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来,小陆(化名)一直对伸腿和走路充满了恐惧。在学校,不敢做广播体操,不敢上体育课;在校外,走路也是超级缓慢。这种无助和恐惧,在她的成长岁月中如影随形。直到遇见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骨科中心运动医学病区副主任袁义。
经过治疗,袁义医生向小陆承诺:“我保证,到9月开学的时候,你一定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进学校。”这一刻,这位18岁的花季女孩终于笑了。
大约在10岁后,小陆只要稍微不小心,左腿膝关节就会发生脱位,寸步难行,疼痛难忍。放学了,她只能等着爸爸妈妈来接回家。
袁义医生说,半年前初见小陆时,她的步态虽和常人有异,但还是能自己走着来医院的。今年6月初考试结束再来时,小陆已经离不开轮椅,两周前的一次扭伤,让她彻底不敢也不愿自己行走。多年的脱位经验告诉她,只有曲着腿,膝关节才是“安全”的。
在袁医生的手机上,记者看到了小陆入院检查时的视频:平躺在病床上,弯曲着双腿,不愿让医生触碰她的膝盖,也不愿伸直双腿让医生检查。医生提出会用手一直按住她的膝关节防止脱位,小陆才愿意尝试慢慢伸腿。但每当伸到一半,就会本能地勾起右脚托住左腿,做出保护的姿态。
“我们把这称为‘膝关节恐惧症’,普通人可能很难理解,只有膝关节损伤过的人,才会理解这种恐惧感。”袁医生说,“像髌骨反复脱位、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交锁等,都会成为这类恐惧感的来源。”
多年来,父母带着小陆辗转多家医院,诊断结果总让他们觉得和女儿的症状不尽相符。直到半年前慕名来到袁义的门诊,他们才觉得终于找对了人!于是和袁医生约好,待小陆考试结束后,便入院接受矫正手术。
袁医生说,小陆得的是较为严重的膝关节复发性脱位,可能由儿时的某次撞击、摔倒或者完全不经意的瞬间造成。早期可能完全没有感觉,甚至拍片也看不到明显变化,但处于发育状态的身体,为了保持正常的步态,膝关节甚至整个下肢都会顺应改变。长期下来,小陆就出现了“髋外旋、膝内旋”的问题。和常见的膝关节脱位发生在屈膝状态下不同,小陆的膝关节在屈膝时处于正常位置,把腿伸直反而会脱位,这就是小陆不敢伸腿和行走的最大原因。
袁义解释,单纯的髌骨脱位或髌骨发育不良并不罕见,很多的髌骨脱位发生于10岁-17岁的女性。但像小陆这样,因为股骨头骨骺滑脱进一步发展为严重的髌骨复发性脱位病例,却非常少见,因此年轻医生容易将它与常见的习惯性脱位混淆,而误判治疗方式。“如果采用了错误的术式,结果将是灾难性的。”袁医生说。
术后第二天,康复师在床边帮助小陆进行了首次屈膝尝试。虽然术后还有一些伤口带来的疼痛,但在做被动屈膝时,小陆惊喜地发现,折磨了自己这么多年的髌骨脱位问题消失不见了!从那一刻起,她才敢真正期待开学的日子和自己康复后的样子。
小陆妈妈说,那一晚,小陆睡得特别好。
袁义医生提醒,虽然小陆的病情相对罕见,但髌骨发育不良、髌骨脱位在青少年中并不罕见,当孩子受到轻微暴力伤害或出现步态异常时,家长务必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以免给孩子的成长埋下身心方面的隐患。宁波晚报见习记者 徐露清 通讯员 郑轲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