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艺术振兴乡村 更要激活村庄产业振兴 让老百姓富起来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9-16 06:38:26报料热线:81850000

后畈村村口一景。(孙吉晶 摄)

  10日下午1时不到,宁海前童镇大郑村村民葛主永走到村口新建的凉亭边上,操起一把电钻,继续干活。

  这个夏天,老葛一直在村里忙活。“你看,手都磨起了老茧。”他向笔者摊开了双手。

  作为泥水工组的负责人,葛主永每天带领四五个村民,顶着毒辣的大太阳,早出晚归。

  就在两个月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炯带着他的“艺乡建”团队入驻大郑村,拉开了艺术振兴乡村行动的序幕。这下子,大郑村村民的热情被点燃了,如同炎热的天气。

  在这亭,木包石,巨幅“山水画”……一个个作品的出现,装点着村庄角落,催生了大郑的蝶变。

  “虽然有点累,但大伙心里很舒畅。”葛主永笑笑,活干得更起劲了。

大郑村村民在劳动。

  -艺术“邂逅”乡村

  大郑村的故事,我市其他地方也在上演。

  村民自发用竹子编织的“帽子”“酒瓶”成了村中的新景观;废弃的猪舍变身咖啡馆、酒吧;不起眼的瓦缸变成溪畔灯箱……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四面环山的东钱湖镇城杨村多了一股“文艺范”,山水间增添了一份灵气。

  改变缘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团队的到来。在艺术家的引领下,古老的村落与现代艺术相“碰撞”,村民们擦出思想的火花,开启了一次艺术引领乡村发展的全新实践。

  7月29日晚上,城杨以及周边俞塘、韩岭等村的村民代表和村干部200多人,会聚在城杨村文化礼堂,听丛志强等专家作“艺术振兴乡村”主题讲座。艺术如何为乡村赋能、艺术设计如何提升乡村风貌?专家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打开了村民的思路。

  丛志强团队和城杨村民交流、沟通,一起规划设计,村内的古树、古寺、桥梁等资源都被利用起来了。村民们投工投劳,干得热火朝天。其间,丛老师有事离开城杨村半个多月。等他回到村里,眼前的一幕令他吃惊。“村民的作品不可思议,内生动力更是令人惊叹,40多位村民一天也没休息,持续在做……”丛老师在朋友圈点赞道。

  艺术赋能乡村,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这是丛老师倡导的艺术振兴乡村理念的精髓。从宁海大佳何镇葛家村转战到城杨村,丛志强团队播下的“种子”,已落地生根。

  艺术“遇见”乡村,重点不在艺术,而是重拾村民们对乡土文化的自信。毗邻大塘港的象山晓塘乡中岙村村民对此深有感触。

  中岙村盛产柑橘,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2018年4月底,中岙村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为盛大的橘花艺术节和当时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下乡进村”活动。其间,国内外艺术家用涂鸦、装置、影像、多媒体、雕塑等多元融合的方式,为中岙量身打造多处艺术景观。

  在之后举行的“橘”公共艺术节上,策展团队除了开展驻地创作外,还对村落的整体空间业态、老房子改造、视觉导视系统、公共设施景观等进行完善设计,将一些闲置的空间改造成艺术家工作室、微型美术馆和休闲书吧等。

  现代艺术元素的融入,更是激活了村民平时忽略的传统文化遗存,一批传统手工艺得以逐渐恢复。

  外来艺术家引领乡村嬗变,功不可没。而“本土艺术家”的力量同样不可小觑。

  后畈村位于奉化区大堰镇镇区入口,是大堰的“门面”。2017年,村里确立打造“缸瓦艺术村”的新目标,把缸瓦艺术与村庄整体环境面貌提升相结合,在村口、路旁、湖边、房屋角落点缀缸瓦艺术小品。渐渐地,后畈因缸瓦艺术走红,成为小有名气的“缸瓦艺术村”。

  走在村庄内,铁犁牛耕、下沙月色、司马光砸缸等十多个艺术景观令人眼前一亮。笔者看到,每个景观的边上都竖着一块牌子,上面标注了作品的寓意,并写上了设计和制作者的名字。“村里的几位能工巧匠既是设计师,又是制作者。”后畈村党支部书记董善汉自豪地说,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村民废弃的缸、瓦、碗、碟等。

  在后畈村村委会办公楼院子一角,堆放着一些石头、瓦片等。董书记说,这些东西大多是村民拆旧房时丢弃的,他把它们捡回来备着,打算再做几个景观。

  后畈“缸瓦艺术村”的梦想还在延续。

  -村庄有了“精气神”

  9月2日,宁海葛家村村民葛三军从贵州晴隆定汪村回到家后,立马招呼几个村民拿上工具去清理河道。大家卷起裤脚,不断捞着水中的青苔。“在晴隆定汪的19天,心里想着自己打造的儿童乐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来这里看一眼。”他和村民商量,儿童乐园除了定期维护,内部还要设计美化。这样,以后小朋友来玩耍的时候,村民就可以在木棚子里卖一些小玩具和吃喝的食品,增加点收入。

  作为葛家村乡建艺术家中的一员,上月中旬,葛三军和村里的其他12位乡建艺术家一起,在丛志强副教授的带领下,远赴千里之外的贵州晴隆定汪村。此行,他们的任务是把宁海艺术振兴乡村模式输出到定汪,改变当地落后的村庄面貌,助力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艺术振兴乡村的“火种”走出宁海,传递到晴隆,葛家这个“网红艺术村”又火了一把。

  葛家村是丛志强“设计推动乡村内生发展”课题在国内的首个实践基地。一年间,丛志强团队激发葛家村民的艺术创作激情,使葛家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蝶变成富有艺术味的“网红村”,成为艺术振兴乡村的“中国范本”。

  “艺术振兴乡村,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美,更为关键的是,激发党员干部、村民共同参与村庄治理的动力,让村庄焕发出‘精气神’。”大佳何镇党委书记李文斌说。

  上月底,深甽镇龙宫村举行了一场艺术赋能千年龙宫文化振兴研讨活动,为艺术振兴古村探索路径。艺术家、乡贤人才和当地干部群众围绕“艺术赋能村民”“古建筑群保护与开发”“农旅+文创”等主题纷纷抛出想法和思路,为村庄建设出谋划策。村民代表陈东秀表示,村庄发展终究要靠村民自己去奋斗,村民不懂艺术,但是党员干部出思路领着干,村民就有目标,有信心。漆匠艺人陈杰荣主动请缨,参与村庄壁画修缮;木匠艺人陈永祥画制龙宫古建筑《九进十明堂》复原图,为古村文化提炼提供参考。目前,龙宫村已有20多位村民参与到艺术振兴乡村中,他们的参与不仅改变着村庄外部环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心。

  在城杨村,村民杨伟民造了台小水车,“只要村里需要,我愿意再出一份力,打造一台大型水车供游客参观。”他说。喜爱花草的村民孙红微,将自己种的绿植无偿捐给村里美化公共区域,还每天早晚两次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给绿植浇水。

  “我把家里两间空置的平房给村里无偿使用10年,可以用来打造一个休闲吧!”童优群是大郑村的一名预备党员,她看到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艺乡建”团队进村后,师生和村民一起每天挥汗如雨,深受感动。

  “艺术振兴乡村行动让村班子更团结、干群关系更和谐、乡风更文明了。”大郑村第一书记蔡圣洁说。

  “艺术赋能村民”正由内而外改变着村民的精神面貌。诚如一位网友所言,点燃了村民的热情,才会有这么多的奇迹出现。

  -让老百姓富起来

  艺术振兴乡村,更要激活村庄产业振兴,让老百姓富起来。

  在后畈村,各种缸瓦艺术小品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带动了文旅产业的兴起,也带来了村庄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村里抓住契机,搭上乡村旅游发展的顺风车,动员组织村民开办农产品销售点,把家里的番薯粉丝、笋干、麻糍、米鸭蛋等土特产拿出来卖,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工艺创想基地在前童镇揭牌。工艺创想基地将打造学、产、研一体化的校地共建新模式,为散落在村里的匠人提供创作新思路,提升木雕、根雕、篾制品等产品的附加值,打造一批受人热捧的伴手礼和文创产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吴平在揭牌仪式上表示,艺术既能改善人居环境,又是融入文化的产业,具有真正的造血功能,推动乡村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艺术是手段,乡村是平台,产业是关键。宁海桥头胡街道挖掘本地资源,让本土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参与到涉及汶溪翠谷沿线6个村的艺术谷建设,大力培育“民宿+”农旅融合产业体系,通过发展民宿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果蔬采摘体验、花卉盆景基地、养生产业等业态发展。目前,总投资1亿多元的民宿集聚区已经启动,奥莱度假旅游街区、冒险乐园、小火车等一系列项目已经上马。

  到目前为止,宁海已建成5个“艺术家驻村工作室”,3年内结对村有150个以上。通过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和资源,宁海在14个乡镇的19个村启动艺术特色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艺术振兴之路。

  鄞州把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等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支撑,也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拓宽了通道。在以“石头村”闻名的东吴镇勤勇村,废弃了16年的勤勇小学改造成为充满怀旧风情的高端民宿。

  艺术振兴乡村,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四明大地蔓延。

  记者孙吉晶

  宁海县委报道组蒋攀 通讯员毛节常

后畈村“铁犁牛耕”景观。

  记者手记

  让村庄充盈艺术气息

  宁海葛家、鄞州城杨,这两个村庄从隐匿山乡到走红网络,都沾了艺术的光。

  事实上,艺术走进乡村已不是新鲜事。三四年前,地处山区的奉化大堰后畈村的几位能工巧匠在村干部的组织下,利用废旧的缸瓦、瓶罐,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景观作品,同样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既装扮了家园,又吸引游客慕名而来,为村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农村天地广阔,让艺术回归生活,为乡村赋能,乡村才有希望。当乡村遇见艺术,收获的不仅仅是优美的生活环境,还有人流、物流和资金流。

  不可否认,随着城市化发展,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不少村庄山清水秀,环境整洁,艺术提升改造基础较好,但因空心化严重,缺乏本地村民支持,艺术振兴乡村工作难以推进。

  宁海先行先试,系统化开展艺术振兴乡村计划,从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探索民生项目艺术化新形式,推动农村由洁化、美化向艺术化转变。无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每个村经济条件各有不同。无论条件好与坏,只要因地制宜,选对路子,艺术振兴乡村并非高不可攀,“葛家村模式”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艺术振兴乡村,群众是主体力量,要激发群众艺术天赋,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技、一人一艺计划,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培育动员起来,激发他们的艺术创作信心和积极性。通过文化艺术,提升村民对乡村的归属感,更主动、更有序地参与乡村治理,实现文化小康共建共享。(孙吉晶)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艺术振兴乡村 更要激活村庄产业振兴 让老百姓富起来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9-16 06:38:26

后畈村村口一景。(孙吉晶 摄)

  10日下午1时不到,宁海前童镇大郑村村民葛主永走到村口新建的凉亭边上,操起一把电钻,继续干活。

  这个夏天,老葛一直在村里忙活。“你看,手都磨起了老茧。”他向笔者摊开了双手。

  作为泥水工组的负责人,葛主永每天带领四五个村民,顶着毒辣的大太阳,早出晚归。

  就在两个月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炯带着他的“艺乡建”团队入驻大郑村,拉开了艺术振兴乡村行动的序幕。这下子,大郑村村民的热情被点燃了,如同炎热的天气。

  在这亭,木包石,巨幅“山水画”……一个个作品的出现,装点着村庄角落,催生了大郑的蝶变。

  “虽然有点累,但大伙心里很舒畅。”葛主永笑笑,活干得更起劲了。

大郑村村民在劳动。

  -艺术“邂逅”乡村

  大郑村的故事,我市其他地方也在上演。

  村民自发用竹子编织的“帽子”“酒瓶”成了村中的新景观;废弃的猪舍变身咖啡馆、酒吧;不起眼的瓦缸变成溪畔灯箱……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四面环山的东钱湖镇城杨村多了一股“文艺范”,山水间增添了一份灵气。

  改变缘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团队的到来。在艺术家的引领下,古老的村落与现代艺术相“碰撞”,村民们擦出思想的火花,开启了一次艺术引领乡村发展的全新实践。

  7月29日晚上,城杨以及周边俞塘、韩岭等村的村民代表和村干部200多人,会聚在城杨村文化礼堂,听丛志强等专家作“艺术振兴乡村”主题讲座。艺术如何为乡村赋能、艺术设计如何提升乡村风貌?专家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打开了村民的思路。

  丛志强团队和城杨村民交流、沟通,一起规划设计,村内的古树、古寺、桥梁等资源都被利用起来了。村民们投工投劳,干得热火朝天。其间,丛老师有事离开城杨村半个多月。等他回到村里,眼前的一幕令他吃惊。“村民的作品不可思议,内生动力更是令人惊叹,40多位村民一天也没休息,持续在做……”丛老师在朋友圈点赞道。

  艺术赋能乡村,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这是丛老师倡导的艺术振兴乡村理念的精髓。从宁海大佳何镇葛家村转战到城杨村,丛志强团队播下的“种子”,已落地生根。

  艺术“遇见”乡村,重点不在艺术,而是重拾村民们对乡土文化的自信。毗邻大塘港的象山晓塘乡中岙村村民对此深有感触。

  中岙村盛产柑橘,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2018年4月底,中岙村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为盛大的橘花艺术节和当时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下乡进村”活动。其间,国内外艺术家用涂鸦、装置、影像、多媒体、雕塑等多元融合的方式,为中岙量身打造多处艺术景观。

  在之后举行的“橘”公共艺术节上,策展团队除了开展驻地创作外,还对村落的整体空间业态、老房子改造、视觉导视系统、公共设施景观等进行完善设计,将一些闲置的空间改造成艺术家工作室、微型美术馆和休闲书吧等。

  现代艺术元素的融入,更是激活了村民平时忽略的传统文化遗存,一批传统手工艺得以逐渐恢复。

  外来艺术家引领乡村嬗变,功不可没。而“本土艺术家”的力量同样不可小觑。

  后畈村位于奉化区大堰镇镇区入口,是大堰的“门面”。2017年,村里确立打造“缸瓦艺术村”的新目标,把缸瓦艺术与村庄整体环境面貌提升相结合,在村口、路旁、湖边、房屋角落点缀缸瓦艺术小品。渐渐地,后畈因缸瓦艺术走红,成为小有名气的“缸瓦艺术村”。

  走在村庄内,铁犁牛耕、下沙月色、司马光砸缸等十多个艺术景观令人眼前一亮。笔者看到,每个景观的边上都竖着一块牌子,上面标注了作品的寓意,并写上了设计和制作者的名字。“村里的几位能工巧匠既是设计师,又是制作者。”后畈村党支部书记董善汉自豪地说,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村民废弃的缸、瓦、碗、碟等。

  在后畈村村委会办公楼院子一角,堆放着一些石头、瓦片等。董书记说,这些东西大多是村民拆旧房时丢弃的,他把它们捡回来备着,打算再做几个景观。

  后畈“缸瓦艺术村”的梦想还在延续。

  -村庄有了“精气神”

  9月2日,宁海葛家村村民葛三军从贵州晴隆定汪村回到家后,立马招呼几个村民拿上工具去清理河道。大家卷起裤脚,不断捞着水中的青苔。“在晴隆定汪的19天,心里想着自己打造的儿童乐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来这里看一眼。”他和村民商量,儿童乐园除了定期维护,内部还要设计美化。这样,以后小朋友来玩耍的时候,村民就可以在木棚子里卖一些小玩具和吃喝的食品,增加点收入。

  作为葛家村乡建艺术家中的一员,上月中旬,葛三军和村里的其他12位乡建艺术家一起,在丛志强副教授的带领下,远赴千里之外的贵州晴隆定汪村。此行,他们的任务是把宁海艺术振兴乡村模式输出到定汪,改变当地落后的村庄面貌,助力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艺术振兴乡村的“火种”走出宁海,传递到晴隆,葛家这个“网红艺术村”又火了一把。

  葛家村是丛志强“设计推动乡村内生发展”课题在国内的首个实践基地。一年间,丛志强团队激发葛家村民的艺术创作激情,使葛家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蝶变成富有艺术味的“网红村”,成为艺术振兴乡村的“中国范本”。

  “艺术振兴乡村,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美,更为关键的是,激发党员干部、村民共同参与村庄治理的动力,让村庄焕发出‘精气神’。”大佳何镇党委书记李文斌说。

  上月底,深甽镇龙宫村举行了一场艺术赋能千年龙宫文化振兴研讨活动,为艺术振兴古村探索路径。艺术家、乡贤人才和当地干部群众围绕“艺术赋能村民”“古建筑群保护与开发”“农旅+文创”等主题纷纷抛出想法和思路,为村庄建设出谋划策。村民代表陈东秀表示,村庄发展终究要靠村民自己去奋斗,村民不懂艺术,但是党员干部出思路领着干,村民就有目标,有信心。漆匠艺人陈杰荣主动请缨,参与村庄壁画修缮;木匠艺人陈永祥画制龙宫古建筑《九进十明堂》复原图,为古村文化提炼提供参考。目前,龙宫村已有20多位村民参与到艺术振兴乡村中,他们的参与不仅改变着村庄外部环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心。

  在城杨村,村民杨伟民造了台小水车,“只要村里需要,我愿意再出一份力,打造一台大型水车供游客参观。”他说。喜爱花草的村民孙红微,将自己种的绿植无偿捐给村里美化公共区域,还每天早晚两次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给绿植浇水。

  “我把家里两间空置的平房给村里无偿使用10年,可以用来打造一个休闲吧!”童优群是大郑村的一名预备党员,她看到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艺乡建”团队进村后,师生和村民一起每天挥汗如雨,深受感动。

  “艺术振兴乡村行动让村班子更团结、干群关系更和谐、乡风更文明了。”大郑村第一书记蔡圣洁说。

  “艺术赋能村民”正由内而外改变着村民的精神面貌。诚如一位网友所言,点燃了村民的热情,才会有这么多的奇迹出现。

  -让老百姓富起来

  艺术振兴乡村,更要激活村庄产业振兴,让老百姓富起来。

  在后畈村,各种缸瓦艺术小品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带动了文旅产业的兴起,也带来了村庄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村里抓住契机,搭上乡村旅游发展的顺风车,动员组织村民开办农产品销售点,把家里的番薯粉丝、笋干、麻糍、米鸭蛋等土特产拿出来卖,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工艺创想基地在前童镇揭牌。工艺创想基地将打造学、产、研一体化的校地共建新模式,为散落在村里的匠人提供创作新思路,提升木雕、根雕、篾制品等产品的附加值,打造一批受人热捧的伴手礼和文创产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吴平在揭牌仪式上表示,艺术既能改善人居环境,又是融入文化的产业,具有真正的造血功能,推动乡村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艺术是手段,乡村是平台,产业是关键。宁海桥头胡街道挖掘本地资源,让本土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参与到涉及汶溪翠谷沿线6个村的艺术谷建设,大力培育“民宿+”农旅融合产业体系,通过发展民宿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果蔬采摘体验、花卉盆景基地、养生产业等业态发展。目前,总投资1亿多元的民宿集聚区已经启动,奥莱度假旅游街区、冒险乐园、小火车等一系列项目已经上马。

  到目前为止,宁海已建成5个“艺术家驻村工作室”,3年内结对村有150个以上。通过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和资源,宁海在14个乡镇的19个村启动艺术特色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艺术振兴之路。

  鄞州把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等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支撑,也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拓宽了通道。在以“石头村”闻名的东吴镇勤勇村,废弃了16年的勤勇小学改造成为充满怀旧风情的高端民宿。

  艺术振兴乡村,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四明大地蔓延。

  记者孙吉晶

  宁海县委报道组蒋攀 通讯员毛节常

后畈村“铁犁牛耕”景观。

  记者手记

  让村庄充盈艺术气息

  宁海葛家、鄞州城杨,这两个村庄从隐匿山乡到走红网络,都沾了艺术的光。

  事实上,艺术走进乡村已不是新鲜事。三四年前,地处山区的奉化大堰后畈村的几位能工巧匠在村干部的组织下,利用废旧的缸瓦、瓶罐,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景观作品,同样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既装扮了家园,又吸引游客慕名而来,为村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农村天地广阔,让艺术回归生活,为乡村赋能,乡村才有希望。当乡村遇见艺术,收获的不仅仅是优美的生活环境,还有人流、物流和资金流。

  不可否认,随着城市化发展,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不少村庄山清水秀,环境整洁,艺术提升改造基础较好,但因空心化严重,缺乏本地村民支持,艺术振兴乡村工作难以推进。

  宁海先行先试,系统化开展艺术振兴乡村计划,从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探索民生项目艺术化新形式,推动农村由洁化、美化向艺术化转变。无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每个村经济条件各有不同。无论条件好与坏,只要因地制宜,选对路子,艺术振兴乡村并非高不可攀,“葛家村模式”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艺术振兴乡村,群众是主体力量,要激发群众艺术天赋,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技、一人一艺计划,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培育动员起来,激发他们的艺术创作信心和积极性。通过文化艺术,提升村民对乡村的归属感,更主动、更有序地参与乡村治理,实现文化小康共建共享。(孙吉晶)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