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印象宁波"燃爆国家大剧院 背后有3个"特别时刻"
2021-04-10 22:41: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相关新闻:

  132秒掌声!《宁波组曲》首演燃爆国家大剧院

昨晚的演出现场

  中国宁波网记者 黄合 刘哲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语言的尽头是音乐”“保持状态,继续扩大宁波影响力”“奋力奔跑,追梦赤子心”“高水准的作品,高质量的演出”……

  昨晚宁波交响乐团“印象宁波”的演出,燃爆国家大剧院。报道一经推出,阅读量立即突破20余万,热情的网友们纷纷为宁交的小伙伴点赞,并且也在后台表达了希望听到全曲、了解更多细节的愿望。

  这不,记者先梳理了演出里的3个“特别时刻”,带大家一起重温昨晚的那份心潮澎湃、激情满怀。

  No.1 断了的指挥棒

  乐器齐奏,《宁波组曲》渐入高潮。最后一个音,情到浓时,宁波交响乐团艺术指导兼首席指挥俞峰的指挥棒因擦碰到旁边的架子,折成两段。

  这个小细节,坐在台下的观众可能看不清,但坐在台上的小提琴手杨宏野看得分明:“这次是《宁波组曲》的首演,包括俞指在内大家都全身心投入、忘我地沉浸其中。这一段小插曲,当然也是现场演出的魅力所在。”

  在乐团团员的眼中,俞峰有点像球队的教练,也像是船队的船长,一路带着这支队伍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私底下的俞峰,很随和,爱开玩笑,老是笑眯眯的,眼睛眯成月牙形;但排练的时候,他则是非常严厉,直言不讳地点出问题,细抠到每个细节。

  记者随团采访时发现,即使是排练阶段,俞峰也是全程全身心投入,对演奏的准确度、情绪的表达、音乐的处理,逐一进行细化,一丝不苟。

俞峰的乐谱本子

  他的指挥台上总放着一根指挥棒,一副眼镜,一支腕表,当然还有一本翻得起皱的乐谱,上面对分节、情绪、快慢等细节,用蓝、黑、红色进行标注;在身后的椅子架上,则会挂着条小毛巾,用于间隙时擦去汗水。

  每一次排练,动辄都是数个小时,俞峰和乐团团员一起,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挥舞的手臂,调动的是全身的情绪,气势磅礴处甚至整个人双脚离地,原地跃起。

排练状态的俞峰

  很多人都说,俞峰对于宁波交响乐团的成长成熟,功不可没。其实近距离观察,你才可以发现这句话真实的分量——这名宁波的家乡人对于专业、对于艺术的执着和追求,直接推动这支年轻的团队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No.2 “跨界”的握手

  昨晚是《宁波组曲》,第一次在众人眼前亮相。

  借助管弦乐队色彩斑斓的音色、多样化与戏剧化的音响表现力,作品将宁波数千年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同时也展现了一代代宁波人发奋图强的进取和拼搏。

  演奏结束,全场响起长达数分钟的掌声。坐在台下观众席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贾国平,被指挥俞峰邀请走到台上。只见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高举过头,向观众弯腰致意。

  这一次“跨界”的握手背后,是相互的信任和深深的理解。因为宁波,这对多年好友有了一起潜心创作的机会,也有了一次灵魂和灵魂、音乐和音乐的碰撞。

  去年上半年,俞峰听了贾国平为苏州创作的《聆籁》的演出,便希望他为宁波写一套交响乐组曲——要知道,对于作曲家来说,这篇包含多个篇章的“命题作文”,可是个不小的挑战。

贾国平接受采访

  贾国平立即查阅了大量宁波的文化资料,并且查阅大量的地方资料、收集大量的民歌戏曲,汲取养分;即使在去年疫情期间,也多次来到宁波实地采访,通过体验呼吸的方式,增进对这座城市基底的了解。

  “了解之后,我发现宁波这座城市过于低调。这里有非常好的文化积淀也有非常多的文化遗产,同时宁波人有着不宣扬、低调肯干的气质禀赋,合作精神也特别强。”随后,贾国平将这些元素体现在自己作曲的细节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长达一年多的作曲过程,俞峰也是百分百予以信任。其实,确定要参加“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之时,《宁波组曲》最后一篇章还没有完全确定。在最后短短几天时间里,得益于作曲家和指挥对于音乐理解的高度契合,《宁波组曲》首演获得了极大的好评。

  No.3 疫情阴影下的演出

  “最让我感觉心潮澎湃的,还是《黄河大合唱》。当后排合唱的声音一出来,我坐在台上演奏,也感同身受到那一份同仇敌忾的家国情怀。”杨宏野接受采访时说。

  确实,《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是一代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为了更好地呈现这部“经典中的经典”,宁交特别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以及朗诵瞿弦和、女高音宋元明、男中音王海涛等艺术家加盟,预计现场舞台上的演出人员将超过150人。

《黄河大合唱》谢幕

  全程随团参与的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指挥陈冰告诉记者,其实今年2月本也有一次《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后来因为疫情的原因,临时取消了,所以团员们对于这次演出非常重视,也非常期待。

  “历经疫情的考验,特别是在这个特殊时刻,回顾这部创作于抗日时期的《黄河大合唱》,更加能够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听众们感受到这个民族根子里的不屈不挠。”陈冰说。

  对于这一点,宁波交响乐团的韩籍大提琴手朴俊贤感同身受。他说,对于演出者来说,在舞台上的体验是非常不一样的,初心是给更多观众们带去共鸣和感动。“因为疫情影响,我有不少韩国的乐手朋友,只能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进行演出,线下演出场次大大减少,观众也大大减少了。”

演出结束后正在进行乐器打包的工作人员

  朴俊贤表示,自己是幸运的,很感恩有这样的机会,在宁波交响乐团演出,还可以和成百上千名观众有这样近距离的互动交流,真的很幸福。

  可以说,此次“中国交响乐之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国家大剧院恢复线下演出季的首个大型音乐节,在全球疫情笼罩的阴影下,具有更加不一样的意义。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印象宁波"燃爆国家大剧院 背后有3个"特别时刻"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4-10 22:41:00

  相关新闻:

  132秒掌声!《宁波组曲》首演燃爆国家大剧院

昨晚的演出现场

  中国宁波网记者 黄合 刘哲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语言的尽头是音乐”“保持状态,继续扩大宁波影响力”“奋力奔跑,追梦赤子心”“高水准的作品,高质量的演出”……

  昨晚宁波交响乐团“印象宁波”的演出,燃爆国家大剧院。报道一经推出,阅读量立即突破20余万,热情的网友们纷纷为宁交的小伙伴点赞,并且也在后台表达了希望听到全曲、了解更多细节的愿望。

  这不,记者先梳理了演出里的3个“特别时刻”,带大家一起重温昨晚的那份心潮澎湃、激情满怀。

  No.1 断了的指挥棒

  乐器齐奏,《宁波组曲》渐入高潮。最后一个音,情到浓时,宁波交响乐团艺术指导兼首席指挥俞峰的指挥棒因擦碰到旁边的架子,折成两段。

  这个小细节,坐在台下的观众可能看不清,但坐在台上的小提琴手杨宏野看得分明:“这次是《宁波组曲》的首演,包括俞指在内大家都全身心投入、忘我地沉浸其中。这一段小插曲,当然也是现场演出的魅力所在。”

  在乐团团员的眼中,俞峰有点像球队的教练,也像是船队的船长,一路带着这支队伍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私底下的俞峰,很随和,爱开玩笑,老是笑眯眯的,眼睛眯成月牙形;但排练的时候,他则是非常严厉,直言不讳地点出问题,细抠到每个细节。

  记者随团采访时发现,即使是排练阶段,俞峰也是全程全身心投入,对演奏的准确度、情绪的表达、音乐的处理,逐一进行细化,一丝不苟。

俞峰的乐谱本子

  他的指挥台上总放着一根指挥棒,一副眼镜,一支腕表,当然还有一本翻得起皱的乐谱,上面对分节、情绪、快慢等细节,用蓝、黑、红色进行标注;在身后的椅子架上,则会挂着条小毛巾,用于间隙时擦去汗水。

  每一次排练,动辄都是数个小时,俞峰和乐团团员一起,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挥舞的手臂,调动的是全身的情绪,气势磅礴处甚至整个人双脚离地,原地跃起。

排练状态的俞峰

  很多人都说,俞峰对于宁波交响乐团的成长成熟,功不可没。其实近距离观察,你才可以发现这句话真实的分量——这名宁波的家乡人对于专业、对于艺术的执着和追求,直接推动这支年轻的团队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No.2 “跨界”的握手

  昨晚是《宁波组曲》,第一次在众人眼前亮相。

  借助管弦乐队色彩斑斓的音色、多样化与戏剧化的音响表现力,作品将宁波数千年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同时也展现了一代代宁波人发奋图强的进取和拼搏。

  演奏结束,全场响起长达数分钟的掌声。坐在台下观众席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贾国平,被指挥俞峰邀请走到台上。只见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高举过头,向观众弯腰致意。

  这一次“跨界”的握手背后,是相互的信任和深深的理解。因为宁波,这对多年好友有了一起潜心创作的机会,也有了一次灵魂和灵魂、音乐和音乐的碰撞。

  去年上半年,俞峰听了贾国平为苏州创作的《聆籁》的演出,便希望他为宁波写一套交响乐组曲——要知道,对于作曲家来说,这篇包含多个篇章的“命题作文”,可是个不小的挑战。

贾国平接受采访

  贾国平立即查阅了大量宁波的文化资料,并且查阅大量的地方资料、收集大量的民歌戏曲,汲取养分;即使在去年疫情期间,也多次来到宁波实地采访,通过体验呼吸的方式,增进对这座城市基底的了解。

  “了解之后,我发现宁波这座城市过于低调。这里有非常好的文化积淀也有非常多的文化遗产,同时宁波人有着不宣扬、低调肯干的气质禀赋,合作精神也特别强。”随后,贾国平将这些元素体现在自己作曲的细节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长达一年多的作曲过程,俞峰也是百分百予以信任。其实,确定要参加“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之时,《宁波组曲》最后一篇章还没有完全确定。在最后短短几天时间里,得益于作曲家和指挥对于音乐理解的高度契合,《宁波组曲》首演获得了极大的好评。

  No.3 疫情阴影下的演出

  “最让我感觉心潮澎湃的,还是《黄河大合唱》。当后排合唱的声音一出来,我坐在台上演奏,也感同身受到那一份同仇敌忾的家国情怀。”杨宏野接受采访时说。

  确实,《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是一代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为了更好地呈现这部“经典中的经典”,宁交特别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以及朗诵瞿弦和、女高音宋元明、男中音王海涛等艺术家加盟,预计现场舞台上的演出人员将超过150人。

《黄河大合唱》谢幕

  全程随团参与的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指挥陈冰告诉记者,其实今年2月本也有一次《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后来因为疫情的原因,临时取消了,所以团员们对于这次演出非常重视,也非常期待。

  “历经疫情的考验,特别是在这个特殊时刻,回顾这部创作于抗日时期的《黄河大合唱》,更加能够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听众们感受到这个民族根子里的不屈不挠。”陈冰说。

  对于这一点,宁波交响乐团的韩籍大提琴手朴俊贤感同身受。他说,对于演出者来说,在舞台上的体验是非常不一样的,初心是给更多观众们带去共鸣和感动。“因为疫情影响,我有不少韩国的乐手朋友,只能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进行演出,线下演出场次大大减少,观众也大大减少了。”

演出结束后正在进行乐器打包的工作人员

  朴俊贤表示,自己是幸运的,很感恩有这样的机会,在宁波交响乐团演出,还可以和成百上千名观众有这样近距离的互动交流,真的很幸福。

  可以说,此次“中国交响乐之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国家大剧院恢复线下演出季的首个大型音乐节,在全球疫情笼罩的阴影下,具有更加不一样的意义。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