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宁海
宁海胡陈乡从“欠发达地区”变身“国字号”生态乡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7-20 06:40: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桃农在采摘水蜜桃。

  七月仙桃熟,十里桃飘香。出了宁海县城,开车沿着公路径直往东,看到醒目的“桃花源里”路牌,胡陈乡就到了。远眺山坡,满目翠绿,枝叶间,隐约可见套着黄色袋子的水蜜桃。不少桃农将摊位摆在路两侧,生意不用招揽,个大饱满、色艳形美的水蜜桃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

  从300亩桃园起步,到如今全乡的1.5万亩桃园,胡陈乡从“欠发达”变身国字号“生态乡”,靠绿色经济打开十里桃林致富路。2019年,胡陈乡水蜜桃产量达1.5万吨,产值约1亿元。如今的胡陈乡,不仅是“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浙江省森林城镇”,还将东山桃园创建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得中国最美村镇产业富裕奖和特色奖,每年都能迎来数十万名游客。

  种桃摘去低保“帽”

  胡陈乡位于宁海县东部山区,区域面积10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6%,境内辖18个行政村和1个双溪社区,是我市16个相对欠发达地区之一。

  胡陈乡中堡溪村47岁的桃农陈克锋如往常般将桃摊摆在了村口,这是游客最集中的地方。一阵风吹过,沿路都是蜜桃的香气。他的妻子熟络地削了个桃子递过来:“尝尝看,甜着呢!”摊位边,是打包好的一箱箱水蜜桃。“是台州客人打电话来订的,下午来拿,订了几百斤,四五年前路过这里买了我家桃子后,就每年打电话来预订,今年桃子还没上市,他就打电话来问了。”陈克锋的妻子笑着说,如今正是水蜜桃最为香甜的时候,除了熟客预定的,每天散卖也能有1000多元收入。

  崭新的小货车、大彩电、双门冰箱……换做10年前,这些是陈克锋想都不敢想的。10年前,他家还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低保户的“帽子”一戴就是好几年。“村里从前不种水蜜桃,都种水稻,没什么钱,年轻人都出门打工。”陈克锋18岁那年,跟村里其他的年轻人一样,出村打工做起了木匠,兢兢业业从每月1000元的收入做到了2000元-3000元。然而,一场意外导致手受伤,他无法再做木匠,只能回家,成了低保户。2010年,看到村里有人因为种植水蜜桃致了富,不愿在家吃低保的他也动了心思,在党建联盟的牵线下,承包土地种起了水蜜桃。

  “在山上种了30多亩桃树,前两年不出桃,2013年水蜜桃成熟,正值最好卖的时候,一个月就赚了差不多10万元,那时候就看到了希望。”如今,他每年靠水蜜桃收入10多万元,还买了农用车,而低保户的“帽子”早在2014年就被他主动要求摘了下来。

  蜜桃敲开致富门

  20年前,胡陈乡并不产桃,而是以种水稻为主。中堡溪没有治理前,因地势低洼,经常遭受洪涝。在这样的溪坑边种稻麦,年年不是被洪水冲毁,就是被毒日晒死,农民辛苦一场没有收成,好多村民只好选择外出打工,寻求出路。中堡溪几个自然村一度都成了“空心村”。

  穷则思变。临近的奉化水蜜桃种植风生水起,中堡溪村东山自然村的村干部们也动了心思。1997年,老书记陈金宝和后来被村民称为“水蜜桃书记”的叶菜亦率先引进2000株桃苗开始试种。3年后水蜜桃收果,卖到四五元一斤,比种水稻收入高两三倍。随着水蜜桃在市场上的走俏,村民尝到甜头,便在山上、田里种起了桃树。

  中堡溪村一栋气派的4层别墅院内,57岁的村民冯元印正在和小工忙碌地挑选水蜜桃装袋,“最近很忙,前一天有客户打电话说要6000斤,我刚安排好准备装箱,又接到电话说,再增加6000斤,我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他是村里最早开始种桃子的桃农之一,“从前村里种水稻,每亩收入1000元都不到,现在种水蜜桃,一亩可以有3000-4000元收益。”

  从种植大户到收桃大户,冯元印对此深有体会。“2000年开始,村里慢慢开始种起了水蜜桃。随着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销路却成了难题。和其他地方的水蜜桃相比,没有名气的胡陈水蜜桃价格一直上不去,效益并没有当时预想的那么高。”

  2007年,为了提高胡陈水蜜桃知名度,打开销路,“水蜜桃书记”叶菜亦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建设东山桃园旅游景区,打造水蜜桃节、赛桃会。当时,村里没有资金可投入,村干部每人投资2万元凑齐经费。经过全村齐心协力,当年便基本建成东山桃园旅游景区。

  谁也不会想到,当时无奈求变的举动,竟成了胡陈乡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步。2008年,中堡溪村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这漫山遍野迎春绽放的桃花上,首届桃花节应运而生。随着东山桃花节的举办,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东山水蜜桃也逐渐打出了牌子,价格涨到7元-8元/斤。2013年,批发价一度达到10元-12元/斤。不用再担心桃子的销路,冯元印干脆凭着自己之前跑市场的经验,做起了收桃的生意。“如今,差不多每天能收2万多斤,一年能收100多万斤。现在村里人人都种桃,反正都不愁卖。你看村里这几年新盖的小别墅就知道了!”

  节庆拓宽小康路

  “可以说,举办桃花节打响了胡陈水蜜桃品牌建设的第一枪。”中堡溪村党支部书记胡敏照说,随着胡陈桃花节的声名鹊起,水蜜桃节的举办,带动了村里桃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中堡溪村村民的致富大门又打开了一扇。村民不仅建起了农家乐、民宿,当地的农产品也搭上了“快车道”。

  “每年桃花节是生意最好的时候。”村民陈海洋原本在石家庄做家具生意,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返乡做起了桃生意。他接手父亲的桃园,从最初的五六百棵桃树,到如今的4000多棵。如今自己成了村里有名的种桃大户不说,妻子在桃花节期间摆摊卖特色农产品也能赚个盆丰钵满。

  “主要是卖桃胶,桃胶可以清热、止渴、美容养颜,很受游客青睐。”陈海洋说。如今,在他的带动下,乡里有十五六户人家做起了桃胶生意,每年节庆期间有二三十家摆摊一起卖。除了桃胶,土豆、麻糍等农副产品也是节庆期间的热销品。“传统农产品能够成为宠儿,离不开政府搭建的节庆舞台。”陈海洋说。

  从种下第一棵桃树至今,中堡溪村已发展桃林3000余亩,按亩均收入2万元计,水蜜桃已为全村带来6000余万元产值。“2015年村里建起了桃文化广场、桃文化博物馆,还办起了桃园音乐节,在充分挖掘乡村休闲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培育精品民宿、打造农业综合体,以桃为媒的产业链逐渐完善,中堡溪村不断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胡敏照说。

  “未来,我们还将大力推进科技增收、市场增收、品牌增收,持续推动水蜜桃产业转型升级,让‘蜜桃’更甜蜜。”胡陈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甜蜜产业的背后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如今,胡陈乡把青年农民培养作为水蜜桃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着力吸引和培养一批大学生农民,用创新的种植、销售方式,让未来蜜桃产业更具活力。

  宁波晚报记者张海玉 通讯员徐铭怿王威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海胡陈乡从“欠发达地区”变身“国字号”生态乡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7-20 06:40:00

  桃农在采摘水蜜桃。

  七月仙桃熟,十里桃飘香。出了宁海县城,开车沿着公路径直往东,看到醒目的“桃花源里”路牌,胡陈乡就到了。远眺山坡,满目翠绿,枝叶间,隐约可见套着黄色袋子的水蜜桃。不少桃农将摊位摆在路两侧,生意不用招揽,个大饱满、色艳形美的水蜜桃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

  从300亩桃园起步,到如今全乡的1.5万亩桃园,胡陈乡从“欠发达”变身国字号“生态乡”,靠绿色经济打开十里桃林致富路。2019年,胡陈乡水蜜桃产量达1.5万吨,产值约1亿元。如今的胡陈乡,不仅是“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浙江省森林城镇”,还将东山桃园创建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得中国最美村镇产业富裕奖和特色奖,每年都能迎来数十万名游客。

  种桃摘去低保“帽”

  胡陈乡位于宁海县东部山区,区域面积10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6%,境内辖18个行政村和1个双溪社区,是我市16个相对欠发达地区之一。

  胡陈乡中堡溪村47岁的桃农陈克锋如往常般将桃摊摆在了村口,这是游客最集中的地方。一阵风吹过,沿路都是蜜桃的香气。他的妻子熟络地削了个桃子递过来:“尝尝看,甜着呢!”摊位边,是打包好的一箱箱水蜜桃。“是台州客人打电话来订的,下午来拿,订了几百斤,四五年前路过这里买了我家桃子后,就每年打电话来预订,今年桃子还没上市,他就打电话来问了。”陈克锋的妻子笑着说,如今正是水蜜桃最为香甜的时候,除了熟客预定的,每天散卖也能有1000多元收入。

  崭新的小货车、大彩电、双门冰箱……换做10年前,这些是陈克锋想都不敢想的。10年前,他家还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低保户的“帽子”一戴就是好几年。“村里从前不种水蜜桃,都种水稻,没什么钱,年轻人都出门打工。”陈克锋18岁那年,跟村里其他的年轻人一样,出村打工做起了木匠,兢兢业业从每月1000元的收入做到了2000元-3000元。然而,一场意外导致手受伤,他无法再做木匠,只能回家,成了低保户。2010年,看到村里有人因为种植水蜜桃致了富,不愿在家吃低保的他也动了心思,在党建联盟的牵线下,承包土地种起了水蜜桃。

  “在山上种了30多亩桃树,前两年不出桃,2013年水蜜桃成熟,正值最好卖的时候,一个月就赚了差不多10万元,那时候就看到了希望。”如今,他每年靠水蜜桃收入10多万元,还买了农用车,而低保户的“帽子”早在2014年就被他主动要求摘了下来。

  蜜桃敲开致富门

  20年前,胡陈乡并不产桃,而是以种水稻为主。中堡溪没有治理前,因地势低洼,经常遭受洪涝。在这样的溪坑边种稻麦,年年不是被洪水冲毁,就是被毒日晒死,农民辛苦一场没有收成,好多村民只好选择外出打工,寻求出路。中堡溪几个自然村一度都成了“空心村”。

  穷则思变。临近的奉化水蜜桃种植风生水起,中堡溪村东山自然村的村干部们也动了心思。1997年,老书记陈金宝和后来被村民称为“水蜜桃书记”的叶菜亦率先引进2000株桃苗开始试种。3年后水蜜桃收果,卖到四五元一斤,比种水稻收入高两三倍。随着水蜜桃在市场上的走俏,村民尝到甜头,便在山上、田里种起了桃树。

  中堡溪村一栋气派的4层别墅院内,57岁的村民冯元印正在和小工忙碌地挑选水蜜桃装袋,“最近很忙,前一天有客户打电话说要6000斤,我刚安排好准备装箱,又接到电话说,再增加6000斤,我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他是村里最早开始种桃子的桃农之一,“从前村里种水稻,每亩收入1000元都不到,现在种水蜜桃,一亩可以有3000-4000元收益。”

  从种植大户到收桃大户,冯元印对此深有体会。“2000年开始,村里慢慢开始种起了水蜜桃。随着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销路却成了难题。和其他地方的水蜜桃相比,没有名气的胡陈水蜜桃价格一直上不去,效益并没有当时预想的那么高。”

  2007年,为了提高胡陈水蜜桃知名度,打开销路,“水蜜桃书记”叶菜亦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建设东山桃园旅游景区,打造水蜜桃节、赛桃会。当时,村里没有资金可投入,村干部每人投资2万元凑齐经费。经过全村齐心协力,当年便基本建成东山桃园旅游景区。

  谁也不会想到,当时无奈求变的举动,竟成了胡陈乡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步。2008年,中堡溪村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这漫山遍野迎春绽放的桃花上,首届桃花节应运而生。随着东山桃花节的举办,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东山水蜜桃也逐渐打出了牌子,价格涨到7元-8元/斤。2013年,批发价一度达到10元-12元/斤。不用再担心桃子的销路,冯元印干脆凭着自己之前跑市场的经验,做起了收桃的生意。“如今,差不多每天能收2万多斤,一年能收100多万斤。现在村里人人都种桃,反正都不愁卖。你看村里这几年新盖的小别墅就知道了!”

  节庆拓宽小康路

  “可以说,举办桃花节打响了胡陈水蜜桃品牌建设的第一枪。”中堡溪村党支部书记胡敏照说,随着胡陈桃花节的声名鹊起,水蜜桃节的举办,带动了村里桃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中堡溪村村民的致富大门又打开了一扇。村民不仅建起了农家乐、民宿,当地的农产品也搭上了“快车道”。

  “每年桃花节是生意最好的时候。”村民陈海洋原本在石家庄做家具生意,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返乡做起了桃生意。他接手父亲的桃园,从最初的五六百棵桃树,到如今的4000多棵。如今自己成了村里有名的种桃大户不说,妻子在桃花节期间摆摊卖特色农产品也能赚个盆丰钵满。

  “主要是卖桃胶,桃胶可以清热、止渴、美容养颜,很受游客青睐。”陈海洋说。如今,在他的带动下,乡里有十五六户人家做起了桃胶生意,每年节庆期间有二三十家摆摊一起卖。除了桃胶,土豆、麻糍等农副产品也是节庆期间的热销品。“传统农产品能够成为宠儿,离不开政府搭建的节庆舞台。”陈海洋说。

  从种下第一棵桃树至今,中堡溪村已发展桃林3000余亩,按亩均收入2万元计,水蜜桃已为全村带来6000余万元产值。“2015年村里建起了桃文化广场、桃文化博物馆,还办起了桃园音乐节,在充分挖掘乡村休闲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培育精品民宿、打造农业综合体,以桃为媒的产业链逐渐完善,中堡溪村不断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胡敏照说。

  “未来,我们还将大力推进科技增收、市场增收、品牌增收,持续推动水蜜桃产业转型升级,让‘蜜桃’更甜蜜。”胡陈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甜蜜产业的背后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如今,胡陈乡把青年农民培养作为水蜜桃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着力吸引和培养一批大学生农民,用创新的种植、销售方式,让未来蜜桃产业更具活力。

  宁波晚报记者张海玉 通讯员徐铭怿王威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