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谈《习近平在浙江》 学习体会
2021-03-10 11:27:00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学习时报》上连载的《习近平在浙江》采访实录,甫一出炉就引起了理论界的极大关注。我初步学习已经发布的几篇实录后,最强烈的感受,是习近平总书记求真的精神、务实的作风。

  第一,四副春联,蕴含深刻的求真务实的方法论

  2004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的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习近平同志向中心组成员分享了他撰写的四副春联,分别是“求客观实际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深化理论武装求真谛,深入调查研究重实际”;“狠抓工作落实动真格,加快浙江发展务实效”;“高度关注民生系真情,坚持为民谋利出实招”,横批都是“求真务实”。他谦逊地说是“与同志们共勉互励”,实际上这是他对浙江各级干部的期待,也是他自身长期以来坚持的工作作风,还是他十分推崇的一种综合性的工作方法论。

  学习习近平同志的治国理政思想,可以发现,求“真”和务“实”,是他一直强调要求的。比如,在2004年底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他在讲话中要求广大社科工作者,坚持“真”“情”“实”“意”。解释说这里的“真”,就是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情”,就是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充满激情;“实”,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意”,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反复告诫各级干部,“不要搞那些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这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给我们树立了楷模、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第二,求真务实,重重落子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上

  习近平同志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时时刻刻关心和关注老百姓的生活,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中。他曾提出,“为民办实事应该形成一个长效机制,而不仅仅是做一两件事。”于是,2004年10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重点涉及就业、社保等十大领域。这一机制,在浙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最迫切的民生难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习近平总书记“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引领下,浙江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持续着力在构建长效化、制度化的民生工作框架体系上下工夫,形成了包括以加强民情反映、民主决策、责任落实、投入保障、督查考评五大机制在内的,有浙江特色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在制度设计上突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之以恒,不断在发展中改善民生,使得浙江成为地区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区。这是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也是今天浙江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共享发展”,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之一。

  第三,为民办实事,紧紧扣住群众“三感”

  今天的浙江,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都领先全国,老百姓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比较强。这与习近平同志和历界浙江省委,牢固树立和贯彻正确的政绩观有很大的关系。

  访谈实录讲到一个细节,习书记曾对一位市里的主要领导同志讲“有的干部特别重视GDP,GDP搞上去了,好像很有成就感,但老百姓不这么看。群众关注更多的是,他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安全不安全,环境好不好。我们要注重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是关系长远发展的根本大事。”这段谈话就是一个政绩观的阐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大量时间都在基层,和老百姓在一起”,他推行为民办实事,就从当时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直接的呼声、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去找问题、想办法、列举措。

  这些理念与实践,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脉相承,是求真务实作风、为民执政理念的具体表现。

  《习近平在浙江》访谈实录,高端、生动、深刻,蕴含着丰富的执政理念、人生哲理,值得深入学习、反复品读、认真研究。

  【作者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谈《习近平在浙江》 学习体会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21-03-10 11:27:00

  《学习时报》上连载的《习近平在浙江》采访实录,甫一出炉就引起了理论界的极大关注。我初步学习已经发布的几篇实录后,最强烈的感受,是习近平总书记求真的精神、务实的作风。

  第一,四副春联,蕴含深刻的求真务实的方法论

  2004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的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习近平同志向中心组成员分享了他撰写的四副春联,分别是“求客观实际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深化理论武装求真谛,深入调查研究重实际”;“狠抓工作落实动真格,加快浙江发展务实效”;“高度关注民生系真情,坚持为民谋利出实招”,横批都是“求真务实”。他谦逊地说是“与同志们共勉互励”,实际上这是他对浙江各级干部的期待,也是他自身长期以来坚持的工作作风,还是他十分推崇的一种综合性的工作方法论。

  学习习近平同志的治国理政思想,可以发现,求“真”和务“实”,是他一直强调要求的。比如,在2004年底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他在讲话中要求广大社科工作者,坚持“真”“情”“实”“意”。解释说这里的“真”,就是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情”,就是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充满激情;“实”,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意”,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反复告诫各级干部,“不要搞那些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这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给我们树立了楷模、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第二,求真务实,重重落子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上

  习近平同志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时时刻刻关心和关注老百姓的生活,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中。他曾提出,“为民办实事应该形成一个长效机制,而不仅仅是做一两件事。”于是,2004年10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重点涉及就业、社保等十大领域。这一机制,在浙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最迫切的民生难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习近平总书记“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引领下,浙江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持续着力在构建长效化、制度化的民生工作框架体系上下工夫,形成了包括以加强民情反映、民主决策、责任落实、投入保障、督查考评五大机制在内的,有浙江特色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在制度设计上突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之以恒,不断在发展中改善民生,使得浙江成为地区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区。这是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也是今天浙江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共享发展”,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之一。

  第三,为民办实事,紧紧扣住群众“三感”

  今天的浙江,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都领先全国,老百姓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比较强。这与习近平同志和历界浙江省委,牢固树立和贯彻正确的政绩观有很大的关系。

  访谈实录讲到一个细节,习书记曾对一位市里的主要领导同志讲“有的干部特别重视GDP,GDP搞上去了,好像很有成就感,但老百姓不这么看。群众关注更多的是,他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安全不安全,环境好不好。我们要注重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是关系长远发展的根本大事。”这段谈话就是一个政绩观的阐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大量时间都在基层,和老百姓在一起”,他推行为民办实事,就从当时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直接的呼声、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去找问题、想办法、列举措。

  这些理念与实践,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脉相承,是求真务实作风、为民执政理念的具体表现。

  《习近平在浙江》访谈实录,高端、生动、深刻,蕴含着丰富的执政理念、人生哲理,值得深入学习、反复品读、认真研究。

  【作者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