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街道史家社区“畅梦园”。(王博宓伊沛摄)
楼道翻新、艺术墙绘、口袋公园……五步一景,十步一画,鄞州区东胜街道用“小创意”助力老旧小区改造,在环境“改头换面”的同时,赋予居民“小确幸”,真正改到了居民的心坎上。
微改造使老小区换新颜
前几天,记者来到东胜街道史家社区,刚进小区大门,就被一排大红灯笼和舞动的彩旗所吸引。往东走,一幅百米墙绘将建党、建国及全面实现小康等重大事件串联成一条生动鲜活的“时间轴”,“走过这面墙,就好像经历了一次时空之旅。”在墙绘旁边,居民们议论纷纷。
史家巷小区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是个“饱经风霜”的高龄小区。以微改造为契机,史家社区科学利用闲置空间,灵活植入“小创意”,不仅将1号到13号楼间绿地升级打造成为一个集文娱生态功能于一体的“畅梦园”,还开辟了儿童娱乐区、户外锻炼区、种植园、休息区等,为居民打造了一处休闲好去处。
“感觉搬进了新房!”看到小区的变化,大河社区居民冯阿姨忍不住点赞。大河社区是个无门卫、无物业、无管理“三无”开放式老小区,通过这次微改造,小区6幢房屋外立面和楼道内墙粉刷一新,屋顶和小区路面也全面整修,还新增了公共晾衣架和健身器材。
据介绍,去年东胜街道共完成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造面积38.92万平方米、围墙景观铺装2700平方米、屋面防水处理94幢、雨污水管改造4620米,无论是数量还是体量都位居鄞州乃至全市前列。
微改造带来便捷新生活
戎家社区天官和庭小区有一片泥沙地,以往只要下雨,路面就会泥泞不堪。在征求居民意见后,戎家社区把这里改造成为一条塑胶“彩虹跑道”,和周边的花草、休闲座椅一起,构成了家门口的精致街景。
王家社区姚隘路245弄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东胜街道本次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房龄”最大的小区。针对由来已久的私拉电线问题,王家社区线上线下收集民意,多次通过社区议事厅商讨改造方案,在小区道路改造的同时,铺设点对点车棚接线管槽,实施“四网合一”“上改下”工程,彻底整治了管线私拉问题。
张斌社区金鼎花园、东城花园小区均建于20世纪90年代,小区内停车位稀缺,还存在毁绿现象。为此,东胜街道积极对接社区、业委会、施工队,通过调整停车线、铺设草坪砖等方式增设停车位30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小区的停车难问题。
在杏阳小区,管道漏水、屋顶渗水等问题频发。虽然每次物业都会上门维修,可修修补补治标不治本,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治。为此,东胜街道花大力气对小区公共水管及屋面防水、地下给水、排水管线进行了全面更换,334户居民因此受益。
微改造居民说了算
环境变美了,居民打心眼里把小区当成了家,纷纷建言献策参与小区建设。
为充分保障居民自治权益,东胜街道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各小区召开多方联席会,听取居民意见,并第一时间对接相关部门和单位,及时处理改造中的矛盾难题。
泰和社区在人大东胜街道工委指导下,成立了由10人组成的居民监督队,通过进楼道、入家门、面对面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收集整理有效建议24条。樱花社区活跃着一支“流动智囊团”。智囊团里的成员们轮流“找茬”,提出了垃圾房改造、电表箱刷漆等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如此,樱花社区还联手擅长广告设计的居民,在聚金家园小区打造了“樱花瓣”形状的休闲座椅,让居民其乐融融地唠家常。曙光社区组织6名懂施工建筑的居民成立了监督队。他们发挥所长,点对点督促施工单位,并对小区地下管线进行精准把脉。
记者王博通讯员宓伊沛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