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定汪村援梦记|"织梦坊"的灯光亮到凌晨三点 乡亲成"学习狂"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8-21 09:15: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梅子满 傅婷婷 李敬平

  20日一进村,就听说了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罗运富家的灯光,从19日晚亮到了20日凌晨三点。

  位于定汪村村尾的罗运富家,是此次“艺术赋能”团队重点打造的一个重要节点——“织梦坊”所在地。“织梦坊”的主要功能,是发掘村里布依族妇女代代相传的织布和刺绣手艺,并将其往旅游产品方向转化,为将来定汪村成为旅游“打卡地”做好准备。

  二三十位妇女,年龄最大的70多,最小的十六七岁,和中国人民大学研二学生张莉苑,葛家村村民袁小仙、葛桂仙一道,组成了此次“艺术赋能”团队的第三组。

  张莉苑又将组员分成两个小组,每个组都包含三类人:第一类,是对布依族织布和刺绣工艺从剪纸花到绣制全都会的“全能型艺人”;第二类,是整个工艺流程中掌握部分技艺的“艺人”;第三类,是会一点点甚至完全不会,但对布依族织布和刺绣工艺非常感兴趣,很想学的学习者。

  张莉苑统统称她们为“老师”。因为每个组都肩负着一项重要任务——第一类艺人负责将第二类艺人教会,第二类艺人负责将第三类初学者教会所有的技艺。最终,由第三类初学者负责培训张莉苑,“她们能够教我的时候,就是这项技艺得到传承之时。”

  与此同时,袁小仙与葛桂仙的任务,则是手把手示范,教会这些布依族乡亲如何制作各种形状的布娃娃,如何将传统的布依族刺绣工艺运用在布娃娃制作上。

  “有传承,有开发,她们将来就可以靠手艺挣钱了。”张莉苑解释道。

  新的梦想,激励着这些淳朴的布依族乡亲。这几天,36岁的周书情没事就往“织梦坊”跑,晚上收拾完家务,就埋头刺绣,干到11点多。19日,看着“学员”进步不小的葛桂仙,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把布依族刺绣和布娃娃的做法结合起来,做一些香囊出来。

  刺绣干了一辈子,布娃娃却是新手艺。“怕耽搁到做成品,昨晚就把其他步骤尽可能多完成一些。“19日,项昌琴和六七个姐妹们在傍晚收工后继续留下,伴着两盏明灯,剪花样、做刺绣、裁布料、画图案,久久不愿离开,一直忙到了20日凌晨3点。“不抓紧学不行啊,怕跟不上时代!”20日上午,58岁的王学景揉着红红的眼睛说道。

  “他们就像机器的发动机一样,把我们发动起来了!”一组组员、37岁的村民罗昌鑫深有感触,“葛家军”的到来,不仅让激发了定汪村的干劲,更激发了村民更新观念的学习热情。

  “他们在村里的这段日子,我要好好珍惜!”罗昌鑫这几天跟在她的“师父”——一组组长、葛家村党支部书记葛海峰后面干活,已经学到了不少。

  清理掉不知道积了多少年的垃圾和泥土后,罗昌鑫家院墙外面的一道石头斜坡,渐渐露出了怪石嶙峋的本相。丛志强和葛海峰的想法不约而同,就顺着石头走向,打造一件“立体山水画”景观。

  “哪晓得这些石头会这么漂亮,以前只知道往上面倒垃圾。”罗昌鑫看在眼里,喜上眉梢,“原来,这就是变废为宝。”

  “他们的设计方案出来后,总会征求我们的意见,到具体施工时,很多细节还会不断来问我们的看法。”23岁的大学生罗昌鸿深有感触,“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0日上午,罗昌鸿主动找到一组组长葛海峰,要拜师做学徒。他激动地坦言,“这几天受到的观念冲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会影响一辈子。

  定汪村的村民,在忙碌的劳作中、在虚心的学习中,接受赋能,迅速成长。

  丛志强团队成员、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教授吴立行,不仅在“未来书院”的入口处,设计安放了两个本地特有的石磨盘,还在院墙上也设计安放了5个石磨盘。小设计,大深意,“天圆地方,寓意孩子们将在这里通过知识进入迈向社会、迈进世界!”吴立行解释。他给这个设计的最终效果呈现,留了个“空白”让村民来填空,“我只告诉村民,石磨之间要用瓦片做成不同的造型,但具体做成什么样子,我让村民们自己设计。”

  在定汪葛家小院节点,一道做成靠背椅形状的多功能鹅卵石矮墙初具雏形。石墙“靠背椅”上,还砌了四个“茶台”,两方两圆,圆的中间还有小孔。“小孔内可以种点花草,其他地方铺上木板,可以放手机和茶杯。”葛万勇解释道。

  这样的“奇思妙想”,让做了一辈子石匠的54岁村民罗景胜恍然大悟,“要不是葛师傅指点,哪晓得石头还可以这么垒?”他告诉记者,原先他知道用大石头砌墙,现在知道,小石头也可以拿来砌墙,而且砌墙时要注意变化,让墙壁美起来。

  同样恍然大悟的,还有42岁的罗运群。罗运群常年在浙江、福建打工,是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这次因为太想念家中父母和孩子,就回来休息几天。回家不到一周就遇到村里改造,二话不说立马加入。20日上午,他在“未来书院”用水泥糊外墙,葛万勇手把手教他,“水泥要分两层涂,这样干了不容易剥落,外观还更平整好看。”按照师父教的做法,罗运群对自己糊出的墙壁十分满意,“以后我可以代代传下去呢!”

  “大家基础都不错,只是不知道如何做得精细,做得漂亮!”葛万勇对“高徒”们的表现相当满意,“我们过来的作用,就是帮他们推开那扇门,把光透进来!”20日,葛万勇找到村干部请他帮忙物色几个文化程度高一点的村民,来参与节点的勘查设计,“把他们脑子里的想法开发出来,会设计会施工,他们以后就可以做成产业了!”

  葛海峰则悄悄透露,包括大学生罗昌鸿、罗昌鑫在内,他已经在定汪村收了7个徒弟,他的目标是收20个徒弟,“把他们都教出来了,我们就可以放心走了!”

  新闻链接:

  第四天定汪沸腾了!艺术振兴乡村的"星火"或将燎原黔西南

  定汪村大学生彻夜写下千字"村庄改造日记"

  宁海艺术振兴乡村新模式“远嫁”晴隆

  宁海葛家村乡建艺术家进贵州说了这话 晴隆定汪村民"燃"了

  “援梦”定汪村 宁海乡建艺术家压力与信心并存

  大三学生捐屋建书吧!布依族乡亲心中燃起新梦

  "你们真是及时雨!"晴隆副县长盛夸"葛家军"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定汪村援梦记|"织梦坊"的灯光亮到凌晨三点 乡亲成"学习狂"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8-21 09:15: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梅子满 傅婷婷 李敬平

  20日一进村,就听说了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罗运富家的灯光,从19日晚亮到了20日凌晨三点。

  位于定汪村村尾的罗运富家,是此次“艺术赋能”团队重点打造的一个重要节点——“织梦坊”所在地。“织梦坊”的主要功能,是发掘村里布依族妇女代代相传的织布和刺绣手艺,并将其往旅游产品方向转化,为将来定汪村成为旅游“打卡地”做好准备。

  二三十位妇女,年龄最大的70多,最小的十六七岁,和中国人民大学研二学生张莉苑,葛家村村民袁小仙、葛桂仙一道,组成了此次“艺术赋能”团队的第三组。

  张莉苑又将组员分成两个小组,每个组都包含三类人:第一类,是对布依族织布和刺绣工艺从剪纸花到绣制全都会的“全能型艺人”;第二类,是整个工艺流程中掌握部分技艺的“艺人”;第三类,是会一点点甚至完全不会,但对布依族织布和刺绣工艺非常感兴趣,很想学的学习者。

  张莉苑统统称她们为“老师”。因为每个组都肩负着一项重要任务——第一类艺人负责将第二类艺人教会,第二类艺人负责将第三类初学者教会所有的技艺。最终,由第三类初学者负责培训张莉苑,“她们能够教我的时候,就是这项技艺得到传承之时。”

  与此同时,袁小仙与葛桂仙的任务,则是手把手示范,教会这些布依族乡亲如何制作各种形状的布娃娃,如何将传统的布依族刺绣工艺运用在布娃娃制作上。

  “有传承,有开发,她们将来就可以靠手艺挣钱了。”张莉苑解释道。

  新的梦想,激励着这些淳朴的布依族乡亲。这几天,36岁的周书情没事就往“织梦坊”跑,晚上收拾完家务,就埋头刺绣,干到11点多。19日,看着“学员”进步不小的葛桂仙,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把布依族刺绣和布娃娃的做法结合起来,做一些香囊出来。

  刺绣干了一辈子,布娃娃却是新手艺。“怕耽搁到做成品,昨晚就把其他步骤尽可能多完成一些。“19日,项昌琴和六七个姐妹们在傍晚收工后继续留下,伴着两盏明灯,剪花样、做刺绣、裁布料、画图案,久久不愿离开,一直忙到了20日凌晨3点。“不抓紧学不行啊,怕跟不上时代!”20日上午,58岁的王学景揉着红红的眼睛说道。

  “他们就像机器的发动机一样,把我们发动起来了!”一组组员、37岁的村民罗昌鑫深有感触,“葛家军”的到来,不仅让激发了定汪村的干劲,更激发了村民更新观念的学习热情。

  “他们在村里的这段日子,我要好好珍惜!”罗昌鑫这几天跟在她的“师父”——一组组长、葛家村党支部书记葛海峰后面干活,已经学到了不少。

  清理掉不知道积了多少年的垃圾和泥土后,罗昌鑫家院墙外面的一道石头斜坡,渐渐露出了怪石嶙峋的本相。丛志强和葛海峰的想法不约而同,就顺着石头走向,打造一件“立体山水画”景观。

  “哪晓得这些石头会这么漂亮,以前只知道往上面倒垃圾。”罗昌鑫看在眼里,喜上眉梢,“原来,这就是变废为宝。”

  “他们的设计方案出来后,总会征求我们的意见,到具体施工时,很多细节还会不断来问我们的看法。”23岁的大学生罗昌鸿深有感触,“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0日上午,罗昌鸿主动找到一组组长葛海峰,要拜师做学徒。他激动地坦言,“这几天受到的观念冲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会影响一辈子。

  定汪村的村民,在忙碌的劳作中、在虚心的学习中,接受赋能,迅速成长。

  丛志强团队成员、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教授吴立行,不仅在“未来书院”的入口处,设计安放了两个本地特有的石磨盘,还在院墙上也设计安放了5个石磨盘。小设计,大深意,“天圆地方,寓意孩子们将在这里通过知识进入迈向社会、迈进世界!”吴立行解释。他给这个设计的最终效果呈现,留了个“空白”让村民来填空,“我只告诉村民,石磨之间要用瓦片做成不同的造型,但具体做成什么样子,我让村民们自己设计。”

  在定汪葛家小院节点,一道做成靠背椅形状的多功能鹅卵石矮墙初具雏形。石墙“靠背椅”上,还砌了四个“茶台”,两方两圆,圆的中间还有小孔。“小孔内可以种点花草,其他地方铺上木板,可以放手机和茶杯。”葛万勇解释道。

  这样的“奇思妙想”,让做了一辈子石匠的54岁村民罗景胜恍然大悟,“要不是葛师傅指点,哪晓得石头还可以这么垒?”他告诉记者,原先他知道用大石头砌墙,现在知道,小石头也可以拿来砌墙,而且砌墙时要注意变化,让墙壁美起来。

  同样恍然大悟的,还有42岁的罗运群。罗运群常年在浙江、福建打工,是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这次因为太想念家中父母和孩子,就回来休息几天。回家不到一周就遇到村里改造,二话不说立马加入。20日上午,他在“未来书院”用水泥糊外墙,葛万勇手把手教他,“水泥要分两层涂,这样干了不容易剥落,外观还更平整好看。”按照师父教的做法,罗运群对自己糊出的墙壁十分满意,“以后我可以代代传下去呢!”

  “大家基础都不错,只是不知道如何做得精细,做得漂亮!”葛万勇对“高徒”们的表现相当满意,“我们过来的作用,就是帮他们推开那扇门,把光透进来!”20日,葛万勇找到村干部请他帮忙物色几个文化程度高一点的村民,来参与节点的勘查设计,“把他们脑子里的想法开发出来,会设计会施工,他们以后就可以做成产业了!”

  葛海峰则悄悄透露,包括大学生罗昌鸿、罗昌鑫在内,他已经在定汪村收了7个徒弟,他的目标是收20个徒弟,“把他们都教出来了,我们就可以放心走了!”

  新闻链接:

  第四天定汪沸腾了!艺术振兴乡村的"星火"或将燎原黔西南

  定汪村大学生彻夜写下千字"村庄改造日记"

  宁海艺术振兴乡村新模式“远嫁”晴隆

  宁海葛家村乡建艺术家进贵州说了这话 晴隆定汪村民"燃"了

  “援梦”定汪村 宁海乡建艺术家压力与信心并存

  大三学生捐屋建书吧!布依族乡亲心中燃起新梦

  "你们真是及时雨!"晴隆副县长盛夸"葛家军"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