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上颜色后,将宣纸铺盖到鱼上,然后开始拓印。
把鱼擦干、固定、涂色、拓印……鱼拓非遗传承人卢圣贵一系列动作做下来,短短10分钟的时间,一条色彩斑斓、活灵活现的海鲈鱼“跃”然纸上,它的生命以一种新的方式开始。围观的市民纷纷叫好,并拿出手机拍摄这难得一见的鱼拓技艺展示。
卢圣贵歉然一笑:“今天太阳有些大,颜料干得快,拓得不够好,不够好。”
卢圣贵给象山的中学生展示鱼拓技艺。
受邀参加在天一广场举行的“汲古纳新”非遗集市,向广大市民展示鱼拓技艺,在卢圣贵看来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情,“这是我们象山人自己的艺术,应该让更多人认识它”。
作为宁波市级鱼拓非遗传承人,卢圣贵热衷于在国内外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上“露一手”,让更多的人来了解鱼拓、了解象山渔文化。
卢圣贵年轻时喜欢书法篆刻,并和朋友筹资印了一份有关象山本土篆刻的信息和作品的内部报纸,在象山篆刻圈引起轰动。那时一个月工资只有二十几元钱,但一期报纸就要两百多块钱,“搞了一期就停了,大家凑不出钱来了”。不过,这次尝试让卢圣贵认识到,没钱搞不了艺术。
卢圣贵暗下决定,要想办法拼命赚钱,然后再来反哺艺术。卢圣贵辞去了在供销社的工作,开公司、办企业……下海经商近20年后,他带着积累的财富重回艺术之路,而促使他回归的正是鱼拓这一古老而富有神韵的艺术。
自古以来,人们对鱼和以鱼为艺术题材的作品就十分偏爱,把鱼看作是吉祥、富贵的象征。卢圣贵在走访中了解到,每当逢年过节,石浦渔民就用黑色的墨鱼汁涂到新鲜捕获的鱼身上,按压在红纸上拓出鱼的外形和鱼鳞纹路,然后贴于门窗上,象征着年年有余,表达渔民淳朴美好的祈愿,而这就是鱼拓艺术的雏形。
卢圣贵特意跑到宁波天一阁、浙江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查阅相关史料,但对鱼拓艺术的记载十分有限。于是,他通过走访老渔民、请教省外鱼拓爱好者,并结合篆刻拓边款的经验,开始尝试创作鱼拓作品。
卢圣贵创作的鱼拓作品。
起初,卢圣贵遭遇不少困难,往往一天用掉很多宣纸都拓不出一幅成功的作品。但经历了多次尝试后,卢圣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鱼拓作品逐渐显现灵气,能将鱼乐百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历经一番磨砺,卢圣贵的鱼拓作品逐渐崭露头角,2010年荣获国际海钓鱼拓大赛金奖,2012年、2013年连续两届入展全国鱼拓大赛,作品被美国、韩国、法国等国际友人珍藏。2012年,卢圣贵牵头成立了“象山鱼拓创新团队”,将鱼拓艺术带入新境界。
出生于象山鹤浦镇、从小和海打交道的卢圣贵,希望象山渔文化能够得到发扬光大。在挖掘各类渔文化题材的过程中,他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
卢圣贵主持研发的象窑陶瓷作品。
卢圣贵在查阅《〈陶说〉释注》一书时,了解到历史上“象窑”的存在,让他振奋不已。他请来专家,共同着手对象山窑陶瓷的恢复与开发工作。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如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让卢圣贵看到了希望,期待着有一天象山窑陶瓷能够像越窑青瓷一样,在瓷器届取得一席之地。
作为一个闲不住的人,卢圣贵还陆续开办了象山渔文化书法院、非遗百工坊等,把民间艺人召集起来产生合力,来更好地弘扬渔文化。譬如开设渔文化课堂,让中小学生了解、学习鱼拓、鱼灯等制作技艺。多年来,参加渔文化技艺培训的中小学生累计近6万人,让渔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宁波晚报记者张培坚文/图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