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浙江20岁女生坚持节食减肥 最后坐着轮椅进了医院
稿源: 都市快报   2020-09-13 21:28:38报料热线:81850000

  近些年,“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风靡社交网络,看着那些肤白貌美、腰细腿长的女明星,不知道有多少女生在心里默默攥紧自己的小拳头,感叹一句,“我要减肥”!但是有些人吧,减着减着,就减出毛病来了。

  坐着轮椅的大二女生

  20岁的小静是被妈妈“强压”来浙大二院营养科的。

  在这之前,小静已经好几个月不来例假,胃口、睡眠不好,体重掉了很多,她们在当地看了妇科、消化内科和心理科。经过一系列问诊和检查,医生诊断为“神经性厌食”,建议来营养科咨询。

  不同于很多患者,小静是坐着轮椅被妈妈推进来的,这是怎么了呢?

  “她之前在减肥,平时住学校里很多事情不告诉我,一回来才看到都快瘦脱形了,待在家里这些天根本吃不进什么东西。”

  小静妈妈很是焦急,把女儿的裤管和衬衫袖子卷起来,只见露出的小腿和手臂皮肤干燥,骨瘦如柴。再看小静的脸,尽管五官姣好,但眼眶凹陷,面容苍白憔悴。身高164cm的小静,体重只有33kg,换算为BMI只有12.27kg/m²,已经达到重度营养不良标准。

  小静坐轮椅,不是因为其他特殊疾病,而是因为过度消瘦,多走几步就很累所以没力气站起来了。

  过度节食与神经性厌食

  在营养科张片红主任的仔细询问下,小静近年的生活轨迹才逐渐显露出来。

  小静从小学舞蹈,在同龄人和家长眼中一直是个漂亮女生,但美中不足的是,她觉得自己身高不到165cm,体重却有56kg,是偏胖的身材。“我就感觉自己很胖”,这是小静在诉说时反复提到的一句话。

  上大学后,看着身边100斤不到的女生都在哀叹自己的小肚子,她越发觉得自己太胖了。于是宿舍里几个人相约节食减肥,但是别人其实只是说说而已,就她坚持下来了。

  渐渐的,小静每餐米饭只吃一口或者干脆不吃,也不想吃荤菜,看到油荤就恶心想吐,如果一餐多吃了几口,就要出去跑步半小时,有时还会催吐。

  如此进行了小半年,小静体重掉到了80斤,但她还觉得不够,因为她觉得“体重随时会反弹的”,于是继续往下减。

  这时候,不光是她主观上不想进食,身体上也表现出各种不适,餐后饱胀、全身无力、脾气暴躁、月经紊乱……

  张片红主任表示,以主动拒食或过度节食、过度运动、催吐等方式降低体重,患者形成习惯之后可能对食物产生抵触和厌恶。

  这类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在营养科并不少见,而且主要为女性患者。

  就和小静一样,很多女生对自己的体型认知有偏差,明明是标准体重(BMI18.5~23.9kg/m²),却认为自己偏胖或者肥胖。而且因为不清楚科学减重的方法,往往采取过度节食减重,说起来也都头头是道——“我不可以吃这个,能量太高了”、“这个太不健康了”、“如果吃了我就得去运动一小时”是高频语句。

  因为长期营养摄入不足,患者会出现体重快速丢失,伴随严重营养不良、代谢紊乱、内分泌紊乱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厌食症营养管理

  对于小静的情况,张片红主任建议合并营养支持与心理治疗的综合干预方案。考虑到她已经在心理科接受了相关治疗,认识到目前的体重是不健康的,并且表达出改善体重的意愿,张主任制定了个性化饮食+口服全营养肠内营养制剂补充的增重计划。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吃,那不是很容易吗?

  对于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吃胖”,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

  因为神经性厌食症是与心理因素相关的进食障碍,患者对于增加营养摄入会表现出“不配合、不接受”的态度,所以首先需要纠正他们对于体重和健康的错误认知,帮助患者解除顾虑。

  其次,因为长期的摄入不足,患者胃肠道功能减弱,在制定营养支持方案时需要均衡合理、循序渐进。比如:

  1、饮食方案中需要提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强、易产气、粗纤维较高的食物。

  2、 保证优质蛋白质类食物与新鲜的蔬菜、水果摄入。

  3、少食多餐(每天5~6餐),避免一餐进食过多加重肠胃负担,等等。

  大家都知道,减重的原则是机体能量的负平衡,而增重恰好相反,需要患者持续性的摄入>消耗。在治疗早期,患者难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得足够能量,这时候就需要全营养的营养制剂来予以补充,在能量充足的同时保证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张主任建议小静每天从肠内营养制剂中补充500-700kcal的能量,并且随身携带一些能量密度较高的零食,想吃就吃。同时定期监测体重、记录饮食和自我感受。

  慢慢的,小静食量有所增加,人感觉有力气了不少,在复诊过程中逐渐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三个月之后,她不再需要额外补充营养制剂,五个月之后,体重上升到了49kg,睡眠和例假都恢复了正常。

  很多人不把“瘦”当回事,但是事实上,因为食物摄入不足、消耗性疾病等因素导致的体重渐进下降与低体重,严重时会导致代谢紊乱、内分泌紊乱、易患多种疾病,也会引起一些疾病的预后不良。

  作为医院里“可胖可瘦”的宝藏科室,这个时候,营养科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胖了,找营养科减重;瘦了,找营养科增重。只有保持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的体重,身体才有健康的底气!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浙江20岁女生坚持节食减肥 最后坐着轮椅进了医院

稿源: 都市快报 2020-09-13 21:28:38

  近些年,“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风靡社交网络,看着那些肤白貌美、腰细腿长的女明星,不知道有多少女生在心里默默攥紧自己的小拳头,感叹一句,“我要减肥”!但是有些人吧,减着减着,就减出毛病来了。

  坐着轮椅的大二女生

  20岁的小静是被妈妈“强压”来浙大二院营养科的。

  在这之前,小静已经好几个月不来例假,胃口、睡眠不好,体重掉了很多,她们在当地看了妇科、消化内科和心理科。经过一系列问诊和检查,医生诊断为“神经性厌食”,建议来营养科咨询。

  不同于很多患者,小静是坐着轮椅被妈妈推进来的,这是怎么了呢?

  “她之前在减肥,平时住学校里很多事情不告诉我,一回来才看到都快瘦脱形了,待在家里这些天根本吃不进什么东西。”

  小静妈妈很是焦急,把女儿的裤管和衬衫袖子卷起来,只见露出的小腿和手臂皮肤干燥,骨瘦如柴。再看小静的脸,尽管五官姣好,但眼眶凹陷,面容苍白憔悴。身高164cm的小静,体重只有33kg,换算为BMI只有12.27kg/m²,已经达到重度营养不良标准。

  小静坐轮椅,不是因为其他特殊疾病,而是因为过度消瘦,多走几步就很累所以没力气站起来了。

  过度节食与神经性厌食

  在营养科张片红主任的仔细询问下,小静近年的生活轨迹才逐渐显露出来。

  小静从小学舞蹈,在同龄人和家长眼中一直是个漂亮女生,但美中不足的是,她觉得自己身高不到165cm,体重却有56kg,是偏胖的身材。“我就感觉自己很胖”,这是小静在诉说时反复提到的一句话。

  上大学后,看着身边100斤不到的女生都在哀叹自己的小肚子,她越发觉得自己太胖了。于是宿舍里几个人相约节食减肥,但是别人其实只是说说而已,就她坚持下来了。

  渐渐的,小静每餐米饭只吃一口或者干脆不吃,也不想吃荤菜,看到油荤就恶心想吐,如果一餐多吃了几口,就要出去跑步半小时,有时还会催吐。

  如此进行了小半年,小静体重掉到了80斤,但她还觉得不够,因为她觉得“体重随时会反弹的”,于是继续往下减。

  这时候,不光是她主观上不想进食,身体上也表现出各种不适,餐后饱胀、全身无力、脾气暴躁、月经紊乱……

  张片红主任表示,以主动拒食或过度节食、过度运动、催吐等方式降低体重,患者形成习惯之后可能对食物产生抵触和厌恶。

  这类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在营养科并不少见,而且主要为女性患者。

  就和小静一样,很多女生对自己的体型认知有偏差,明明是标准体重(BMI18.5~23.9kg/m²),却认为自己偏胖或者肥胖。而且因为不清楚科学减重的方法,往往采取过度节食减重,说起来也都头头是道——“我不可以吃这个,能量太高了”、“这个太不健康了”、“如果吃了我就得去运动一小时”是高频语句。

  因为长期营养摄入不足,患者会出现体重快速丢失,伴随严重营养不良、代谢紊乱、内分泌紊乱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厌食症营养管理

  对于小静的情况,张片红主任建议合并营养支持与心理治疗的综合干预方案。考虑到她已经在心理科接受了相关治疗,认识到目前的体重是不健康的,并且表达出改善体重的意愿,张主任制定了个性化饮食+口服全营养肠内营养制剂补充的增重计划。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吃,那不是很容易吗?

  对于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吃胖”,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

  因为神经性厌食症是与心理因素相关的进食障碍,患者对于增加营养摄入会表现出“不配合、不接受”的态度,所以首先需要纠正他们对于体重和健康的错误认知,帮助患者解除顾虑。

  其次,因为长期的摄入不足,患者胃肠道功能减弱,在制定营养支持方案时需要均衡合理、循序渐进。比如:

  1、饮食方案中需要提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强、易产气、粗纤维较高的食物。

  2、 保证优质蛋白质类食物与新鲜的蔬菜、水果摄入。

  3、少食多餐(每天5~6餐),避免一餐进食过多加重肠胃负担,等等。

  大家都知道,减重的原则是机体能量的负平衡,而增重恰好相反,需要患者持续性的摄入>消耗。在治疗早期,患者难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得足够能量,这时候就需要全营养的营养制剂来予以补充,在能量充足的同时保证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张主任建议小静每天从肠内营养制剂中补充500-700kcal的能量,并且随身携带一些能量密度较高的零食,想吃就吃。同时定期监测体重、记录饮食和自我感受。

  慢慢的,小静食量有所增加,人感觉有力气了不少,在复诊过程中逐渐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三个月之后,她不再需要额外补充营养制剂,五个月之后,体重上升到了49kg,睡眠和例假都恢复了正常。

  很多人不把“瘦”当回事,但是事实上,因为食物摄入不足、消耗性疾病等因素导致的体重渐进下降与低体重,严重时会导致代谢紊乱、内分泌紊乱、易患多种疾病,也会引起一些疾病的预后不良。

  作为医院里“可胖可瘦”的宝藏科室,这个时候,营养科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胖了,找营养科减重;瘦了,找营养科增重。只有保持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的体重,身体才有健康的底气!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