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各大影院热播的美国好莱坞大片《沙丘》,突然引起了一批西方媒体的关注,并成了这些西方媒体指控中国“种族歧视黑人”的靶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下图所示,在过去这一周,以英国《每日邮报》《泰晤士报》为首的一批西方媒体,都在纷纷炒作说,在《沙丘》中扮演了一名重要角色英国黑人女演员莎伦·邓肯-布鲁斯特 (Sharon Duncan-Brewster),在中国版的电影海报中被“移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台湾演员张震。

这些西方媒体还宣称,这名黑人女演员从海报上“消失”可能是好莱坞为了“取悦”中国市场,其言下之意无非是中国人是“种族主义者”,“歧视黑人演员”。
之后,一些印度媒体和中国台湾省的媒体,也纷纷蹦了出来报道了这一“《沙丘》的黑人女演员在中国被移除”的说法。美国一家名叫“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CAIR)的穆斯林权益组织甚至还发了一个“声明”,要求制作这部电影的美国华纳公司解释“为什么要把黑人演员从中国版的海报中移除”。

然而,这些西方媒体和机构对中国的抨击,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谣言。
一些理性的外国网民已经自行通过调查发现,《沙丘》在中国市场推广时使用了多个海报,其中既有有黑人女演员出现的海报,也有张震那版的海报。同时,这部电影在美国推广时也同样使用了这些不同版本的海报。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中国“抹去”黑人演员的情况。



(外籍网民Daniel Dumbrill就通过调查发现,中国很多电影院都在使用着有黑人女演员的这版电影海报,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推广这部电影时亦使用过员张震那版的海报)
美国亚裔资讯网站NextShark也在其一篇报道中澄清了此事,并指出这个谣言最初来自于一个名叫China Africa Project(“中非项目”)的NGO组织。该组织在10月24日最先发布了这个谣言,称中国版的《沙丘》的电影海报中将黑人演员移除了,还造谣说之前美国电影《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中的黑人演员也在中国版的电影海报中“消失”了。
(注:《星球大战7》的中国版电影海报并没有移除黑人演员,只不过调整了其在海报中的位置和占比,以突出了在中国更有知名度的另外两名演员)



而同样报道了此事的俄罗斯RT新闻网则进一步指出,这个造谣的NGO组织是一个“基于美国”的组织,近些年一直在接受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赞助,其发布的很多内容都是涉及中国和非洲合作中的“负面”内容。

然而,尽管这个NGO组织在被网民们怒斥造谣后,便灰溜溜地删除了谣言贴(但并无任何道歉或澄清),《每日邮报》《泰晤士报》等一众英国媒体却仍然在拿着这则已经被原发者删除的谣言进行炒作,发布了一篇篇抹黑中国的报道。
其中,英国《每日邮报》虽然后来被网民们骂得删掉了其官网上的这篇报道,却仍然保留了他们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错误内容,而且至今也没有澄清或道歉

不过,此事中最为讽刺的是,大力炒作此事的《每日邮报》和《泰晤士报》,本身就是英国的右翼保守派媒体,平时最喜欢做的就是嘲笑和挖苦欧美国家那些要求“尊重有色人种”和“种族平权”的议题。《每日邮报》甚至还被一家美国媒体打上了一个“种族主义小报”的标签。

不仅如此,这些英国媒体将电影《沙丘》中黑人女演员那版的海报和张震那版的海报对立起来的做法,除了明摆着是在抹黑中国外,还有一层将黑人和华人对立起来的阴险用意。
而且,在一些种族主义问题严重的西方国家,这种挑拨黑人和包括华人在内的亚裔群体对立的做法,更是白人种族主义者常用的一种分裂有色人种、不让他们团结起来争取平权的手段。
所以,《每日邮报》和《泰晤士报》歪曲事实编造谣言的做法,才是种族主义性质的。

另一方面,《沙丘》这部电影本身,其实也在美国面临着一些种族主义的争议。比如美国《华盛顿邮报》就称,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其实是受穆斯林文化影响很深的,但影片中却抹掉了这一层色彩。还有人在为这部电影是不是在鼓吹“白人救世主”的陈词滥调而争论着。


当然,这些争议就离我们中国人比较远了。
毕竟我们既不喜欢盗用别人国家的文化,也不喜欢一边奴役其他民族,一边又虚伪地自称什么“上帝”或“救世主”——尽管那些犯下这些罪恶的人和国家,很希望把我们拉低到他们的层次。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