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收个快递健康码突然变“黄”?卫健部门:警惕新冠病毒“物传人”
2022-01-21 20:14:16 稿源: 天目新闻  

  年关将至,新冠疫情形势牵动人心。

  近日,北京市和广东省深圳市、珠海市分别举行了针对本地疫情的新闻发布会,在各自通报本土确诊病例的情况的同时,均研判不排除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由此看来,新冠病毒通过境外邮件及其他物品“物传人”的风险值得警惕。

  与此同时,深圳多名网友反映,自己购买或收到境外快递包裹后,健康码“变黄了”。

  消息传出后,不少“剁手族”很关心:还能不能收取境外快递包裹了?物品核酸检测阳性一定会传染给人吗?怎么取快递才能避免风险?

  图片来自微博网友

  收到境外包裹变“黄码”了

  为啥国际邮件消杀后仍“有毒”

  针对收到境外快递健康码变色的问题,深圳市12345热线客服回应:当地居民接触到境外快递,需48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在7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若结果为阴性,健康码会恢复绿色。

  为防控境外物品携带病毒入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曾多次发布文件,要求各口岸对进口邮件和货物进行全面消毒,希望在关口拦截被污染的物品。

  国际邮件消杀后,为何仍然携带病毒?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表示,目前国际上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态势仍在持续,进入到中国的邮件和货物,存在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可能性。一些病毒在转运过程中可能会逐渐死掉,但在特定条件下,有些病毒不会死亡,货品就会具有传染性。

  张流波说,假设在国外物品上污染的新冠病毒量比较大,同时转运工人一咳嗽,一打喷嚏,可能唾液、痰液上面有机物比较多,对病毒起到了比较好的保护作用。再加上现在北半球是冬天,病毒存活的时间就会长很多。如果再经过空运,时间又短,这个时候在接触到这些货品或包装表面的时候,可能存在感染风险。

  此外,新冠病毒不仅会污染邮件的包装,也会污染内部的货品。此次快递行业相关人员没有最先发病,说明对邮件表面的防护和消毒效果是好的,但对包装里面的货品出现传播风险要引起高度重视。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物品“阳性”会让人感染吗

  收取境外包裹如何避免风险

  那么,物品核酸检测阳性一定会传染给人吗?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赵卫表示,我们看到的报道都是说的物品核酸阳性,“核酸阳性”并不代表着在物品的表面一定有活的病毒。因为当病毒存在于物体表面,如果存放一段时间,它就会失去活力。但是这个病毒的核酸依然存在,所以这就出现了物品表面核酸检测阳性的现象。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认为,相比受到人感染,“物传人”的限定条件较多,并非新冠病毒主要传播方式。“物传人”要造成感染,需满足三个条件:

  一、物品污染较重。

  二、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时间较长,一般来说温度越低,病毒存活时间越长。

  三、接触污染物品时未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虽然新冠病毒“物传人”条件有限,但感染病例容易出现无症状感染或轻症感染,存在隐匿性,往往发现不够及时,容易引发新的疫情。

  我国疫情防控一直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但在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输入疫情的双重挑战之下,疫情防控风险大增、防控形势复杂而严峻。

  为切实加强“人物同防”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控制和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国家邮政局安全监督管理司也下发通知,要求各企业要切实做好国际邮件快件处理场所消毒、通风等工作,对进口国际邮件快件,要在进入生产处理环节之后,第一时间逐件进行外包装各面全覆盖消毒,并制定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进口邮件快件疫情防控处置方案。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提醒,为谨防新冠病毒通过境外邮件及其他物品“物传人”,以下安全防护措施,一定要知道:

  1、国外疫情高发期间尽量减少购买境外商品。

  2、若收到境外邮件或物品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减少直接接触和交流。

  3、尽可能在固定地点取件,实现无接触交接。如需当面签收,请与快递员保持安全距离。

  4、拆件时尽量在户外进行,外包装不要拿回家中,要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如需拿回家中,可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对内外包装进行全面消毒。

  5、处理完邮件后及时摘下手套,认真进行手消毒或清洗双手,更换口罩,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碰口、眼、鼻。

  同时,建议快递从业人员:

  1.尽量采用非接触方式如使用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完成邮件快件收发。

  2.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并戴手套。

  3.乘坐厢式电梯时需戴口罩,并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编辑: 蔡嘉妮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收个快递健康码突然变“黄”?卫健部门:警惕新冠病毒“物传人”

稿源: 天目新闻 2022-01-21 20:14:16

  年关将至,新冠疫情形势牵动人心。

  近日,北京市和广东省深圳市、珠海市分别举行了针对本地疫情的新闻发布会,在各自通报本土确诊病例的情况的同时,均研判不排除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由此看来,新冠病毒通过境外邮件及其他物品“物传人”的风险值得警惕。

  与此同时,深圳多名网友反映,自己购买或收到境外快递包裹后,健康码“变黄了”。

  消息传出后,不少“剁手族”很关心:还能不能收取境外快递包裹了?物品核酸检测阳性一定会传染给人吗?怎么取快递才能避免风险?

  图片来自微博网友

  收到境外包裹变“黄码”了

  为啥国际邮件消杀后仍“有毒”

  针对收到境外快递健康码变色的问题,深圳市12345热线客服回应:当地居民接触到境外快递,需48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在7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若结果为阴性,健康码会恢复绿色。

  为防控境外物品携带病毒入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曾多次发布文件,要求各口岸对进口邮件和货物进行全面消毒,希望在关口拦截被污染的物品。

  国际邮件消杀后,为何仍然携带病毒?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表示,目前国际上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态势仍在持续,进入到中国的邮件和货物,存在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可能性。一些病毒在转运过程中可能会逐渐死掉,但在特定条件下,有些病毒不会死亡,货品就会具有传染性。

  张流波说,假设在国外物品上污染的新冠病毒量比较大,同时转运工人一咳嗽,一打喷嚏,可能唾液、痰液上面有机物比较多,对病毒起到了比较好的保护作用。再加上现在北半球是冬天,病毒存活的时间就会长很多。如果再经过空运,时间又短,这个时候在接触到这些货品或包装表面的时候,可能存在感染风险。

  此外,新冠病毒不仅会污染邮件的包装,也会污染内部的货品。此次快递行业相关人员没有最先发病,说明对邮件表面的防护和消毒效果是好的,但对包装里面的货品出现传播风险要引起高度重视。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物品“阳性”会让人感染吗

  收取境外包裹如何避免风险

  那么,物品核酸检测阳性一定会传染给人吗?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赵卫表示,我们看到的报道都是说的物品核酸阳性,“核酸阳性”并不代表着在物品的表面一定有活的病毒。因为当病毒存在于物体表面,如果存放一段时间,它就会失去活力。但是这个病毒的核酸依然存在,所以这就出现了物品表面核酸检测阳性的现象。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认为,相比受到人感染,“物传人”的限定条件较多,并非新冠病毒主要传播方式。“物传人”要造成感染,需满足三个条件:

  一、物品污染较重。

  二、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时间较长,一般来说温度越低,病毒存活时间越长。

  三、接触污染物品时未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虽然新冠病毒“物传人”条件有限,但感染病例容易出现无症状感染或轻症感染,存在隐匿性,往往发现不够及时,容易引发新的疫情。

  我国疫情防控一直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但在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输入疫情的双重挑战之下,疫情防控风险大增、防控形势复杂而严峻。

  为切实加强“人物同防”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控制和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国家邮政局安全监督管理司也下发通知,要求各企业要切实做好国际邮件快件处理场所消毒、通风等工作,对进口国际邮件快件,要在进入生产处理环节之后,第一时间逐件进行外包装各面全覆盖消毒,并制定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进口邮件快件疫情防控处置方案。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提醒,为谨防新冠病毒通过境外邮件及其他物品“物传人”,以下安全防护措施,一定要知道:

  1、国外疫情高发期间尽量减少购买境外商品。

  2、若收到境外邮件或物品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减少直接接触和交流。

  3、尽可能在固定地点取件,实现无接触交接。如需当面签收,请与快递员保持安全距离。

  4、拆件时尽量在户外进行,外包装不要拿回家中,要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如需拿回家中,可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对内外包装进行全面消毒。

  5、处理完邮件后及时摘下手套,认真进行手消毒或清洗双手,更换口罩,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碰口、眼、鼻。

  同时,建议快递从业人员:

  1.尽量采用非接触方式如使用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完成邮件快件收发。

  2.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并戴手套。

  3.乘坐厢式电梯时需戴口罩,并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编辑: 蔡嘉妮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