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网编前语: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金秋十月,正是谷物泛黄的时节,宁波一大片稻田上铺满了金灿灿的稻穗。据了解,今年,宁波粮食的生产和供应克服了疫情的影响,夏粮产量创出历史新高,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同时粮食供应品种齐全、质量优良、价格稳定,为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过,如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新冠肺炎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粮食安全更加牵动人心。因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宁波自然也要端牢自己的“饭碗”。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和市妇联等在全市发起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
宁波日报报网端派出6路记者,分赴宁波粮食文化陈列馆、宁波中心粮库、市农科院等地,看宁波如何守好“米袋子”,守护粮食安全“命脉”。
中国宁波网记者 金鹭 孙佳丽 实习生 戴卓佳 文/摄
适逢世界粮食日,记者走访宁波多位专家,了解宁波粮食文化发展历史。
宁波水稻栽培技术可追溯至7000年前的河姆渡。大量稻谷、稻壳与农具出土,见证了宁波先进稻作农业的历史。漫长的岁月中,宁波粮食的耕种、籴粜、储藏、辗轧等各个环节随着历史的推演逐步发展,
从古代起,宁波人不但掌握“米、面、油”老三样的粗加工,粮食的制品也很讲究,最有名的是“宁波汤圆”,还有象山米馒头、梁弄大糕、宁海麦饼等,都是大家非常喜爱的宁波传统美食。
水稻栽培,离不开水利设施建设。早在唐代时,宁波所在地区就已经相继完成了东钱湖、广德湖、它山堰等水利工程。隋朝开掘的京杭大运河,和以后杭甬运河的开通,使得漕运发展迅速,稻作农业也逐步兴盛。
旧时粮油由私营商行及商贩经营。宁波本地粮食产量不高,过度依赖外地。民国十二年,内地粮食运输受阻,宁波粮食缺口巨大,洋米进口量空前,粮食命脉交到了洋人的手里。惨痛的历史教训让宁波人认识到,实现粮食自给非常重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在“以粮为纲”的计划经济年代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如鄞县的石山弄变谷山弄,1956年8月被评为“全国农业增产模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东海前哨,宁波一直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军粮供应任务。当时的宁波专署粮食局设立支前粮食总站和分站,在当时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一手抓收购粮食,一手抓防空安全。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地位获得质的提升。与此同时,宁波粮油工业也逐步迈向机械化生产,手工工具被逐步淘汰。
以当时的鄞县国营粮油加工业为例,1988年时,年加工能力已达到大米145800吨、面粉15800吨、菜油3930吨,粮油产品从单一的米、油增加到面粉、饲料、综合产品等20余种。
1994年,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公布《关于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的决定》,随着本地劳动力的就业和土地流转的加快,外来承包良田大户逐年增加。2001年起,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消定购改为订单收购,与种粮大户签订合同,又称“订单粮食”,这一政策在浙江全省一直延续到现在。
如今,宁波作为沿海港口城市,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市社会人口的增加,宁波的粮食供需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粮食主产区变为粮食主销区。
科技日新月异,设备五花八门,远不是之前手工割稻、露天晒谷、排队收购、简陋保粮的时代了。宁波人发挥“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精神,兢兢业业,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作出了贡献。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