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黄合
“8岁的年纪,不要弹得像80多岁的一样嘛!学音乐,应该越学越活泼才对!”今天下午,2021中国(宁波)大运河国际钢琴艺术节暨郎朗杯钢琴大赛大师课现场,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教授韦丹文的一句话,引来现场观众会心一笑。
有一种说法,在中国有几千万的钢琴琴童。作为最受欢迎、普及率最高的乐器之一,钢琴大师课自然吸引了甬城近百名家长和琴童的目光。大家纷至沓来,就是为了和大师面对面,从中得到宝贵的点拨和启发。
在枯燥重复练琴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小朋友的兴趣,帮助他们找回快乐?面对超越年龄的曲子,如何帮助小朋友更好地理解、表现?如何克服上台的紧张心理,让钢琴发出更加悦耳的音色?
台上,在面对面教导3名此次参加大赛琴童的过程中,韦丹文用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和手把手的悉心指导,将一些弹奏钢琴中的共性问题娓娓道来。幽默风趣的风格,浅显易懂的说明,不仅让上台的琴童受益匪浅,也让台下的琴童及家长获益良多。
韦丹文接受媒体采访
“弹钢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用音乐作为载体来表现情感,也就是所谓的‘二度创作’。对于大部分琴童来说,速度、节奏、音色等是手段,用曲子表现自己的想法才是目的。如果只关注手段,忘记了目的,那么学音乐的乐趣也没了。”韦丹文说。
如何帮助孩子在机械化的练习中找到乐趣?韦丹文提出,要学会引导孩子建立美感,要让他意识到,弹完之后变得更好听了,弹的人、听的人都觉得更加幸福了:“艺术是要‘讲究’的,但这个‘讲究’不仅仅体现在练琴上,还体现在生活里,不要在重复的过程中把初衷给忘记了。”
作为此次大赛的评委,韦丹文表示,此次参赛选手的水准很高,体现了国内整体钢琴水平在提升。其中,有名被他称为“能力非凡”的选手——年仅10岁的姜心妍,也在大师课上带来了普罗科菲耶夫的托卡塔Op.11。
“这种难度,这个速度,我们音乐学院很多本科学生都做不到。小朋友能力很强,但同样需要在细节上更加严厉。越是难的曲子,越要规范,把音弹全了,而不是一边开快车,一边车子上的货物不停地往下掉。”韦丹文语重心长地说。
随后,他针对性地提出建议,那就是“慢练”:“钢琴这个技术,难就难在大脑的记忆比肌肉的记忆快得多。要保证练习中6、7成是慢练,不断重复大脑给手指发指令的过程,将速度控制在自己能弹的范围里面,这样才对技术提升有所帮助。”
授课现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韦丹文表示,艺术是文化,而不是手艺,人是什么样的,琴才是什么样的:“因此,我们呼吁更高水准的美育教育,包括城市文化的总体提升,这样才能为学琴的学生提供更大的支撑。”
其实,韦丹文的母亲祖籍也是宁波,四舍五入他也算是音乐“宁波帮”人士。对于正在大力建设“音乐之城”的宁波,韦丹文表达了热切的期待。在他看来,宁波有很好的场地,有相应的需求,政府也有很好的支持,希望今后有更多机会来宁波,开展更多合作,也相信宁波在文化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