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上,《2021长三角41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创新生态发展为目标,设立了创新资源、创新产岀、产业潜力和环境支撑4个一级指标,以及创新人才、创新成果、产业结构、政策支撑等12个二级指标。宁波在该《报告》中表现十分亮眼。
上海、南京领跑长三角创新生态指数
据了解,《2021长三角41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是目前长三角区域内唯一一个覆盖所有41个地级以上城市科技创新生态的评估指数报告。根据该《报告》,长三角创新生态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合肥、宁波、无锡、常州、嘉兴、湖州。其中,上海、南京是仅有的两个得分超过80分的城市,前者得到87.76分,后者得到83.21分,可谓长三角创新生态指数的领跑者。
图片:2021长三角41个城市创新生态指数及一级指标得分柱形图
《报告》还显示,长三角创新生态指数区域整体综合平均得分为28.92分,15个城市超过平均得分。而相较于2020年,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创新生态指数得分全部实现增长,平均增幅达到12.84%,4个一级指标的平均得分均有显著提升,反映了长三角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能力增强、区域创新生态不断优化、整体创新生态建设正在稳步向前,为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
此外,《报告》也以充分的数据反映了长三角区域中重点城市的生态辐射引领作用。近年来,围绕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区域创新生态高地不断涌现和凸显,有效推动了近沪城市群、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形成创新生态发展的优势地区,创新生态的辐射和协同能力不断提升。
宁波排名第6,产业潜力突出
在41个城市中,宁波的创新生态指数得分排名第6,为41.12分,与合肥(43.42分)、无锡(39.88分)都比较接近。
图片:41个城市中,宁波的创新生态指数得分排名第6
在4个一级指标中,宁波在产业潜力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宁波的产业潜力在41个城市中排名第5,这与宁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密不可分。当前,宁波正在重点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前沿产业,并前瞻性布局工业互联网、第三代半导体、先进功能装备、空天信息、先进前沿材料、氢能、区块链等未来产业,加快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全力培育未来经济竞争新优势。
图片:41个城市中,宁波的“产业潜力”得分排名第5
而在政策支撑方面,宁波的表现也可圈可点。目前,宁波已经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宁波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宁波新材料科创高地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规划和方案的相继出炉,以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技争投”、三大科创高地建设等举措的持续推进,都为宁波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引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不过,宁波的整体创新生态指数与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相比,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创新产出和创新资源方面,宁波的表现还不够亮眼。
例如,在创新产出方面,宁波只排在第10。创新产出包括创新成果、成果转化等,而宁波在高校院所的布局方面还较为欠缺,这也对宁波创新成果和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图片:41个城市中,宁波的“创新产出”得分排名第10
而在创新资源方面,宁波排在了第8。创新资源包括创新人才、创新资本、创新平台等方面,与排名前列的城市相比,宁波目前在这些方面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片:41个城市中,宁波的“创新资源”得分排名第8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所长吴寿仁博士认为,科创生态的打造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各个地方加强合作,比如各地政策的协同配套,形成创新共治,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和资源禀赋。同时,需要大力发展专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促进各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科技服务机构的市场化、专业化作用。
图片:2021长三角41个城市创新生态指数得分分位图
对于宁波而言,加强与长三角其它城市之间的科创合作,早已成为了宁波科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发布的《宁波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未来几年,宁波将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构建形成北接上海、西接杭州、南接浙东南的创新发展格局。具体举措如:高起点建设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大力争取长三角重大科研载体落户宁波、加快建设长三角科技合作飞地等。
此外,宁波将从加快推进重大科技任务攻关、着力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加快优化城市创新空间布局、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集群、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引育提升创新人才、不断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科创活力与科创实力,有力推进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
东南商报记者 吴正彬 通讯员 于海洪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