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公安公布一批成功认亲案例
2021-09-23 08:59:37 稿源: 中国宁波网  

  案例一:

  今年5月20日,北仑公安分局接到群众报警,1名由养父领养了22年的居民想要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接警后,该局立即启动快速反应机制,因为该居民是1999年被领养的,领养时年幼,难以提供自己亲生父母的准确信息,寻亲难度非常大。

  北仑公安分局立即组织开展研判分析,根据该居民提供的模糊信息,经过多轮叠加研判,结合身份、DNA信息的采集和比对,当晚就比中了其亲生父母。联系上其在宁波的祖母后,北仑公安组织了认亲活动,成功帮助分别22年的祖孙二人团圆。

  案例二:

  今年21岁、暂居宁波的王某,10年前因想念远在苏州打工的父母,只身一人从云南老家坐车前往江苏,由于年纪小,记不清家庭地址和家人联系方式,从此与家人失散。

  10年来,王某的父母也始终在寻找女儿,足迹踏遍20余个地市。

  鄞州公安分局民警依托DNA数据和全国“打拐系统”,综合运用多种侦查手段,最终比对上了王某与她的亲生父母。因为疫情关系,鄞州公安分局与云南弥渡公安为双方组织了视频认亲。认亲现场,王某泪流满面,千里之外的母亲和奶奶也早已泣不成声。

  案例三:

  今年7月5日,海曙公安分局在市救助管理站发现一名长期流浪且无有效身份证件的人员。民警综合运用多种侦查手段开展信息研判,最终发现一名疑似叫罗某的湖南省武冈市龙溪铺镇某村人员与其相似,但该人户籍信息已被注销,且无户籍照片。

  该流浪人员自述从小离家外出流浪,与双亲失去联系,也不清楚老家具体地址。民警随即采集他的血样送市公安局DNA实验室检验,同时录入全国“打拐系统”。经比对,成功比中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公安局送检的罗某、胡某夫妻血样。

  民警立即通过贵州当地警方与这对夫妻取得了联系。经辨认照片,夫妻俩确认这名流浪人员就是他们1997年失踪的、当时年仅12岁的儿子。由于儿子长期失踪,而这对夫妻并没有在户籍所在地报过失踪,儿子的户口已被注销。

  得知今年公安部开展的“团圆”行动后,夫妻俩急忙到工作所在地的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公安局报失踪,这才终于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儿子。

  案例四:

  1993年8月20日,与丈夫一起在上海打工的慈溪人蔡某,得了重感冒在家卧床休息,年仅2岁的女儿王某见出租屋的门没有锁紧,便偷偷跑出家门找邻居玩耍,这一走便没了音讯。

  今年年初,慈溪市公安局按照“团圆”行动的部署要求,对王某走失这条线索开展全面研判,但时间已经过去28年之久,调查和取证工作困难重重。经过连续数月的走访,民警终于找到了已身处安徽的王某,而此时的王某已结婚生子多年,并对父母产生了深深的误解。

  民警赶到王某工作地,将其父母的艰难寻亲经历说给她听,消除了王某的心结。最终,在民警的牵线搭桥下,王某来到慈溪与生母蔡某相见。(王晓峰)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公安公布一批成功认亲案例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9-23 08:59:37

  案例一:

  今年5月20日,北仑公安分局接到群众报警,1名由养父领养了22年的居民想要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接警后,该局立即启动快速反应机制,因为该居民是1999年被领养的,领养时年幼,难以提供自己亲生父母的准确信息,寻亲难度非常大。

  北仑公安分局立即组织开展研判分析,根据该居民提供的模糊信息,经过多轮叠加研判,结合身份、DNA信息的采集和比对,当晚就比中了其亲生父母。联系上其在宁波的祖母后,北仑公安组织了认亲活动,成功帮助分别22年的祖孙二人团圆。

  案例二:

  今年21岁、暂居宁波的王某,10年前因想念远在苏州打工的父母,只身一人从云南老家坐车前往江苏,由于年纪小,记不清家庭地址和家人联系方式,从此与家人失散。

  10年来,王某的父母也始终在寻找女儿,足迹踏遍20余个地市。

  鄞州公安分局民警依托DNA数据和全国“打拐系统”,综合运用多种侦查手段,最终比对上了王某与她的亲生父母。因为疫情关系,鄞州公安分局与云南弥渡公安为双方组织了视频认亲。认亲现场,王某泪流满面,千里之外的母亲和奶奶也早已泣不成声。

  案例三:

  今年7月5日,海曙公安分局在市救助管理站发现一名长期流浪且无有效身份证件的人员。民警综合运用多种侦查手段开展信息研判,最终发现一名疑似叫罗某的湖南省武冈市龙溪铺镇某村人员与其相似,但该人户籍信息已被注销,且无户籍照片。

  该流浪人员自述从小离家外出流浪,与双亲失去联系,也不清楚老家具体地址。民警随即采集他的血样送市公安局DNA实验室检验,同时录入全国“打拐系统”。经比对,成功比中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公安局送检的罗某、胡某夫妻血样。

  民警立即通过贵州当地警方与这对夫妻取得了联系。经辨认照片,夫妻俩确认这名流浪人员就是他们1997年失踪的、当时年仅12岁的儿子。由于儿子长期失踪,而这对夫妻并没有在户籍所在地报过失踪,儿子的户口已被注销。

  得知今年公安部开展的“团圆”行动后,夫妻俩急忙到工作所在地的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公安局报失踪,这才终于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儿子。

  案例四:

  1993年8月20日,与丈夫一起在上海打工的慈溪人蔡某,得了重感冒在家卧床休息,年仅2岁的女儿王某见出租屋的门没有锁紧,便偷偷跑出家门找邻居玩耍,这一走便没了音讯。

  今年年初,慈溪市公安局按照“团圆”行动的部署要求,对王某走失这条线索开展全面研判,但时间已经过去28年之久,调查和取证工作困难重重。经过连续数月的走访,民警终于找到了已身处安徽的王某,而此时的王某已结婚生子多年,并对父母产生了深深的误解。

  民警赶到王某工作地,将其父母的艰难寻亲经历说给她听,消除了王某的心结。最终,在民警的牵线搭桥下,王某来到慈溪与生母蔡某相见。(王晓峰)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