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繁育的镇海棘螈在中国计量大学研究人员的手指上爬行。
11月冬眠之前,又一批人工繁育的镇海棘螈被放归到野外。这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繁育出来的镇海棘螈幼体生活在水中。
今年刚晋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镇海棘螈为蝾螈科棘螈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特有的物种,而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林场是全国唯一发现的分布点。这种比大熊猫还稀有的动物在地球上至少生存了数百万年,直到上世纪30年代才被首次发现。

镇海棘螈幼体慢慢长出四肢,在实验室的水池里游动。
镇海棘螈行动迟缓,迁移能力很弱,对环境依赖性较强,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环境变化等影响,曾一度濒临灭绝。近几年,宁波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北仑分局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镇海棘螈专题研究和物种抢救。

宁波当地生态环保志愿者在镇海棘螈保护区标注野外产卵点,便于随时观察。
每年三四月,镇海棘螈开始在野外产卵,卵孵化出来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约半年后完成变态上岸生活。

研究人员观察镇海棘螈生长情况。
从2018年起,北仑区林场委托中国计量大学实施珍稀濒危物种镇海棘螈抢救性保护项目,中国计量大学组建了镇海棘螈人工繁育团队,从野外采集卵进行人工繁育,同时开展镇海棘螈栖息地生态因子的调查、种群资源调查、栖息地环境监测及改造等工作。

市民参观镇海棘螈人工繁育实验室。
经过不懈的努力,截至今年,人工繁育的镇海棘螈数量已超千尾,野外种群数量趋于稳定。但总数依然稀少,比大熊猫还珍贵。

研究人员在称量镇海棘螈卵的重量。

人工繁育的镇海棘螈长大后,被送到野外放生。

人工繁育的镇海棘螈慢慢爬向野地深处,回归大自然。

长大后,镇海棘螈上岸,在实验室模拟的野外环境中活动。
宁波晚报记者郑凯侠徐佳菁摄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