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急救中心疫情救治转送专班
近期,浙江疫情输入风险较大。为有效应对疫情输入,切实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浙江各地各级紧绷疫情防控之弦,相关公共场所、医疗卫生机构等正在紧起来、严起来、实起来。
根据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应保持省、市、县三级常态化防控指挥组织和工作体系,人员相对稳定,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完善平急转换时提级指挥、扁平化管理,工作组、专班化运行的快速响应机制。
在杭州市急救中心疫情救治转送专班,“全副武装”的急救医生阿古达木和驾驶员张文新正在洗消中心认真洗消。两个半小时前,他们刚刚将一名出现胸闷症状的境外入境点人员需转送至定点医院救治。“目前,每期专班有急救人员8到10名,他们每天要完成每趟短则2小时,长则4小时的疫情相关转送任务20余趟。”杭州市急救中心急救科科长唐春福告诉记者。
杭州市急救中心疫情救治转送专班急救人员正在转运相关人员。
据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体专班成员遵循“24+14”隔离轮换原则,夜以继日投身一线。截至目前,杭州市急救中心累计承担疫苗接种医疗保障任务1300余场次,国际航班疫情现场医疗保障任务600余架次,转送新冠相关病例、发热及呼吸道病人3万余人次,先后派出人员车辆赴武汉、北京口岸、嘉兴大云口岸、萧山机场等地开展新冠疫情救治转送工作。
“请旅客先打开行程卡,再打开健康码,配合工作人员核验。”记者抵达杭州东站时,站内出发层、到达层和购票厅的广播正在循环播放着防疫提示。在查验行程卡和健康码的途中,工作人员还用围栏将人群的距离适当拉开,既保障了旅客出行便利,同时也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
目前,杭州东站严格落实‘测温、亮健康码、亮行程码、戴口罩’四个100%规范。”杭州东站枢纽管委会平安保障科科长吴凌伟告诉记者,10月1日至30日期间,杭州东站累计核查旅客健康码1040.87万人次,对非“绿码”的旅客随时调拨“战疫暖巴”送往核酸检测点;对体温异常的旅客交由驻点医院专业医生进行处置,实行体温二次复测,由120专车运送至发热门诊处置。
在浙江的医院、药店等公共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也正在逐一落实。
“您好,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近期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吗?”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大门入口处,医院检查人员对入院人员亲切询问。入院人员展示出绿色的健康码与行程码,且测温合格后,依次通行;医院内,各类防控提示牌均被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免洗洗手液随处可见,患者有需要可随时取用。
在医院1号楼住院大楼一楼,一位女士在进入住院楼闸机处短暂停留,显示器在读取人脸信息后,显示体温正常,语音播报快速通过。“目前,院内所有陪护人员都已办理电子陪护证,缓解了疫情期间病房管理压力。”浙江省人民医院医务部副主任袁方告诉记者,医院已对原有疫情防控手段进行了全面智能化升级改造,在确保个人隐私信息加密、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进入病区全流程电子化管理及智能化统计追溯。
杭州市急救中心疫情救治转送专班急救人员正在对救护车外部进行洗消。
据悉,患者家属可在入院准备中心通过智能终端设备或手机端小程序申请办理电子陪护证,患者确实因为疾病需要陪护时,可在健康码为绿码、体温正常且持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条件下,快速完成陪护通行证申领。
在位于杭州市体育场路的华东大药房,醒目之处张贴着“出示健康码”“请佩戴好口罩”等提示信息。每当有顾客到来时,工作人员都会在门口依次查看健康码,对顾客进行测温,检查口罩佩戴情况等。
“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四大类药品,我们不销售给有发热症状的人员。”杭州华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福超告诉记者,一旦发现购买这四大类监测范围药品的人员,将对其进行实名登记,劝导至医疗机构就诊,并按要求及时报告相关信息;每天营业前,药店都会对员工进行体温测量并登记,每天进行两次消杀工作,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借助数字化改革的东风,“互联网+”也让基层疫情防控工作有了新效率。
文成县红枫公交总站入站口
“请准备好健康码、行程码,不要拥挤排好队……”在文成县红枫公交总站入站口,进站旅客正排队通过体温安检门接受两码核验。不久前,该县公交总站全面升级防疫设备,新增了三台立式加强版人脸测温健康码一体机,通过读取身份证信息,快速验证人员的健康码及行程码信息,加快出入人员通行速度,减少人员聚集。
公交总站的高速运转,离不开一套“智慧公交大脑”运营系统。通过这套系统,文成县红枫公交有限公司可以对县域范围内1200个班次进行后台监管,督促防控措施落实。公司总经理陈大多告诉记者:“智能化设备和’智慧公交大脑’有序配合,有效避免了公交车上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确保了防疫工作的安全可控。”
记者 陈宁 郑文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