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爬山摘回"熟悉"的野蘑菇 宁波六旬大伯差点丢了性命
2021-10-19 19:22:00 稿源: 宁波晚报生活号  

  “我以自己的惨痛教训劝大家,千万不要吃野蘑菇!”宁波60多岁的赵大伯因为吃了野蘑菇差点丢了性命……

  爬山摘回“熟悉”的野蘑菇

  老两口遭遇“灭顶之灾”

  9月下旬的一天,赵大伯和亲朋好友一起去九龙湖爬山。

  途中,一行人发现草丛里长着几朵野蘑菇。赵大伯走近,采下一朵拿在手里一瞧,颜色灰扑扑的,其貌不扬,却有种似成相识的感觉。

  赵大伯想起,几年前好像采摘过这种蘑菇。回想起来,味道非常鲜美,至今难以忘怀。于是,他把这些蘑菇都带回家中,洗干净炒了吃。

  赵大伯的妻子只吃了几口,立即剧烈呕吐。赵大伯的情况则更严重,除了恶心、干呕以外,还觉得肚子疼、头痛和肌肉酸痛。

  夫妻俩以为只是普通食物中毒,吐干净了也就好了。不料,赵大伯的妻子第二天是恢复了,但赵大伯的胃口、精神状态却越来越糟。

  于是,家人陪他来到当地医院,后来又由救护车送至国科大华美医院的急诊科抢救。

  赵大伯采摘食用的野蘑菇

  赵大伯被诊断为“蘑菇类中毒、肝功能不全、横纹肌溶解症”。

  各种化验结果更是触目惊心。比如,正常人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值为0~40U/L,赵大伯的这一数值高达129U/L,该指标和肝功能损伤密切相关。比如,正常人的肌酸激酶指标是在18.0~198.0U/L之间,赵大伯的这一数值则高达3587 U/L,超标了近200倍,这一指标和横纹肌溶解症密切相关。

  赵大伯被收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紧急救治。

  中毒导致暴发性心肌炎

  连夜上ECMO,一晚三次除颤

  医生一方面迅速对赵大伯开展血液灌流、过滤来清除毒素,同时予以水化利尿、脏器保护、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对比图片来辨明所食蘑菇的种类。

  当晚,赵大伯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医生紧急对其进行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第二天,赵大伯肝功能的指标、肌酶的指数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升高。

  “快,复查下床边心电图,复查肌钙蛋白,请心内科急会诊!”心内科会诊的医生确认赵大伯系中毒导致心肌损伤。刚做好检查,床旁的医生惊呼:“血压掉了,颈动脉没有搏动了!

  所幸,第一次除颤后,赵大伯恢复了窦性心律。

  医生们还没松口气,赵大伯又陷入新的危险——左心室室壁的收缩期活动度明显降低。

  荀凯告诉记者:“因为有着明确的食源性毒物接触病史,同食者亦出现了相应症状,心脏的影像检查又排除了急性心梗,心肌损伤来势汹汹,那么最解释得通的就是中毒所引发的暴发性心肌炎。暴发性心肌炎进展极快,如未妥善处置,死亡率极高。

医生在抢救赵大伯

  急诊科主任刘鹏一边守在赵大伯床边密切关注着他的生命体征变化,一边当机立断地嘱咐身旁的医生“立即启动ECMO应急流程”。

  当晚,心电监护仪上红红绿绿的数据瞬息万变,赵大伯行走在生死边缘。三次除颤,及时恢复了窦性心律。

  最近,赵大伯终于顺利康复出院了。

  野蘑菇中毒没有特效药

  色彩不鲜艳的野蘑菇也可能极毒害

  这件事,让赵大伯也后悔不已。他特地录制了一段小视频,劝诫广大市民朋友,不要重蹈他的覆辙。

  荀凯提醒:毒蘑菇种类繁多,所含致死毒素复杂,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很多人以为,哪怕不小心吃到毒蘑菇,也只是肠胃炎,过几天就好了。事实上,蘑菇中毒的危害除了胃肠道的炎症表现外,还可出现急性肝损、急性肾衰竭、溶血、横纹肌溶解、神经精神症状、光过敏皮炎等。网络神曲“红伞伞、白杆杆,吃完躺板板”绝非耸人听闻,食用毒蘑菇完全可能致命。

  “避免野蘑菇中毒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吃来历不明的蘑菇。”荀凯介绍,蘑菇中毒没有特效药,因此一定不要心存侥幸。很多人都说自己曾经吃过很多次这种类似的蘑菇都没有事,但其实长相类似的蘑菇有很多,普通人很难分辨清楚。

  坊间一直有种说法,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才有毒。事实上,这事没有具体绝对标准。色彩不鲜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就具有极毒。赵大伯这次吃的野蘑菇,外表就很朴素。 

  高温烹煮可以破坏毒蘑菇中的毒素?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毒蘑菇所含毒素的毒性往往很稳定,耐高温,抗干燥,烹调加热并不能破坏其毒性成分。日常食用的蘑菇,也必须高温煮熟煮透才可食用。宁波晚报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郑轲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爬山摘回"熟悉"的野蘑菇 宁波六旬大伯差点丢了性命

稿源: 宁波晚报生活号 2021-10-19 19:22:00

  “我以自己的惨痛教训劝大家,千万不要吃野蘑菇!”宁波60多岁的赵大伯因为吃了野蘑菇差点丢了性命……

  爬山摘回“熟悉”的野蘑菇

  老两口遭遇“灭顶之灾”

  9月下旬的一天,赵大伯和亲朋好友一起去九龙湖爬山。

  途中,一行人发现草丛里长着几朵野蘑菇。赵大伯走近,采下一朵拿在手里一瞧,颜色灰扑扑的,其貌不扬,却有种似成相识的感觉。

  赵大伯想起,几年前好像采摘过这种蘑菇。回想起来,味道非常鲜美,至今难以忘怀。于是,他把这些蘑菇都带回家中,洗干净炒了吃。

  赵大伯的妻子只吃了几口,立即剧烈呕吐。赵大伯的情况则更严重,除了恶心、干呕以外,还觉得肚子疼、头痛和肌肉酸痛。

  夫妻俩以为只是普通食物中毒,吐干净了也就好了。不料,赵大伯的妻子第二天是恢复了,但赵大伯的胃口、精神状态却越来越糟。

  于是,家人陪他来到当地医院,后来又由救护车送至国科大华美医院的急诊科抢救。

  赵大伯采摘食用的野蘑菇

  赵大伯被诊断为“蘑菇类中毒、肝功能不全、横纹肌溶解症”。

  各种化验结果更是触目惊心。比如,正常人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值为0~40U/L,赵大伯的这一数值高达129U/L,该指标和肝功能损伤密切相关。比如,正常人的肌酸激酶指标是在18.0~198.0U/L之间,赵大伯的这一数值则高达3587 U/L,超标了近200倍,这一指标和横纹肌溶解症密切相关。

  赵大伯被收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紧急救治。

  中毒导致暴发性心肌炎

  连夜上ECMO,一晚三次除颤

  医生一方面迅速对赵大伯开展血液灌流、过滤来清除毒素,同时予以水化利尿、脏器保护、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对比图片来辨明所食蘑菇的种类。

  当晚,赵大伯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医生紧急对其进行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第二天,赵大伯肝功能的指标、肌酶的指数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升高。

  “快,复查下床边心电图,复查肌钙蛋白,请心内科急会诊!”心内科会诊的医生确认赵大伯系中毒导致心肌损伤。刚做好检查,床旁的医生惊呼:“血压掉了,颈动脉没有搏动了!

  所幸,第一次除颤后,赵大伯恢复了窦性心律。

  医生们还没松口气,赵大伯又陷入新的危险——左心室室壁的收缩期活动度明显降低。

  荀凯告诉记者:“因为有着明确的食源性毒物接触病史,同食者亦出现了相应症状,心脏的影像检查又排除了急性心梗,心肌损伤来势汹汹,那么最解释得通的就是中毒所引发的暴发性心肌炎。暴发性心肌炎进展极快,如未妥善处置,死亡率极高。

医生在抢救赵大伯

  急诊科主任刘鹏一边守在赵大伯床边密切关注着他的生命体征变化,一边当机立断地嘱咐身旁的医生“立即启动ECMO应急流程”。

  当晚,心电监护仪上红红绿绿的数据瞬息万变,赵大伯行走在生死边缘。三次除颤,及时恢复了窦性心律。

  最近,赵大伯终于顺利康复出院了。

  野蘑菇中毒没有特效药

  色彩不鲜艳的野蘑菇也可能极毒害

  这件事,让赵大伯也后悔不已。他特地录制了一段小视频,劝诫广大市民朋友,不要重蹈他的覆辙。

  荀凯提醒:毒蘑菇种类繁多,所含致死毒素复杂,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很多人以为,哪怕不小心吃到毒蘑菇,也只是肠胃炎,过几天就好了。事实上,蘑菇中毒的危害除了胃肠道的炎症表现外,还可出现急性肝损、急性肾衰竭、溶血、横纹肌溶解、神经精神症状、光过敏皮炎等。网络神曲“红伞伞、白杆杆,吃完躺板板”绝非耸人听闻,食用毒蘑菇完全可能致命。

  “避免野蘑菇中毒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吃来历不明的蘑菇。”荀凯介绍,蘑菇中毒没有特效药,因此一定不要心存侥幸。很多人都说自己曾经吃过很多次这种类似的蘑菇都没有事,但其实长相类似的蘑菇有很多,普通人很难分辨清楚。

  坊间一直有种说法,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才有毒。事实上,这事没有具体绝对标准。色彩不鲜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就具有极毒。赵大伯这次吃的野蘑菇,外表就很朴素。 

  高温烹煮可以破坏毒蘑菇中的毒素?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毒蘑菇所含毒素的毒性往往很稳定,耐高温,抗干燥,烹调加热并不能破坏其毒性成分。日常食用的蘑菇,也必须高温煮熟煮透才可食用。宁波晚报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郑轲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