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十大热词出炉!看看能不能概括你我心中的2020
2021-01-01 06:50:53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年的第一天,阳光那么好!

  寒潮之后的明媚里,人们忙忙碌碌,城市热热闹闹,一如之前无数个充满期待和憧憬的新旧之交。

  不同的是,笑容多了勇气,步伐更有力量。刚刚过去的2020年,经历过无数众志成城的勇敢和赤诚,感受过所有刻骨铭心的热爱和眷恋,我们心中有光,不惧未来。

  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忆、思考、感慨和沉淀之后,2020宁波十大热词榜单出炉。这十个精挑细选的关键词,概括了过去一年数不清的难忘故事和温暖名字。

  它们分别是:1.模范生;2.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3.“四知”宁波精神;4.甬行码;5.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6.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7.顺其自然;8.井头山遗址;9.地铁出行;10.公筷公勺。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波时曾来过的宁波臻至模具机械有限公司。记者郑凯侠摄

  1

  模范生

  2020年3月2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南下考察,开启浙江之行,首站就是宁波。这是春天的问候,这是春天的嘱托。

  贯彻落实总书记浙江嘱托的宁波历史方位,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符合宁波独特的城市地位,彰显宁波担当。

  宁波市文明好习惯养成工程推进活动。记者崔引摄

  2

  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

  宁波以省会、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二的成绩,高分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这份荣光属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他们友好、善良,向爱而行。文明,是他们共同的气质。

  在高标准、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中,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植根人民,让更多文明硕果惠及全体人民,成了宁波最鲜明的底色。

  2019年第二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记者崔引摄

  3

  “四知”宁波精神

  2018年首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上,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的郑栅洁首次用“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恩图报”为宁波人“画像”,在2019年第二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上,郑栅洁又用“四行”深入阐释“四知”——知行合一,行必务实;知难而进,行不懈怠;知书达礼,行而优雅;知恩图报,行路思源。

  “四知四行”的提法得到了甬城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对宁波人文精神、城市特质的高度概括,是宁波最鲜明的精神标识。2020年7月8日,宁波召开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四知”精神为宁波精神。

  市民出示“甬行码”。记者崔引摄

  4

  甬行码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甬行码”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绿码”成了最有安全感的一个词。

  “甬行码”的推出及应用,是技术要素深度应用于治理现代化的直接体现,是政府运用科学技术治理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宁波舟山港梅山保税港区内的平行进口车。记者郑凯侠摄

  5

  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

  宁波是开放大市,建设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实践样本。服务构建新发展新格局,有助于宁波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提升宁波开放能级,构筑宁波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培育了很多“单项冠军”企业。记者郑凯侠摄

  6

  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目前,全市有5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宁波以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培育了占全国接近8%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这是基于宁波产业特色所作出的重要决策。成色十足的“冠军”底色,为宁波成为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再添不竭动力。

  “顺其自然”匿名捐款,每年如约而至的温暖。记者陶倪摄

  7

  顺其自然

  连续22年的匿名捐款,“顺其自然”对宁波市民来说,与其说是一个名字,不如说是一张爱心城市的金名片,代表了千千万万拥有爱心、作出善举的宁波人。

  全国专家在井头山遗址参观考察。记者杨辉摄

  8

  井头山遗址

  去年5月,井头山遗址考古成果公之于众,震惊考古界。这是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首个贝丘遗址,也是中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距今7800-8300年),表明余姚、宁波乃至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源头区域。

  出土遗存和所处地理环境表明,河姆渡文化直接来源于宁波沿海地区,把余姚和宁波的人文历史轴线在河姆渡文化基础上向前延伸1000多年。

  地铁成为很多宁波市民出行首选。记者张培坚摄

  9

  地铁出行

  2020年9月,3号线鄞奉段全线开通运营;12月,4号线正式开通运营,我市全面构建起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新格局。随着地铁时代的到来,市区“半小时交通圈”成为现实,地铁成为宁波市民出行的首选。目前,宁波地铁的运营里程已经达到155公里,2号线二期后通段、3号线二期、5号线一期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云龙镇志愿者在餐饮店宣传公筷公勺。通讯员鲍丹萍摄

  10

  公筷公勺

  2020年,宁波发起公筷公勺总动员,在全市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商业街区等各个场所,以宣传海报、视频展播、商业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倡导使用公筷公勺,且处处透露着新意。目前,宁波公筷公勺宣传普及率已超90%。文明就餐好习惯养成行动已由大餐饮企业向小餐饮企业延伸,由城区向农村延伸,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基本形成全市居民人人知晓、积极参与的态势。

  2020年,春天在峭寒和细雨之后,终于如约而至。3月2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首站宁波。从宁波舟山港到北仑灵峰工业社区,总书记留下殷殷嘱托。宁波明确了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新定位,践行“四知”宁波精神,围绕浙江率先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新一轮创业加速开启。

  过去这一年,世界货物吞吐量第一的大港承载着更多的希望迎来送往,“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的挂牌为这片土地赢得更多机会、更多关注的目光,无数“有活力、有灵性”的企业齐心聚力,让“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骄傲随着“港通天下”的故事一起,传递到每一个打下“中国制造”烙印的地方。

  过去这一年,我们攻艰克难、化危为机,为全面小康拼尽全力。真不容易啊,让我们记住口罩下面每一张咬紧牙关的面孔;记住每个普通人的守望相助、齐心协力;记住每一次痛哭后的坚持、奔跑后的汗水、拼搏后的微笑;记住丰衣足食曾是多少代人的梦想……

  过去这一年,艰难前行的时候有无数温暖点滴陪伴,从“此时三江月 圆缺与君同”的同心共力,到“顺其自然”第22年的秋天之约,从毛衣奶奶15年的坚持,到宁海茶摊十多代人的守候,从彝族姑娘为爱还清巨债勤劳致富的恒心,到绿灯为雨中老人延长97秒的耐心……当宁波高分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消息传来时,有多少人心头一暖,热泪盈眶!

  过去这一年,有些改变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意义深远:甬行码让出行有了底气,公筷公勺让聚会少了顾忌,3号线鄞奉段和4号线相继通车,地铁出行让生活多了便利,“市区半小时通行圈”撑开了都市框架。

  过去这一年,有些故事看起来如此遥远,却终究会和我们融为一体。井头山遗址的横空出世,把起源于7000年前河姆渡的华夏文明又往前推了1000年,我们寻找远古的故乡,感受祖先的历尽艰辛,是为了从中汲取力量,走向更好的明天——

  2021,再出发!

  我们坚信,所有的磨难都会被战胜,所有的艰辛都值得;

  我们也坚信,这些力量已凝聚成一个民族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每一代奋斗者的骨血,指引每一位追梦者的方向!

  宁波晚报记者 樊卓婧薛曹盛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0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十大热词出炉!看看能不能概括你我心中的202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1-01 06:50:53

  2021年的第一天,阳光那么好!

  寒潮之后的明媚里,人们忙忙碌碌,城市热热闹闹,一如之前无数个充满期待和憧憬的新旧之交。

  不同的是,笑容多了勇气,步伐更有力量。刚刚过去的2020年,经历过无数众志成城的勇敢和赤诚,感受过所有刻骨铭心的热爱和眷恋,我们心中有光,不惧未来。

  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忆、思考、感慨和沉淀之后,2020宁波十大热词榜单出炉。这十个精挑细选的关键词,概括了过去一年数不清的难忘故事和温暖名字。

  它们分别是:1.模范生;2.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3.“四知”宁波精神;4.甬行码;5.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6.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7.顺其自然;8.井头山遗址;9.地铁出行;10.公筷公勺。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波时曾来过的宁波臻至模具机械有限公司。记者郑凯侠摄

  1

  模范生

  2020年3月2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南下考察,开启浙江之行,首站就是宁波。这是春天的问候,这是春天的嘱托。

  贯彻落实总书记浙江嘱托的宁波历史方位,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符合宁波独特的城市地位,彰显宁波担当。

  宁波市文明好习惯养成工程推进活动。记者崔引摄

  2

  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

  宁波以省会、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二的成绩,高分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这份荣光属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他们友好、善良,向爱而行。文明,是他们共同的气质。

  在高标准、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中,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植根人民,让更多文明硕果惠及全体人民,成了宁波最鲜明的底色。

  2019年第二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记者崔引摄

  3

  “四知”宁波精神

  2018年首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上,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的郑栅洁首次用“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恩图报”为宁波人“画像”,在2019年第二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上,郑栅洁又用“四行”深入阐释“四知”——知行合一,行必务实;知难而进,行不懈怠;知书达礼,行而优雅;知恩图报,行路思源。

  “四知四行”的提法得到了甬城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对宁波人文精神、城市特质的高度概括,是宁波最鲜明的精神标识。2020年7月8日,宁波召开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四知”精神为宁波精神。

  市民出示“甬行码”。记者崔引摄

  4

  甬行码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甬行码”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绿码”成了最有安全感的一个词。

  “甬行码”的推出及应用,是技术要素深度应用于治理现代化的直接体现,是政府运用科学技术治理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宁波舟山港梅山保税港区内的平行进口车。记者郑凯侠摄

  5

  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

  宁波是开放大市,建设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实践样本。服务构建新发展新格局,有助于宁波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提升宁波开放能级,构筑宁波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培育了很多“单项冠军”企业。记者郑凯侠摄

  6

  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目前,全市有5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宁波以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培育了占全国接近8%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这是基于宁波产业特色所作出的重要决策。成色十足的“冠军”底色,为宁波成为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再添不竭动力。

  “顺其自然”匿名捐款,每年如约而至的温暖。记者陶倪摄

  7

  顺其自然

  连续22年的匿名捐款,“顺其自然”对宁波市民来说,与其说是一个名字,不如说是一张爱心城市的金名片,代表了千千万万拥有爱心、作出善举的宁波人。

  全国专家在井头山遗址参观考察。记者杨辉摄

  8

  井头山遗址

  去年5月,井头山遗址考古成果公之于众,震惊考古界。这是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首个贝丘遗址,也是中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距今7800-8300年),表明余姚、宁波乃至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源头区域。

  出土遗存和所处地理环境表明,河姆渡文化直接来源于宁波沿海地区,把余姚和宁波的人文历史轴线在河姆渡文化基础上向前延伸1000多年。

  地铁成为很多宁波市民出行首选。记者张培坚摄

  9

  地铁出行

  2020年9月,3号线鄞奉段全线开通运营;12月,4号线正式开通运营,我市全面构建起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新格局。随着地铁时代的到来,市区“半小时交通圈”成为现实,地铁成为宁波市民出行的首选。目前,宁波地铁的运营里程已经达到155公里,2号线二期后通段、3号线二期、5号线一期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云龙镇志愿者在餐饮店宣传公筷公勺。通讯员鲍丹萍摄

  10

  公筷公勺

  2020年,宁波发起公筷公勺总动员,在全市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商业街区等各个场所,以宣传海报、视频展播、商业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倡导使用公筷公勺,且处处透露着新意。目前,宁波公筷公勺宣传普及率已超90%。文明就餐好习惯养成行动已由大餐饮企业向小餐饮企业延伸,由城区向农村延伸,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基本形成全市居民人人知晓、积极参与的态势。

  2020年,春天在峭寒和细雨之后,终于如约而至。3月2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首站宁波。从宁波舟山港到北仑灵峰工业社区,总书记留下殷殷嘱托。宁波明确了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新定位,践行“四知”宁波精神,围绕浙江率先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新一轮创业加速开启。

  过去这一年,世界货物吞吐量第一的大港承载着更多的希望迎来送往,“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的挂牌为这片土地赢得更多机会、更多关注的目光,无数“有活力、有灵性”的企业齐心聚力,让“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骄傲随着“港通天下”的故事一起,传递到每一个打下“中国制造”烙印的地方。

  过去这一年,我们攻艰克难、化危为机,为全面小康拼尽全力。真不容易啊,让我们记住口罩下面每一张咬紧牙关的面孔;记住每个普通人的守望相助、齐心协力;记住每一次痛哭后的坚持、奔跑后的汗水、拼搏后的微笑;记住丰衣足食曾是多少代人的梦想……

  过去这一年,艰难前行的时候有无数温暖点滴陪伴,从“此时三江月 圆缺与君同”的同心共力,到“顺其自然”第22年的秋天之约,从毛衣奶奶15年的坚持,到宁海茶摊十多代人的守候,从彝族姑娘为爱还清巨债勤劳致富的恒心,到绿灯为雨中老人延长97秒的耐心……当宁波高分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消息传来时,有多少人心头一暖,热泪盈眶!

  过去这一年,有些改变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意义深远:甬行码让出行有了底气,公筷公勺让聚会少了顾忌,3号线鄞奉段和4号线相继通车,地铁出行让生活多了便利,“市区半小时通行圈”撑开了都市框架。

  过去这一年,有些故事看起来如此遥远,却终究会和我们融为一体。井头山遗址的横空出世,把起源于7000年前河姆渡的华夏文明又往前推了1000年,我们寻找远古的故乡,感受祖先的历尽艰辛,是为了从中汲取力量,走向更好的明天——

  2021,再出发!

  我们坚信,所有的磨难都会被战胜,所有的艰辛都值得;

  我们也坚信,这些力量已凝聚成一个民族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每一代奋斗者的骨血,指引每一位追梦者的方向!

  宁波晚报记者 樊卓婧薛曹盛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