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期间,宁波各大商圈人气十足。(孙佳丽 摄)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全球疫情仍然胶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促消费、提振内需成为保经济和稳增长的重要举措。甬城消费市场已经复苏到什么程度?
近日,市商务局发布了《1月至5月宁波市商贸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我市实现限上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3.9%,较前4个月高出2.5个百分点,且好于全省3.5个百分点。尤其在近两个月,商品贸易呈现出较好的恢复势头,四五两月分别同比增长22.3%和16.4%。宁波消费市场 迎来全面复苏阶段,消费动能渐趋增强。
“客流明显回升,周末店里的上座率能达到七成。”密码盘酒吧一入驻老外滩就遇上疫情,如今生意回暖,让酒吧的胡子老板看到了希望。
百货、便利店、专卖店零售齐增
“别看这家店小小的,要是中午迟点下来买的话,盒饭就所剩无几了。”每天中午饭点一到,在东部新城上班的毛小姐便快速冲到办公楼下的罗森便利店,加入排队买饭的队伍中。
随着疫情趋稳,生产生活恢复正常,城市慢慢从“寒冬”中苏醒,遍布在小区、办公楼周边的便利店活跃起来。
以毛小姐工作的办公楼楼下这家罗森便利店为例,从2月中下旬开始对外营业以来,附近的上班族吃厌了食堂的盒饭,常常跑到店里换口味,盒饭货架总是来不及补货。售货员从早上八点开始忙碌,要到下午十二点以后才稍微轻松些。
集聚了奢侈品专卖店的和义大道“不甘示弱”。数据显示,6月以来,和义大道销售额同比增长67%,工作日平均客流1.5万人次,周末平均客流2.5万人次左 右。“不管是人气、还是销售,都已经全面恢复甚至超过疫情前水平。这与政府部门积极引导、消费者信心快速恢复分不开。”和义大道有关负责人说。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百货、便利店和专卖店正成为宁波消费增长的“三叉戟”。据市商务局商贸运行处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份,全市重点监测的百货、便利店和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4.9%、15%和9.8%。
“商场刚恢复营业时客流量很少。进入4月份客人才慢慢多了起来。尤其‘五一’假期,客流和销量明显增长。”宁波二百某服装品牌销售员林女士说。据介绍,从环比 的角度来讲,宁波二百的销售额从4月下旬开始呈现节节上升的趋势,在五一黄金周,市民的消费热情被点燃,形成了一次小高峰。
“随着时间推移和疫情控制进一步向好,消费者逐渐消除了恐慌情绪,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逐步得到释放,在此基础上,我市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发放了上亿元消 费券,各大商场、企业也相继推出‘打折’‘满减’‘抽奖’‘返券’等多样化促销优惠活动,不断刺激市民的消费热情。在上述多重利好影响下,线下百货、专卖店、便利店等销售自然开始持续增长。”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相关负责人江玉兵说。
各类创意集市引得不少市民关注。
细分领域消费热点不断
在百货、便利店、专卖店生意回暖的同时,在细分商品领域,服装、家居装潢、金银珠宝三大类消费则成了新的消费热点。据统计,今年5月,我市限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家居装潢类、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9%、31.4%和24.4%。
记者来到天一广场的优衣库、H&M、Zara等时装专卖店,发现每家店内的试衣间门口都排着长队。“年后第一次逛街买衣服,没想到已经到了买夏装的季节。”“90后”白领高小姐告诉记者:“本以为商场里人不多,没想到试衣服要排这么长的队。”
这样的现象在节假日已经成为常态。
“随着宁波消费券的发放,服装专卖店成了消费券使用最集中的场所。”天一广场企划部相关负责人说,酷购商城优衣库专卖店上周消费券使用量近500 张,NIKE BEACON 750的业绩提升了40%;施华洛世奇、老庙黄金等专卖店生意也很火,前段时间的“爆款”黄金转运珠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
服装、家居装潢以及金银珠宝消费增长,与“后疫情”时期消费提质升级有莫大的关系。随着我市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档次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消费品 质和个性化的需求更加凸显。比如服装消费,消费品质的提升使人们的服装更新更加频繁,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而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类的消费更是消费档次提升、消费品质升级的重要表现。
此外,这三类消费的快速增长,也与今年疫情的发生密切相关。之前受疫情影响,很多婚庆类 活动被迫延迟或取消,如今疫情防控常态化,各类婚庆消费加速回补,服装类、装修类、金银珠宝类的消费需求加快释放。“我们商场卖得最火的正是黄金和床上用 品。”宁波二百相关负责人说。同时,梅雨过后是房屋装修旺季,家居装潢市场进入“滞后性爆发”阶段。
汽车消费也在近段时期呈现回暖趋势。今年5月,我市汽车限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8%,上月底结束的车博会累计吸引了80多家汽车品牌商的千余款车型参展,4天时间拉动消费近17亿元。
“在政府扶持与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下,预计今年下半年我市汽车消费会不时出现销售旺季。”江玉兵说。
招商引贸、进口消费潜力待挖
不只是线下,直播带货、线上拼团、门店到家……今年上半年,随着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创新,线上消费更是生机勃勃,对限上商品销售的拉动作用明显。
数据显示,从纵向看,今年三、四、五月,我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限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2.7%、26.5%和48.4%。
“宁波的消费潜力远不止于此。”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1月至5月,我市新增单位销售额增长153.9%,净增540.3亿元,对限上商品额的贡献率达到164.3%,招商对消费增长拉动依旧显著。
如何继续挖掘消费潜力?首先要在招商引贸上下功夫,尤其要把握疫情带来的新变化新趋势,抢抓在线消费、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的强大成长潜力,加快招引相关领域项目,以及“农社对接”、生鲜配送、在线教育等非接触式生活、办公电商类企业。
尽管宁波各大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尚未完全恢复元气,但他们依旧是今年下半年消费领域的主力军。“与南京新街口、成都春熙路、上海南京路相比,宁波依旧缺少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大型商圈。”有关专家指出,“泛三江口”是新老宁波人最常光顾的消费目的地,有这个潜力,但仍需进一步转型升级。
目前,我市正以“一小时步行圈”慢行系统网络为纽带,把“泛三江口”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地标性核心商圈。同时,争取将品牌连锁便利店数量发展到1450个,创建省级高品质步行街6条以上,形成国际国内优质消费品和品牌集聚高地、消费新业态和新模式集聚高地,打造长三角重要的购物中心城市,争创国 际消费城市。
“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之一,我们正积极推进老外滩创建国家级步行街试点,拿到免税牌照,争取设立免税店,让全球优质进口消费品集聚宁波,销往全国。同时引入具有中东欧特色的商场、餐厅、酒吧等,打造中东欧风情特色街区。”该负责人说。
其他商圈要实现真正“蝶变”,则需要打造集聚化、做好专业化、实现差异化,将外部的整体设计与内部的产业规划等融入商圈中,既能让消费者舒心体验、安心享受,也能让商户不断盈利、持续经营。
记者 孙佳丽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