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孙女士和曹女士都觉得自己怕是得了什么“不好”的病,治来治去也不见好,于是又战战兢兢地先后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我已经好几个月了,肚子胀得难受,大便也拉不出,还总觉得没胃口。”孙女士说。
“我胸前这里一直隐隐发痛,像在烧一样,喉咙也感觉卡了什么,还咳嗽。”曹女士说。
一通检查加询问后,林言主任医师一盒药都没开,只是分别告诉孙女士和曹女士,“最近少吃粗粮杂粮”“把睡前那杯水戒了”。
没过两天,曹女士兴冲冲地跑来:“林医生,我回去按你说的做了,症状立马就消失了!太神奇了!”又不久,孙女士来复查,也说症状没了,觉得自己“又行了”。
粗粮虽好,不可过量
孙女士刚来门诊时,林医生就通过询问病史和生活习惯,发现她是个狂热的粗杂粮爱好者。“我已经好几年没吃过大米了,每天三餐主食就吃番薯、玉米、黑米粥、小米粥,或者杂粮一锅炖,营养很全的!养生节目都说吃粗粮、杂粮好嘛!”
听到这里,林医生心里已经大概“有数”了,但为了把“猜想”实锤,还是让孙女士做了胃镜等用来排除胃癌、胃溃疡等器质性疾病的检查。果然,孙女士的胃健康得很。
林医生这才开出了“最近少吃粗粮杂粮”这个让孙女士将信将疑的“方子”。
她解释道,粗杂粮中往往富含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有益成分,能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排便、降低肠息肉的发病风险等。一般来说,多数消化功能正常、消化道强度正常、没有做过特别胃肠手术的正常人都适合吃,也很有必要吃,但一定不可过量。过量的纤维素反而会导致胃肠蠕动异常,出现产气量增加、腹胀等适得其反的情况。
“一般一周吃一两餐粗杂粮就足够了。如果一定要每天吃,像番薯,就切成几片,一餐一两片。”林医生说,“每个人肠胃功能不一样,吃多吃少的反应也不一样,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及时调节,不要过分迷信粗杂粮。”
喝水不躺平,躺平不喝水
而曹女士信奉的,是“每逢睡前一杯水”的养生教条。“我看‘专家’都说,睡前喝一大杯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假的!”林医生说,“这是医学研究已经推翻的一个养生误区,但还有很多人持之以恒在做。”结果问题就来了。
有些人食管和胃接口的地方比较松,在喝了一大杯水后躺平睡觉,水就容易带着胃酸发生反流,刺激食管和咽部。这就是为什么曹女士会在剑突处(心脏区的胸壁前下端的一处剑突软骨)感到烧灼样疼痛并且咽部不适。同理,爱在睡前喝牛奶助眠或者爱在喝完饮料、吃完流食后躺平的人,也很有可能遇到这一问题。
林医生提醒道:“有些年轻人可能本身食管和胃接口处松紧度正常,但有一些饮品自带放松肌肉的作用,比如茶和咖啡,饮用后躺平仍可能发生食管反流;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接口’会逐渐松弛,因此有这类习惯的人,可能年轻时并无不适,但年长后就会出现问题。”
因此,她建议,睡前喝水尽量小口,牛奶可以放到早上喝,饮用液体或吃流食后不要立刻躺平。
-相关链接
既然重视养生就更不该排斥肠镜检查
林医生说,如今随着大家养生意识的增强,平时出现在自己门诊里的“孙女士”“曹女士”们还真不少,都以为自己重视养生,还是一不小心得了“坏毛病”,最后一查,就是“过度养生”惹的祸。
她还发现,因为“过度养生”来到自己门诊的人,大多集中在五六十岁以上、八九十岁以下的中老年人群,比如孙女士和曹女士都是50多岁的年纪,并且注重养生或注重身材的,女性要多于男性。“但很奇怪,大家这么注重养生,对胃镜的接受度也有明显提升,却对肠镜这个能在身体发出报警前就筛查肿瘤、阻断癌症转变路径的检查,依旧很排斥。”林医生对此感到苦恼。
她呼吁,肠镜的目的就是提前筛查,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普通人也应该从50岁开始接受第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有家族病史的,可以提前到40岁;即便没有家族病史,也可以从40岁开始就给自己安排。某种程度上,定期接受肠镜检查比养生更重要。
宁波晚报见习记者徐露清 通讯员郑轲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