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长河与妻子的合影。
国庆节前夕,宁海一市镇缆头村的天打塘,52岁的梅长河正在塘边,等着塘中捕虾的村民收网。天空飘起小雨,但并未影响他们劳作的心情。眼见一尾尾活蹦乱跳的南美白对虾被网上船,通过接驳小船驶向岸边。梅长河熟练地与同伴将虾倒入塑料筐,抬到岸边过秤。收虾的货车早已等在一旁装货。“今天抲了七八百斤,多的时候有2000多斤!”梅长河捋了捋被雨水打湿的头发,笑眯眯的看着收虾的货车。
过秤登记后,这些透骨新鲜、晶莹剔透的对虾被再次转运到货车上专门的充氧箱。用不了多久,这些活蹦乱跳、肥美鲜嫩的活虾将会出现在普通市民的餐桌上。
“最近是对虾和青蟹的收获期,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谈到水产养殖,梅长河神采奕奕,作为缆头村最早开始水产养殖的村民,他见证了缆头村的发展,生活也因为水产养殖发生了变化。
“以前我们村生活不算好,大家要么守着薄田种棉花柑橘,要么冒着危险出海讨生活,外村的姑娘都不愿嫁过来。现在我们村打起了山海经济牌,枇杷水产两手抓,家家盖了新房子,村里成了大花园,外村人都羡慕我们!”在蛇蟠涂的渔光互补基地,梅长河泡上一杯茶,讲起了往昔。
刚捕上来的南美白对虾。
妻子患病
因养殖塘救回妻子
还清欠款
“是村里的发展救了我妻子的命!”梅长河回忆起当年感叹道。上世纪90年代以前,缆头村虽临海,但除了出海捕鱼外,还是以种植柑橘、棉花、水稻等经济作物为主业。由于靠海,土质偏咸碱,农作物产出并不理想,还没有山上的一些村庄收益好。村支书叶显焦带领村民将荒地改造成养殖塘,带领村民走向致富之路。
作为土生土长的缆头村人,梅长河是最早跟着叶显焦开始水产养殖的,他勤劳肯干,又有丰富的海上经验,家里生活越过越好,还用存下来的钱在县城买了一套商品房。然而,正当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场噩耗却传来。2008年,梅长河的妻子被确诊为尿毒症。频繁地看病吃药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为此,他不得不卖掉在县城的房子。
他说,2006到2010年是他感觉最艰难的日子。因为妻子病情加剧,他带着妻子经常往返宁海与杭州,去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透析插管治疗。即便再艰难,他也没有想过放弃,“对我来说,有她在,家才算是个家。如果她不在了,我和孩子就没有家了……”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支撑着梅长河走下去的,除了对妻子的爱,还有他的养殖塘。因为那是家庭所有的收入来源,也是保证妻子治疗的“钱袋子”。从寒冬下塘挖蛏到酷暑繁育对虾,从凌晨补收青蟹,到正午巡塘补料。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他一直坚持,几年间,他通过汗水养殖出了品质优良的蛏子、对虾、青蟹等水产品,并卖上了好价钱,逐渐还清了大多数债款。“2007年为妻子治病大概欠了35万元,后来卖了房子还掉了;2014年等到了合适的肾源,为了给妻子做移植手术又借了30多万元,我努力了2年时间还清了。”梅长河说,2014年当医生宣布配型成功后,他瞬间泪流满面,他知道往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如今,梅长河的妻子通过换肾,身体慢慢恢复,梅长河在塘上的时间更多了。“可以说,我妻子的命是通过水产养殖救回来的,现在她没事了,我多努力一些,可以让家里变得更好!”如今,他除了自己承包虾塘,还以自己的经验给养殖企业做起了顾问,一年的收入加起来有三四十万元,去年他重新在县城买了新房,弥补了曾经的遗憾。
土地流转
从出海讨生活到守着养殖塘过生活
缆头村的振兴,离不开过硬的党支部。上世纪90年代,村里致富能人叶显焦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后又成为村支书。针对村里情况,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通过长时间走访调研,他发现养殖水产品的收益比种植农作物高,同时水产品的养殖空间也可以利用原本无法利用的石头滩、咸碱地。于是尝试着将海边荒废的地改造成养殖塘,不少村民也开始跟着干,海边荒地都被利用了起来。
1997年8月18日台风过后,海水淹没了田地,全村土地大多咸碱化,原本种植在土地上的棉花、水稻、柑橘死伤一片,村民们望着灾后的土地一筹莫展。身为村领导的叶显焦下定决心,要将全村所有田地进行土地流转,统一改造成养殖塘。于是,叶显焦带着党员干部们参观学习了几处改塘成功的地方,并多次开会讨论,最终村民的土地以每人0.4亩入股,流转回村集体,由村集体统一改造成养殖塘承包给个人,收取塘租给村民进行分红。改造成养殖塘后的每亩土地租金为原本农田的10倍以上,相当于为每户村民每年增加了近万元收入。
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村民们纷纷开始了养殖,一个个水产专业合作社相继成立。作为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梅长河带头承包了几十亩塘,后来又扩展到100亩。“养殖塘的基础设施均为村里统一改造好的,销售也有购销大户统一上门收购,我只负责海塘养殖,海塘通过虾蟹贝套养,仅贝类收入就可以实现塘租保本,再合计上虾蟹的收入,每年赚来的钱比原来种地提高了数倍。光景好的一年可以有几十万元收入。”梅长河说道。
“在缆头村,像梅长河这样通过养殖解决家里困难的还有很多。如今许多村民通过养殖富裕了起来,缆头村也成为一市镇的标杆村,村民集体经济收入为全县前列,成为了全县知名的小康村。”一市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水产,缆头村还将村旁边的山地开发利用,建起了数百亩的枇杷园,扩大了产业版图。使得山海结合,旱涝保收,让村民的收入更多了。
“以前村民住的是低矮老旧的房子,如今,家家户户盖起了小别墅,还有村党支部争取了美丽庭院、乡愁庭院等家庭美化项目,家家积极动员起来,整个村庄焕然一新,住着真的太舒服了。”梅长河说道。此外,村党支部把原村前海塘和闲置场院地改造成党建广场和游船公园,多方筹资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渔家礼堂和老年活动中心,每年重大节日,都会举办各种文艺演出,村民更是组建了舞龙队,小村渔民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如今,站在缆头村整洁干净的村民广场前,远处一排排整齐的小洋楼在绿树、草坪的晖映下格外漂亮。东侧看去,成片成片的养殖塘此起彼伏,一望无际。那个曾经外地媳妇都不愿意嫁来的穷村,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记者张海玉 通讯员徐铭怿 张春涛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