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宁海县桥头胡街道双林村的村民都喜欢到村里的彩虹桥上走一走,青山绿水间,随着脚步,悬吊桥下的风铃作响,煞是动听。“在大学生的巧手下,多年的老索桥摇身一变成了彩虹桥,每天都有不少游客来到彩虹桥拍照留念,他们都说很漂亮。”村民林女士笑着说。
绘画、影像、公共景观、公共美育、乡村地图……这些是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以“乡土为学院”助力美学双林建设量身定制的,也是桥头胡街道引入高校在艺术助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做法。
绘制公共墙绘
10月20日,中国美院美术教育系由系主任李勇副教授、助教赵冰林老师带队,社会美育工作室3名研究生和22名本科生团队来到双林村,开展为期两周的社会调研与美育实践教学。
李勇说,本次社会实践以“溪涧美术馆”项目为依托,结合“致敬潘天寿”主题,充分发挥美院的专业优势,用艺术扮靓乡村,服务乡村。
绘制景观小品
在村老祠堂,石制牌坊上浮雕老旧破损,几处已经严重脱落,旁边的围墙刷刷补补,新旧不一。连日来,大学生们通过实地调研、与村民交流沟通,结合双林风土民俗,精心设计布置,将浮雕进行拓印重塑;用绘画使得原本单调无趣的墙体变得生动起来,并赋予了老祠堂新的活力。
美育活动,撒播艺术的种子
其间,他们还用《‘遗我双鲤鱼’家书计划》《蒲扇绘心》以及《田野花艺》等美育活动联结村民和游客,来表现美、传承美、传播美;用影像作品装饰民宿室内空间,提升艺术气息;用艺术设计为多家民宿庭院进行艺术重塑与视觉提升;在村里的主要道路和重要位置绘制景观小品。
墙绘保持了老围墙原有的肌理
“大学生悄然播下‘美’的种子,慢慢地提高村民的美学修养,对此村民们很开心。”双林村第一书记王军军说,两周时间里,大学生为村里带来富有新意的景观、民宿提升等设计方案,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同样,在桥头胡街道东吕村,受大学生的设计理念启发,村民改造庭院时不仅仅是放几盆绿植那么简单。他们利用废旧的瓦罐、弃用的石磨等制作水系,用竹子、塑料管、篮子等做成盆景,围绕美观宜居的庭院理念进行艺术化自建。
索桥摇身变成彩虹桥
“作为推进艺术振兴乡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街道还将持续开展校地合作,让更多的高校师生来桥头胡实践教学,参与乡村建设。”桥头胡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波晚报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杨宵杰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