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开园:大树已长成 静待结硕果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8-27 22:16: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记者孙佳丽

  “3、2、1,开园!”

  8月27日上午,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及宫蕾、孙旭两名博士生代表把手掌放在显示屏上,伴着特效,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开园。

  这所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与西北工业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已成为我市推进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加强院地合作的典型。目前,该研究院已与我市龙头企业签订科研合同4200万元,100余人科研团队全面入驻,形成了“边建设、边科研、边产出”的良好发展态势,有效弥补了宁波研发能力和创新人才不足的发展“短板”。

  7个月完成筹建、签约、落地全过程

  “来宁波一年多了,我深切体会了‘宁波处处是惊喜’。”谈起对宁波的感受,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院长盛其杰不胜感慨。

  西北工业大学计划与宁波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想法,源于2018年9月。当时,工信部组织所属高校在宁波召开了首届产教融合对接会,西北工业大学正好在列。宁波浓烈的实业氛围和优良的营商环境让代表团深受感染,短短1周,西北工业大学就决定布局宁波。

  “身心契合”,1个月后,盛其杰来到宁波考察,用了这四个字来形容宁波与西北工业大学的相似之处。

  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而宁波以制造业见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渴求创新动能和高端人才。

  “宁波开放务实,西北工业大学低调深沉,两者都是‘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盛其杰认为,西北工业大学可以为宁波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246”万千亿级产业发展做支撑,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同样需要宁波协助推进。

  双方一拍即合。2019年2月19日,宁波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按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在宁波共建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我记得很清楚,签署协议那天正好是元宵节,宁波市政府、科技局等相关部门为了合作事宜,忙碌了整个春节。”西工大副校长何国强说。

  7个月后,研究院就完成了“筹建—签约—落地”工作,于9月29日正式揭牌。

  建设、科研、产出“三不误”

  现场,一棵五彩斑斓的“科技树”惊艳了全场。这棵树的叶片由柔性OLED屏幕组成,不仅如纸一般薄,可以随意卷曲携带,还能实时更新显示内容。这款产品如今已进入量产阶段。

  其实,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在落地之初就开始了“边建设、边科研、边产出”之路。

  “合作之初,我们就结合‘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计划,定下了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两个重点,精挑细选出最契合宁波的最好成果,供宁波‘点菜’。这让后期的成果产出顺理成章。”盛其杰说。

  一年多以来,研究院已取得高性能锥束CT无损检测技术与装备、可调式高光谱成像系统等项目研发成果33个,其中自主研发的片式电阻器用面电极浆料、MLCC电容器用贱金属导体浆料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柔性电子印刷浆料在关键电子元器件的应用,AI微纳卫星及大数据应用,高性能智能传感芯片模组设计和应用,吸音、减振、降噪材料结构等4个创新成果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宁波维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静远声学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已从研究院孵化,宁波宏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欣动力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已与研究院建立合作服务机制……

  “这个研究院相当于在我们家门口搭建了一个大展‘科技拳脚’的舞台。更多被锁在实验室里的成果可以推向市场,更多实验室培养的高端人才可以被引进,我们面临的智造问题也可以直接对接咨询。”在场的企业家对研究院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搭建产学研平台聚智引才

  “我很喜欢这里!”为首批博士后、首批工程博士班学生佩戴校徽后,博士生导师代表盛美萍、虞益挺点赞宁波。当天,西北工业大学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授牌。

  栽好梧桐引凤来。依托本部、破旧立新,研究院通过打造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逐渐成为院地合作的典范。

  去年以来,研究院整合西北工业大学优势平台,以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无人水下运载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航天动力技术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为基础,购置先进实验和测试设备,建设高标准净化实验室,打造五大宁波特色的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无人航行技术研究中心、民用航天技术研究中心、智能传感芯片技术研究中心及卫星与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

  当研究院遭遇场地、团队、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时,宁波不遗余力“伸以援手”。市科技局、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单位组织租金了“种树人”团队,开展片区产业技术研究院月度例会、实地调研等系列活动,市人社局帮助研究院成功申报获批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破解异地创新人员聘用等难题,激发了各研究中心招才引智的积极性。

  目前,研究院已聚集中科院院士等国字号人才11名,教授、副教授62名,OLED材料及传感器件、特种柔性阻隔膜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宁波、抱团发展。

  下一步,研究院将以开园为新起点,背靠西北工业大学,广泛整合创新平台资源,凝聚海内外高端人才,形成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合力,在“卡脖子”技术攻关、进口替代技术产品攻关等方面参与“揭榜挂帅”,成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攻手”。

  “5年内孵化2家高成长企业,争取1家可以上市!”盛其杰意气风发。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开园:大树已长成 静待结硕果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8-27 22:16:00

  中国宁波网记者孙佳丽

  “3、2、1,开园!”

  8月27日上午,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及宫蕾、孙旭两名博士生代表把手掌放在显示屏上,伴着特效,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开园。

  这所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与西北工业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已成为我市推进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加强院地合作的典型。目前,该研究院已与我市龙头企业签订科研合同4200万元,100余人科研团队全面入驻,形成了“边建设、边科研、边产出”的良好发展态势,有效弥补了宁波研发能力和创新人才不足的发展“短板”。

  7个月完成筹建、签约、落地全过程

  “来宁波一年多了,我深切体会了‘宁波处处是惊喜’。”谈起对宁波的感受,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院长盛其杰不胜感慨。

  西北工业大学计划与宁波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想法,源于2018年9月。当时,工信部组织所属高校在宁波召开了首届产教融合对接会,西北工业大学正好在列。宁波浓烈的实业氛围和优良的营商环境让代表团深受感染,短短1周,西北工业大学就决定布局宁波。

  “身心契合”,1个月后,盛其杰来到宁波考察,用了这四个字来形容宁波与西北工业大学的相似之处。

  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而宁波以制造业见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渴求创新动能和高端人才。

  “宁波开放务实,西北工业大学低调深沉,两者都是‘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盛其杰认为,西北工业大学可以为宁波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246”万千亿级产业发展做支撑,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同样需要宁波协助推进。

  双方一拍即合。2019年2月19日,宁波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按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在宁波共建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我记得很清楚,签署协议那天正好是元宵节,宁波市政府、科技局等相关部门为了合作事宜,忙碌了整个春节。”西工大副校长何国强说。

  7个月后,研究院就完成了“筹建—签约—落地”工作,于9月29日正式揭牌。

  建设、科研、产出“三不误”

  现场,一棵五彩斑斓的“科技树”惊艳了全场。这棵树的叶片由柔性OLED屏幕组成,不仅如纸一般薄,可以随意卷曲携带,还能实时更新显示内容。这款产品如今已进入量产阶段。

  其实,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在落地之初就开始了“边建设、边科研、边产出”之路。

  “合作之初,我们就结合‘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计划,定下了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两个重点,精挑细选出最契合宁波的最好成果,供宁波‘点菜’。这让后期的成果产出顺理成章。”盛其杰说。

  一年多以来,研究院已取得高性能锥束CT无损检测技术与装备、可调式高光谱成像系统等项目研发成果33个,其中自主研发的片式电阻器用面电极浆料、MLCC电容器用贱金属导体浆料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柔性电子印刷浆料在关键电子元器件的应用,AI微纳卫星及大数据应用,高性能智能传感芯片模组设计和应用,吸音、减振、降噪材料结构等4个创新成果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宁波维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静远声学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已从研究院孵化,宁波宏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欣动力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已与研究院建立合作服务机制……

  “这个研究院相当于在我们家门口搭建了一个大展‘科技拳脚’的舞台。更多被锁在实验室里的成果可以推向市场,更多实验室培养的高端人才可以被引进,我们面临的智造问题也可以直接对接咨询。”在场的企业家对研究院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搭建产学研平台聚智引才

  “我很喜欢这里!”为首批博士后、首批工程博士班学生佩戴校徽后,博士生导师代表盛美萍、虞益挺点赞宁波。当天,西北工业大学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授牌。

  栽好梧桐引凤来。依托本部、破旧立新,研究院通过打造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逐渐成为院地合作的典范。

  去年以来,研究院整合西北工业大学优势平台,以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无人水下运载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航天动力技术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为基础,购置先进实验和测试设备,建设高标准净化实验室,打造五大宁波特色的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无人航行技术研究中心、民用航天技术研究中心、智能传感芯片技术研究中心及卫星与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

  当研究院遭遇场地、团队、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时,宁波不遗余力“伸以援手”。市科技局、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单位组织租金了“种树人”团队,开展片区产业技术研究院月度例会、实地调研等系列活动,市人社局帮助研究院成功申报获批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破解异地创新人员聘用等难题,激发了各研究中心招才引智的积极性。

  目前,研究院已聚集中科院院士等国字号人才11名,教授、副教授62名,OLED材料及传感器件、特种柔性阻隔膜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宁波、抱团发展。

  下一步,研究院将以开园为新起点,背靠西北工业大学,广泛整合创新平台资源,凝聚海内外高端人才,形成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合力,在“卡脖子”技术攻关、进口替代技术产品攻关等方面参与“揭榜挂帅”,成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攻手”。

  “5年内孵化2家高成长企业,争取1家可以上市!”盛其杰意气风发。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