经营配送业全过程装备了一道“安全网”。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