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通讯员 孙勇 张昊桦 记者 陈朝霞
甬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郑哲敏,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郑哲敏院士家乡郑家村村民在查看族谱。
不少人都知道,郑哲敏院士深受其父亲影响,一生向善向学,但鲜为人知的是,海曙区章水镇一个叫“郑家村”的小山村,还孕育了其父亲“钟表大王”郑章斐、被称为数控之父的兄长郑维敏,当地乡亲把他们一家誉为“一门三贤士”,郑哲敏九个兄弟姐妹都是各领域的杰出人才。今天,记者来到郑家村,探寻润育杰出人才的“密码”。
郑哲敏院士事迹陈列在村文化礼堂。
一进村委会大门,就看到68岁的村民郑行如抱着一个陈旧的木箱。“这里面装的是族谱和大事记。”说起郑哲敏一家,郑行如打开了话匣子,“说起来,郑院士是我的长辈,他们一家在村里对教育是出了名的重视,特别在我们人多地少的郑家村,除了耕田,读书就是 ‘翻身’的唯一出路。”
原来,郑家村地处章溪与龙观乡交界,是进入四明山的东大门,只拥有狭长小平原,土地资源相对匮乏,但自古以来就有“若之士大夫,必以礼为重,宏宗思本源,忠孝传美德”的祖训。
看着郑氏族谱,郑行如的记忆仿佛回到儿时。“我的祖父和郑章斐先生是故识,我刚记事时,祖父就讲了很多关于对方的事情。”
郑哲敏院士事迹陈列在村文化礼堂。
原来,郑章斐自幼家贫,以放牛为生。16岁时,他背井离乡到上海打拼,从学徒做起,吃尽苦头,最终成为著名钟表品牌“亨得利”的合伙人,分号遍布全国多地,还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后来,不少郑家村青年通过祖父保荐,外出成为钟表工匠,尽管不是 ‘士大夫’,但大家依旧勤勤恳恳,始终牢记祖训,将祖训作为家风代代传承。”
致富不忘乡亲。郑章斐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在民国年间重修的郑氏家谱上,《广文小学碑记》一文清楚地记载了郑章斐募资“二千余金”修建了郑家村最早的小学之一的故事。对教育的重视成为郑家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直接反映在对子女的教育上。郑行如说,幼时还听村里的老人们说,郑哲敏少年时又身处兵荒马乱的年代,他的求学经历多次因战乱而中断,但就是因为父亲对教育十分重视,即使在他休学期间也请来家庭教师补课,加上自己对学习抱有热忱,因此学业从未荒废。
此外,父亲郑章斐还会带他到全国多地旅游,开阔眼界;给他买《曾国藩家书》,教他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带他大声朗读英语,使他后来渐渐能够使用原版英文书,自学数学、物理等课程……郑哲敏曾说,这些往事,影响了他一生,让他养成了自学钻研的习惯。
郑哲敏曾先后师从钱伟长和钱学森,钱伟长称其“是我最好的学生之一”。他不仅继承了两位老师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一生倡导并身体力行“做第一流的工作”,同样也不负父亲所望,以行动践行了“若之士大夫,必以礼为重,宏宗思本源,忠孝传美德”的郑氏家训。
郑哲敏院士题词。
如今,郑哲敏一家“三贤士”的事迹,被郑家村文化礼堂收录。“早年,郑院士还来到过村里,写下了‘祝家乡人民幸福,大力发展科教。’的期盼。”郑家村党总支负责人郑狄永说,包括郑院士一家在内,将乡贤事迹梳理后充实展陈内容,希望弘扬优秀家风,促文明村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为率先探索共同富裕“海曙路径”贡献力量。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