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衍桂在床板上作画。

周衍桂创作的彩画。

周衍桂哥哥家用了六十多年的花床上的彩画依然保存完好。

周衍桂选用的是能够长久不褪色的颜料。

周衍桂创作的彩画。

周衍桂保存了很多的画稿。

周衍桂作画时,老伴抱着孙子在一旁观看。
宁海桑洲镇下洋周村,阵阵带着桂花香味的金风吹进房间,让握笔作画的周衍桂老人精神愈发饱满。在他的细细描绘下,两只色彩绚烂的雉鸡逐渐跃然画板之上。
这间处于农家小楼三楼的画室里,除却四面摆放的各种绘画工具和绘制好的彩画外,便显得有些简陋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周衍桂每日沉浸在民间彩画的创作之中,让晚年生活充实有趣。
彩画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是传统建筑以及家具上面的主要装饰方式,一般结合地域文化特色,集当地民间绘画之大成。周衍桂和彩画结缘,则是在20岁时学做花床开始的。
那时宁海一带,许多人家里仍旧流行使用花床。做工精细的花床上,往往描绘着以古代神话故事、历史小说等为主题的彩画。周衍桂因为从小喜欢画画,读完初中在家务农一段时间后,便拜师学做花床。
历时3年的学徒生涯中,周衍桂把绘画、雕刻、上漆等技能一样样掌握熟练,而后便开始了走南闯北挨家挨户做花床的生计。
凭借着出色的技艺,周衍桂开始声名鹊起,被当时的宁海工艺美术公司请去做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把关人。做满十年后,正逢改革开放的春天,周衍桂带着徒弟去青海造佛像、到北京修古建筑,江西、湖南等地也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周衍桂从一个小伙子逐渐变成了满头银发的老人。他回到故乡宁海,扎根在故乡的土地上,为修复古戏台做鸡笼顶、绘制彩画等。
如今,74岁的周衍桂是民间彩画宁波市级非遗传承人。他自觉年岁已高,爬上爬下地修复古戏台、老祠堂已力不从心,于是一边种种田,一边画画民间彩画。乡野的气息让他感觉快乐踏实,让创作也充满了灵感。“民间彩画来自民间,做好一个农民,把画画好,自己看着也开心。”周衍桂说道。
宁波晚报记者张培坚文/摄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