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马伯庸:特别想写抗战时期天一阁的故事
2020-11-07 06:4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11月6日,第六届浙江书展在宁波开幕,名家汇聚,活动多元。著名作家、《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也应邀做客“天一阁论坛”,带来一场“阅读与城市”主题分享。马伯庸素有“文字鬼才”之称,擅写“小切口、大背景”历史题材小说。如果让他写宁波,他会选择什么题材?6日下午,记者对这位1980年出生的作家进行了采访。

  马伯庸接受采访。记者 张培坚 摄

  最想写抗战时期的天一阁

  “宁波是我一直想来的城市,以前都是在周边,没有正式来过市区。这次到市区之后,确实能感受到非常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悠久的历史。”马伯庸对天一阁的故事最感兴趣,准备在结束之后好好逛一逛。他爽朗地说:“宁波有天一阁这么伟大的藏书中心,本身就是书香文化最典型的代表,把天一阁的故事好好地向全国讲一讲,宁波的书香气质就自然散发出来了。”

  马伯庸觉得宁波有很多元素值得写作,从明代到清代,甚至到民国。“比如我昨天在老外滩吃饭,了解到宁波是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其实,从很早开始宁波就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于日本、朝鲜,之于东南亚,之于海上丝绸之路,宁波都是重要枢纽,这个地方有非常多的故事可以写。”

  还有如天一阁的故事。“很多人觉得那就是一个楼,楼里面有很多书。其实从它的创始人范钦开始,到清代为《四库全书》的编纂献书,到抗战时期转移藏书,怎么样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这些事情都可以通过多个维度,比如小说、影视、漫画、舞台剧告诉大家。”马伯庸觉得,一个好的故事是有生命力的,一定会有一个点可以打动现代人,“如果我们找到这个点,就会让更多人了解到宁波的书香文化。”

  “我特别想写天一阁如何转移藏书的故事,这个故事和郑振铎先生也有关系。”马伯庸看过一些资料,“之前比较少有人把藏书作为一个重要的戏剧题材,可能觉得藏书这个题材特别安静,我还挺想做这方面的尝试。因为我自己也特别喜欢收藏书,去图书馆、去书店感觉特别亲切,我希望能把这种亲切感发展成一些比较好的故事。”天一阁的故事,是他觉得特别值得一说的。

  书香城市体现于细节

  马伯庸的许多书名都喜欢嵌入地名,比如《长安十二时辰》,比如新作《两京十五日》,比如《西汉年间的广州爱情故事》。“一个城市的地名是文化基因、文化密码,背后可以解读出很多关于这个地方的文化,既然我想写中国古代的历史,同时想把传统文化融入其中,那么地名是个最好的切入点。”

  他很喜欢本届书展主论坛的主题“阅读与城市”。“我的书也按照这个脉络走,沿着先阅读、收资料、旅游,试图找准这些城市独特的气质和故事,把它们写成小说。‘阅读与城市’对我来说就是‘小说与城市’,这两者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马伯庸认为,每个城市都有它独一无二的特点,南京跟北京不同、广州和成都不同。打造书香城市,不应执着于千篇一律的形式,需要去找准每个城市自己的特点、气质,同时把书香融入到这种独特气质中,做成独一无二的文化,这样才能让大家留下记忆点,而宁波的特质就是“藏书”。

  他希望,未来的书展可以把当地文化、书香气质和现代读者的兴趣做更好的结合,让它既有传统的厚重,也具备现代的活泼性,这样才能把更多人吸引过来,让更多年轻人去阅读。

  “书香之城的气质不是烘托出来的,而体现在街头巷尾,那里的人是不是在看书,在候机楼、高铁站,城市里的书店多不多,会不会有人在路边翻一本书?”马伯庸觉得这些细节,才是体现读书气氛真正活起来的点。

  《长安十二时辰》播出后,马伯庸的创作步履不停,其新作是小说《两京十五日》,讲大明洪熙元年,当朝太子朱瞻基宝船在南京秦淮河畔被炸沉,天子病危消息传来,一场横跨两京的惊天巨变令太子踏上了疯狂的极速之旅的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绝大多数元素在今天精心打磨、设计之后都能焕发出新的生命。重要的是要沉下去,真正去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所在;同时也能浮起来,用当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表达、传播。”马伯庸说,他的下一本书还将是历史题材,约在明年下半年可以面世。

  宁波晚报记者顾嘉懿 通讯员尤文军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0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马伯庸:特别想写抗战时期天一阁的故事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11-07 06:42:00

  11月6日,第六届浙江书展在宁波开幕,名家汇聚,活动多元。著名作家、《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也应邀做客“天一阁论坛”,带来一场“阅读与城市”主题分享。马伯庸素有“文字鬼才”之称,擅写“小切口、大背景”历史题材小说。如果让他写宁波,他会选择什么题材?6日下午,记者对这位1980年出生的作家进行了采访。

  马伯庸接受采访。记者 张培坚 摄

  最想写抗战时期的天一阁

  “宁波是我一直想来的城市,以前都是在周边,没有正式来过市区。这次到市区之后,确实能感受到非常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悠久的历史。”马伯庸对天一阁的故事最感兴趣,准备在结束之后好好逛一逛。他爽朗地说:“宁波有天一阁这么伟大的藏书中心,本身就是书香文化最典型的代表,把天一阁的故事好好地向全国讲一讲,宁波的书香气质就自然散发出来了。”

  马伯庸觉得宁波有很多元素值得写作,从明代到清代,甚至到民国。“比如我昨天在老外滩吃饭,了解到宁波是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其实,从很早开始宁波就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于日本、朝鲜,之于东南亚,之于海上丝绸之路,宁波都是重要枢纽,这个地方有非常多的故事可以写。”

  还有如天一阁的故事。“很多人觉得那就是一个楼,楼里面有很多书。其实从它的创始人范钦开始,到清代为《四库全书》的编纂献书,到抗战时期转移藏书,怎么样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这些事情都可以通过多个维度,比如小说、影视、漫画、舞台剧告诉大家。”马伯庸觉得,一个好的故事是有生命力的,一定会有一个点可以打动现代人,“如果我们找到这个点,就会让更多人了解到宁波的书香文化。”

  “我特别想写天一阁如何转移藏书的故事,这个故事和郑振铎先生也有关系。”马伯庸看过一些资料,“之前比较少有人把藏书作为一个重要的戏剧题材,可能觉得藏书这个题材特别安静,我还挺想做这方面的尝试。因为我自己也特别喜欢收藏书,去图书馆、去书店感觉特别亲切,我希望能把这种亲切感发展成一些比较好的故事。”天一阁的故事,是他觉得特别值得一说的。

  书香城市体现于细节

  马伯庸的许多书名都喜欢嵌入地名,比如《长安十二时辰》,比如新作《两京十五日》,比如《西汉年间的广州爱情故事》。“一个城市的地名是文化基因、文化密码,背后可以解读出很多关于这个地方的文化,既然我想写中国古代的历史,同时想把传统文化融入其中,那么地名是个最好的切入点。”

  他很喜欢本届书展主论坛的主题“阅读与城市”。“我的书也按照这个脉络走,沿着先阅读、收资料、旅游,试图找准这些城市独特的气质和故事,把它们写成小说。‘阅读与城市’对我来说就是‘小说与城市’,这两者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马伯庸认为,每个城市都有它独一无二的特点,南京跟北京不同、广州和成都不同。打造书香城市,不应执着于千篇一律的形式,需要去找准每个城市自己的特点、气质,同时把书香融入到这种独特气质中,做成独一无二的文化,这样才能让大家留下记忆点,而宁波的特质就是“藏书”。

  他希望,未来的书展可以把当地文化、书香气质和现代读者的兴趣做更好的结合,让它既有传统的厚重,也具备现代的活泼性,这样才能把更多人吸引过来,让更多年轻人去阅读。

  “书香之城的气质不是烘托出来的,而体现在街头巷尾,那里的人是不是在看书,在候机楼、高铁站,城市里的书店多不多,会不会有人在路边翻一本书?”马伯庸觉得这些细节,才是体现读书气氛真正活起来的点。

  《长安十二时辰》播出后,马伯庸的创作步履不停,其新作是小说《两京十五日》,讲大明洪熙元年,当朝太子朱瞻基宝船在南京秦淮河畔被炸沉,天子病危消息传来,一场横跨两京的惊天巨变令太子踏上了疯狂的极速之旅的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绝大多数元素在今天精心打磨、设计之后都能焕发出新的生命。重要的是要沉下去,真正去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所在;同时也能浮起来,用当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表达、传播。”马伯庸说,他的下一本书还将是历史题材,约在明年下半年可以面世。

  宁波晚报记者顾嘉懿 通讯员尤文军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