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金银滩上捡贝螺!宁海每年最适合赶小海的日子到了
2021-04-30 08:51:00 稿源: 甬上  

  加爵门前金银滩,宁海湾上海味鲜。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十九日(4月29日、30日)退大潮,宁海强蛟镇加爵科村前的海水退去,总会吸引近千名村民和游客前来赶小海拾贝螺,场面甚是壮观。听村民说,加爵科“赶小海”庆丰收的习俗,已经传承了几百年。

  夕阳下,村民收获满满返程。

  带着好奇,4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加爵科村,想要亲自体验下千人赶海的壮观场景。

  下午3点,记者来到码头,已经有不少村民戴着草帽,提着篮子乘船前往退潮后的滩涂。

  记者随着村民行船约15分钟,看到退潮后露出大片的沙坝和滩涂,那里熙熙攘攘地聚满了挖拾毛蚶、瓜子蛤、花螺等小海鲜的村民。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齐出动,挎篮提桶带着自制“淘宝神器”,赶在退潮之后涨潮之前亲近自然赶海拾趣,享受快乐悠闲的春日时光。

  滩涂上赶海的村民。 

  “我昨天就来赶小海了,成果还不错,挖了20多斤,基本上是瓜子蛤和毛蚶。昨天多的人挖了40多斤!”加爵科村村干部林碧峰是土生土长的加爵科人,他说十几岁就和家人赶小海,这是村里的习俗,每年村里人都会结伴而行,有些在外工作的人也会回来,赶小海变成加爵科独有的节庆。他用类似刮刀的工具,在滩涂上轻轻一刮,混在泥里的瓜子蛤就显了形。他眼明手快,从泥中挑拣,不一会儿就挑拣出一堆瓜子蛤,还有少许毛蚶。

  “挖这个不要太用力,用工具一刮会有手感,看到吐泡泡的,那就肯定是了!”林碧峰告诉记者,赶小海的村民一般都延续着最传统的手工方式,从他们祖辈开始就是这样。

  林碧峰在挖瓜子蛤和毛蚶。

  加爵科村党支部书记林明振介绍,加爵科村从南宋嘉定年间繁衍至今,已有800多年。如今,赶小海这个习俗早成了村里独有的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亲身体验,在体验渔民艰辛的同时,也获取丰收的喜悦和甜蜜。

  80多岁的村民林汝春回忆,他才五六岁时,爷爷就告诉他什么是涨潮落潮,并在退潮时带着他去海滩边捡拾一些鲜活的海鲜。后来他明白了赶小海的意义,赶小海的关键就在一个“赶”字,它包含着追赶、尽快、从速的意思,想要收获更多的小海鲜,就要赶在涨潮前麻溜儿行动。

  对渔家人来说,退潮就是一件天大的事儿,只有勤劳的人们才会得到大海给予的恩赐。 林汝春说,赶小海一定要选择在大潮汛,如果是刮南风和西南风则更好,这时潮水借助风力退得既快又远,而行动迟缓的贝类大多搁浅在沙滩上,此时赶小海收获也就最多。

  村民满满的收获。 

  据了解,宁海湾位于象山港尾,是一个咸淡水交汇的湾区。这里物产丰饶、生态优良,是华东著名的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基地。早在宋代,邑人储国秀曾在《宁海县赋》中写道:“鲈脆、鳖肥、螺珍、珧柱、蛎壮、虾魁、望潮、章巨,鲟含膏而团脐,鰶凝油而塞肚……”独特的海滩里生长着蛤、蚶、螺、蟹、跳鱼等各种小海鲜,不仅肉质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深受沿海地区人们的喜爱。靠海吃海,是海边人家独有的生活方式。记者 张海玉 王昱汀 通讯员 徐铭怿 吴立高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金银滩上捡贝螺!宁海每年最适合赶小海的日子到了

稿源: 甬上 2021-04-30 08:51:00

  加爵门前金银滩,宁海湾上海味鲜。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十九日(4月29日、30日)退大潮,宁海强蛟镇加爵科村前的海水退去,总会吸引近千名村民和游客前来赶小海拾贝螺,场面甚是壮观。听村民说,加爵科“赶小海”庆丰收的习俗,已经传承了几百年。

  夕阳下,村民收获满满返程。

  带着好奇,4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加爵科村,想要亲自体验下千人赶海的壮观场景。

  下午3点,记者来到码头,已经有不少村民戴着草帽,提着篮子乘船前往退潮后的滩涂。

  记者随着村民行船约15分钟,看到退潮后露出大片的沙坝和滩涂,那里熙熙攘攘地聚满了挖拾毛蚶、瓜子蛤、花螺等小海鲜的村民。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齐出动,挎篮提桶带着自制“淘宝神器”,赶在退潮之后涨潮之前亲近自然赶海拾趣,享受快乐悠闲的春日时光。

  滩涂上赶海的村民。 

  “我昨天就来赶小海了,成果还不错,挖了20多斤,基本上是瓜子蛤和毛蚶。昨天多的人挖了40多斤!”加爵科村村干部林碧峰是土生土长的加爵科人,他说十几岁就和家人赶小海,这是村里的习俗,每年村里人都会结伴而行,有些在外工作的人也会回来,赶小海变成加爵科独有的节庆。他用类似刮刀的工具,在滩涂上轻轻一刮,混在泥里的瓜子蛤就显了形。他眼明手快,从泥中挑拣,不一会儿就挑拣出一堆瓜子蛤,还有少许毛蚶。

  “挖这个不要太用力,用工具一刮会有手感,看到吐泡泡的,那就肯定是了!”林碧峰告诉记者,赶小海的村民一般都延续着最传统的手工方式,从他们祖辈开始就是这样。

  林碧峰在挖瓜子蛤和毛蚶。

  加爵科村党支部书记林明振介绍,加爵科村从南宋嘉定年间繁衍至今,已有800多年。如今,赶小海这个习俗早成了村里独有的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亲身体验,在体验渔民艰辛的同时,也获取丰收的喜悦和甜蜜。

  80多岁的村民林汝春回忆,他才五六岁时,爷爷就告诉他什么是涨潮落潮,并在退潮时带着他去海滩边捡拾一些鲜活的海鲜。后来他明白了赶小海的意义,赶小海的关键就在一个“赶”字,它包含着追赶、尽快、从速的意思,想要收获更多的小海鲜,就要赶在涨潮前麻溜儿行动。

  对渔家人来说,退潮就是一件天大的事儿,只有勤劳的人们才会得到大海给予的恩赐。 林汝春说,赶小海一定要选择在大潮汛,如果是刮南风和西南风则更好,这时潮水借助风力退得既快又远,而行动迟缓的贝类大多搁浅在沙滩上,此时赶小海收获也就最多。

  村民满满的收获。 

  据了解,宁海湾位于象山港尾,是一个咸淡水交汇的湾区。这里物产丰饶、生态优良,是华东著名的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基地。早在宋代,邑人储国秀曾在《宁海县赋》中写道:“鲈脆、鳖肥、螺珍、珧柱、蛎壮、虾魁、望潮、章巨,鲟含膏而团脐,鰶凝油而塞肚……”独特的海滩里生长着蛤、蚶、螺、蟹、跳鱼等各种小海鲜,不仅肉质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深受沿海地区人们的喜爱。靠海吃海,是海边人家独有的生活方式。记者 张海玉 王昱汀 通讯员 徐铭怿 吴立高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