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
拱火还是灭火?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俄乌冲突中到底是何角色?
2022-03-02 07:34:43 稿源: 央视新闻  

  2月28日,俄乌双方进行了首轮谈判。从双方表态看,分歧不小,但双方已找到未来达成共识的要点,同意近期举行下一轮谈判。

  而在谈判会场之外,交锋仍在持续。俄乌军事冲突并没有停止,同时包括致命性武器在内的大批西方军火正运往乌克兰,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从经济到外交的制裁也都在加码。

  首轮谈判分歧不小,俄乌双方有何诉求?

  这次谈判中,俄乌双方提出的诉求可以说是针锋相对:俄方要求的是,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解决乌克兰非军事化和非纳粹化问题,并且保持中立地位。乌克兰则要求俄罗斯撤出所有军队,包括从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撤出。

  虽然首轮谈判没能达成任何实质性成果,但双方表示,已经找到未来达成共识的要点,并同意进行下一轮谈判。和平,仍然需要共同努力和相向而行。

  俄乌首轮谈判,立场差距较大

  一波三折之后,俄乌双方实现了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来的首次对话。从种种信息来看,谈判双方的互信仍然有待加强。俄乌之间相向而行的道路依然漫长。

  俄罗斯代表团在谈判结束后表示,双方已经找到了未来可能达成共识的议题。

  俄罗斯代表团团长、俄罗斯总统助理 梅津斯基:我们刚刚与乌克兰代表团方面,结束了大约5个小时的谈判,我们详细讨论了日程中的所有事项,找到一些双方预测可以达成一致立场的议题,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双方同意,继续推进谈判进程。下轮会谈将于未来几天内,在白俄罗斯和波兰边境进行。我们已经同意了在下次会谈之前,每个代表团,特别是高级成员将就涉及下次会谈的所有方面与各自政府协商。

  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在谈判后指责俄罗斯方面在谈判的过程中依然保持军事行动。

  乌克兰总统 泽连斯基:谈判的同时,我们还在被轰炸和炮击,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我认为俄罗斯是在试图向我们施压,不要浪费时间了。

  俄乌双方的首次谈判,双方各自提出的谈判条件针锋相对,俄罗斯方面要求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乌克兰去军事化、乌克兰政府去纳粹化并保持中立状态,而乌克兰方面则要求俄罗斯撤出所有军队,包括从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就是谈判的地点戈梅利。俄罗斯方面一开始建议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谈判,但遭到乌方拒绝。而乌方提出的一些北约国家首都,包括华沙、布达佩斯等,也是俄方不能接受的。最终,双方达成妥协,选择在白俄罗斯靠近乌克兰的边境地区戈梅利举行谈判。

  选定戈梅利后,乌方代表团以出于人身安全考虑为由不愿直接前往,而是绕道北约国家波兰进入白俄罗斯境内,因此原本从基辅出发220多公里的路程变成了1000多公里,这也导致俄方代表团在经过等待后先行离开谈判地点,后经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再度斡旋,谈判才最终成行。

  即将再谈,俄乌是否可能弥合分歧?

  首轮谈判结束后,俄乌的军事行动仍在持续。对于即将到来的第二轮谈判,双方是否有可能弥合分歧?俄乌战火是否还会继续蔓延?我们来听特约评论员苏晓晖的解读。

  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俄乌首轮谈判结束,而乌克兰方面表示并没有达到预期,但同时,也没有达到俄罗斯方面的预期。但是,首轮会谈还是展示出一些积极的因素,是具有建设性的。首先,从细节来说,双方谈了五个小时,说明进行了细致的沟通,并非一言不合、拂袖而去。另外,俄乌双方还约定继续谈,谈判地点将设在波兰和白俄罗斯的边境。说明双方亟于进一步的沟通。从地点的设置来说,也希望照顾到更多的舒适度。从目前来看,谈判的前景不能过分乐观,形势错综复杂,双方的沟通会遭到一系列的挑战,边打边谈很可能会成为双方谈判的常态。在首轮谈判过程中,双方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停。在未来,军事行动进行当中,双方在明确立场的同时要弥合分歧。现在,乌克兰提出的条件非常清楚,希望俄罗斯停火撤军。而对于乌方提出的要求,俄罗斯也要开出条件,俄方的条件也比较清晰,首先希望承认俄罗斯对于克里米亚的主权以及乌克兰的中立地位。俄方的关切并不是解决当前的危机结束军事行动,而是希望克里米亚问题不再成为横亘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不可逾越的门槛,不要再一提及克里米亚就造成西方对俄罗斯一致的谴责,造成制裁的不断加码。另外,乌克兰地位的问题则涉及未来欧洲安全整体框架的问题,是俄罗斯关注的重中之重。所以,双方在弥合分歧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目前来说,各方形势错综复杂,谈判氛围尤为重要。边打边谈本身就很复杂,加上个别国家,尤其是美国不断地挑动局势、煽风点火,让谈判氛围进一步恶化,必然使谈判难上加难。当前,国际社会应当给俄乌谈判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坚持用外交途径来解决根本矛盾。

  西方军事援助乌克兰,包括致命性武器

  在俄乌交战的同时,有些势力人不在战场,却用军事“援助”在战场外搭起了第二战场,试图用制裁的手段从外围施压,来影响和主导战场局势的变化。

  就在谈判当天,美国媒体释放消息,称首次批准美直接向乌克兰运送“毒刺”防空导弹,用于击落直升机和其他飞机,美方正努力进行相关安排。谈判当天,欧盟也通过了两项总价值为5亿欧元的援助措施,向乌克兰提供包括致命性武器在内的装备和物资。

  援助+制裁,为何却拒设禁飞区?

  俄乌冲突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身影无处不在,无论是对乌克兰的声援、军事援助,还是对俄罗斯的加码制裁。但是,当乌克兰提出要美国和北约在乌克兰上空设立禁飞区,他们却拒绝了。他们并不想跟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为什么?一边撺掇一边拒绝加入,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俄乌冲突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大家看得很清楚,在俄乌局势紧张的过程当中,美国始终在煽风点火,但美国还要把自己伪装成和平护卫者的形象,这种做法当然是非常虚伪同时也是有险恶用心的。很明显,美国正在打造对俄罗斯得更加坚固的反俄阵线。首先,美国使用的是金融、经济方面的措施:从SWIFT系统中拉黑俄罗斯的银行、金融经济手段不断地收紧,让俄罗斯在长期发展中遭受到更多的困境,这是一个既定的、明确的目标。同时,美国向欧洲增兵,使北约成员国提高军费,把北约打造成美国手中的利器,同样是非常的明显。德国等欧盟国家现在对俄罗斯都出现了施压的态度,在某种程度配合美国的动向。甚至,美国东亚的盟友日本也加入对俄的制裁进程中。但美国的阴险在于,只隔岸观火,却极力避免卷入大国之间的战争,美国利用乌克兰和欧洲对俄罗斯进行更多的消耗,在此过程当中,美国希望尽可能地保障自己的利益、扩大自己的利益,这就是现在美国正在玩的一套把戏。

  乌克兰危机,美国和北约难辞其咎

  美国国内的一些人士就指出,如今发生的乌克兰危机,美国与北约难辞其咎。

  曾经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棱镜”监控项目的记者格林沃德近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北约东扩到了俄罗斯家门口,而美国的政客们在过去这些年里,忙着煽动极端敌视俄罗斯的情绪氛围,没有与俄罗斯进行外交接触来缓和局势。

  曾曝光“棱镜”监控项目的记者 格林沃德:我们本应尽一切努力来避免这场战争,现在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来缓和局势,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克里姆林宫的立场,是北约保证不将乌克兰纳入其中,乌克兰也要作出这样的承诺,但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样做。

  格林沃德还表示,现在美国的舆论环境不允许说这样的话,但事实上美国现任政府的一些官员多年前就有过类似表述。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中情局局长威廉·伯恩斯2008年担任美国驻俄罗斯大使时曾给华盛顿发回一份备忘录。备忘录中写道,“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俄罗斯领导层(不仅仅是普京)最无法容忍的一条红线”,“我发现没有人不认为乌克兰加入北约是直接挑战俄罗斯的利益。”

  美国知名学者诺姆·乔姆斯基201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指出,北约一路东扩到俄罗斯的家门口,在俄罗斯边上布满所谓“防御性武器”,但其实是“进攻性武器”,所以俄罗斯不能再容忍乌克兰加入北约。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在2015年发表的一番言论中也指出,乌克兰面临的危机应该归咎于西方。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 约翰·米尔斯海默:我认为现在的情形是,西方让乌克兰走上了一条沉沦的道路,破坏乌克兰,我提倡的政策是,让乌克兰“中立化”,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建设乌克兰的经济,让其远离俄罗斯和北约的地缘竞争,这才是对乌克兰人最好的结果。

  西方“谎言帝国”在信息战领域对抗俄罗斯

  自2月24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战以来,各种信息层出不穷,美国等西方国家仰仗庞大的宣传机器,针对俄罗斯的各种信息战逐渐升级。

  集体阵亡?蛇岛士兵:我还活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4日发布了一段据称是录制于乌克兰蛇岛的音频。

  声音来源:俄罗斯军官,这是一艘军舰,这是一艘俄罗斯军舰,我建议你放下武器投降,以避免流血和伤亡,否则,你将被炮击。

  声音来源:蛇岛上的乌克兰士兵,俄罗斯军舰,去你的……

  随后,录音戛然而止。当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蛇岛的边防军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西方媒体借机大肆报道:“去你的”乌克兰蛇岛士兵战死前告知俄舰。泽连斯基说,反抗俄舰的蛇岛士兵死后将追授英雄称号。

  然而,俄媒随后便公布画面,称这些士兵并没有死,他们都投降了,将很快被送回到家人身边。

  封锁对手的信息、释放自己的信息烟雾弹、从而在战争中取得优势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拿手好戏。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6日说,俄罗斯总统网站受到持续攻击,“网页频繁崩溃”。俄罗斯国家杜马网站、联邦委员会网站当天也短暂出现网页无法打开的情况。此前,今日俄罗斯通讯社24日曾报道说,自莫斯科时间24日下午5点起,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的网站就一直受到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其中大约27%的攻击发起地址位于美国。

  希拉里日前就公然怂恿黑客对俄罗斯发动信息战,她还直言,“阿拉伯之春”时美国就是这么干的。

  美国前国务卿 希拉里·克林顿:(黑客)可以通过网络,来支持人们在俄罗斯街头(抗议),我们在“阿拉伯之春”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当时我是美国国务卿,我想我们还可以攻击,(俄罗斯)政府机构的网络。

  早在阿拉伯之春时,美国就玩起了信息战。当时,他们打出的旗号是“互联网自由”。

  所谓“互联网自由”战略是指希拉里·克林顿在担任国务卿期间,大力鼓吹要在全球打造所谓开放、透明的互联网。在美国看来,利用“互联网自由”这一工具,既可以传播美式价值观,塑造于己有利的公共舆论,又可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对他国社会、政治生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一思路下,社交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成为颠覆者的重要工具。

  时任美国国务卿 希拉里:对于美国来说,支持(中东)民主过渡进程,并非是理想主义,而是一种战略性的必然需要。

  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员 贾里德·科恩:毫无疑问(互联网)技术,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加速器”。

  美国国务院创新高级顾问 亚历克·罗斯:(互联网)就像一个“加速器”,传统意义上需要几个月,甚至数年的(政治)运动,被压缩到了仅仅几周。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拱火还是灭火?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俄乌冲突中到底是何角色?

稿源: 央视新闻 2022-03-02 07:34:43

  2月28日,俄乌双方进行了首轮谈判。从双方表态看,分歧不小,但双方已找到未来达成共识的要点,同意近期举行下一轮谈判。

  而在谈判会场之外,交锋仍在持续。俄乌军事冲突并没有停止,同时包括致命性武器在内的大批西方军火正运往乌克兰,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从经济到外交的制裁也都在加码。

  首轮谈判分歧不小,俄乌双方有何诉求?

  这次谈判中,俄乌双方提出的诉求可以说是针锋相对:俄方要求的是,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解决乌克兰非军事化和非纳粹化问题,并且保持中立地位。乌克兰则要求俄罗斯撤出所有军队,包括从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撤出。

  虽然首轮谈判没能达成任何实质性成果,但双方表示,已经找到未来达成共识的要点,并同意进行下一轮谈判。和平,仍然需要共同努力和相向而行。

  俄乌首轮谈判,立场差距较大

  一波三折之后,俄乌双方实现了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来的首次对话。从种种信息来看,谈判双方的互信仍然有待加强。俄乌之间相向而行的道路依然漫长。

  俄罗斯代表团在谈判结束后表示,双方已经找到了未来可能达成共识的议题。

  俄罗斯代表团团长、俄罗斯总统助理 梅津斯基:我们刚刚与乌克兰代表团方面,结束了大约5个小时的谈判,我们详细讨论了日程中的所有事项,找到一些双方预测可以达成一致立场的议题,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双方同意,继续推进谈判进程。下轮会谈将于未来几天内,在白俄罗斯和波兰边境进行。我们已经同意了在下次会谈之前,每个代表团,特别是高级成员将就涉及下次会谈的所有方面与各自政府协商。

  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在谈判后指责俄罗斯方面在谈判的过程中依然保持军事行动。

  乌克兰总统 泽连斯基:谈判的同时,我们还在被轰炸和炮击,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我认为俄罗斯是在试图向我们施压,不要浪费时间了。

  俄乌双方的首次谈判,双方各自提出的谈判条件针锋相对,俄罗斯方面要求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乌克兰去军事化、乌克兰政府去纳粹化并保持中立状态,而乌克兰方面则要求俄罗斯撤出所有军队,包括从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就是谈判的地点戈梅利。俄罗斯方面一开始建议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谈判,但遭到乌方拒绝。而乌方提出的一些北约国家首都,包括华沙、布达佩斯等,也是俄方不能接受的。最终,双方达成妥协,选择在白俄罗斯靠近乌克兰的边境地区戈梅利举行谈判。

  选定戈梅利后,乌方代表团以出于人身安全考虑为由不愿直接前往,而是绕道北约国家波兰进入白俄罗斯境内,因此原本从基辅出发220多公里的路程变成了1000多公里,这也导致俄方代表团在经过等待后先行离开谈判地点,后经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再度斡旋,谈判才最终成行。

  即将再谈,俄乌是否可能弥合分歧?

  首轮谈判结束后,俄乌的军事行动仍在持续。对于即将到来的第二轮谈判,双方是否有可能弥合分歧?俄乌战火是否还会继续蔓延?我们来听特约评论员苏晓晖的解读。

  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俄乌首轮谈判结束,而乌克兰方面表示并没有达到预期,但同时,也没有达到俄罗斯方面的预期。但是,首轮会谈还是展示出一些积极的因素,是具有建设性的。首先,从细节来说,双方谈了五个小时,说明进行了细致的沟通,并非一言不合、拂袖而去。另外,俄乌双方还约定继续谈,谈判地点将设在波兰和白俄罗斯的边境。说明双方亟于进一步的沟通。从地点的设置来说,也希望照顾到更多的舒适度。从目前来看,谈判的前景不能过分乐观,形势错综复杂,双方的沟通会遭到一系列的挑战,边打边谈很可能会成为双方谈判的常态。在首轮谈判过程中,双方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停。在未来,军事行动进行当中,双方在明确立场的同时要弥合分歧。现在,乌克兰提出的条件非常清楚,希望俄罗斯停火撤军。而对于乌方提出的要求,俄罗斯也要开出条件,俄方的条件也比较清晰,首先希望承认俄罗斯对于克里米亚的主权以及乌克兰的中立地位。俄方的关切并不是解决当前的危机结束军事行动,而是希望克里米亚问题不再成为横亘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不可逾越的门槛,不要再一提及克里米亚就造成西方对俄罗斯一致的谴责,造成制裁的不断加码。另外,乌克兰地位的问题则涉及未来欧洲安全整体框架的问题,是俄罗斯关注的重中之重。所以,双方在弥合分歧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目前来说,各方形势错综复杂,谈判氛围尤为重要。边打边谈本身就很复杂,加上个别国家,尤其是美国不断地挑动局势、煽风点火,让谈判氛围进一步恶化,必然使谈判难上加难。当前,国际社会应当给俄乌谈判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坚持用外交途径来解决根本矛盾。

  西方军事援助乌克兰,包括致命性武器

  在俄乌交战的同时,有些势力人不在战场,却用军事“援助”在战场外搭起了第二战场,试图用制裁的手段从外围施压,来影响和主导战场局势的变化。

  就在谈判当天,美国媒体释放消息,称首次批准美直接向乌克兰运送“毒刺”防空导弹,用于击落直升机和其他飞机,美方正努力进行相关安排。谈判当天,欧盟也通过了两项总价值为5亿欧元的援助措施,向乌克兰提供包括致命性武器在内的装备和物资。

  援助+制裁,为何却拒设禁飞区?

  俄乌冲突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身影无处不在,无论是对乌克兰的声援、军事援助,还是对俄罗斯的加码制裁。但是,当乌克兰提出要美国和北约在乌克兰上空设立禁飞区,他们却拒绝了。他们并不想跟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为什么?一边撺掇一边拒绝加入,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俄乌冲突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大家看得很清楚,在俄乌局势紧张的过程当中,美国始终在煽风点火,但美国还要把自己伪装成和平护卫者的形象,这种做法当然是非常虚伪同时也是有险恶用心的。很明显,美国正在打造对俄罗斯得更加坚固的反俄阵线。首先,美国使用的是金融、经济方面的措施:从SWIFT系统中拉黑俄罗斯的银行、金融经济手段不断地收紧,让俄罗斯在长期发展中遭受到更多的困境,这是一个既定的、明确的目标。同时,美国向欧洲增兵,使北约成员国提高军费,把北约打造成美国手中的利器,同样是非常的明显。德国等欧盟国家现在对俄罗斯都出现了施压的态度,在某种程度配合美国的动向。甚至,美国东亚的盟友日本也加入对俄的制裁进程中。但美国的阴险在于,只隔岸观火,却极力避免卷入大国之间的战争,美国利用乌克兰和欧洲对俄罗斯进行更多的消耗,在此过程当中,美国希望尽可能地保障自己的利益、扩大自己的利益,这就是现在美国正在玩的一套把戏。

  乌克兰危机,美国和北约难辞其咎

  美国国内的一些人士就指出,如今发生的乌克兰危机,美国与北约难辞其咎。

  曾经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棱镜”监控项目的记者格林沃德近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北约东扩到了俄罗斯家门口,而美国的政客们在过去这些年里,忙着煽动极端敌视俄罗斯的情绪氛围,没有与俄罗斯进行外交接触来缓和局势。

  曾曝光“棱镜”监控项目的记者 格林沃德:我们本应尽一切努力来避免这场战争,现在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来缓和局势,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克里姆林宫的立场,是北约保证不将乌克兰纳入其中,乌克兰也要作出这样的承诺,但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样做。

  格林沃德还表示,现在美国的舆论环境不允许说这样的话,但事实上美国现任政府的一些官员多年前就有过类似表述。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中情局局长威廉·伯恩斯2008年担任美国驻俄罗斯大使时曾给华盛顿发回一份备忘录。备忘录中写道,“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俄罗斯领导层(不仅仅是普京)最无法容忍的一条红线”,“我发现没有人不认为乌克兰加入北约是直接挑战俄罗斯的利益。”

  美国知名学者诺姆·乔姆斯基201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指出,北约一路东扩到俄罗斯的家门口,在俄罗斯边上布满所谓“防御性武器”,但其实是“进攻性武器”,所以俄罗斯不能再容忍乌克兰加入北约。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在2015年发表的一番言论中也指出,乌克兰面临的危机应该归咎于西方。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 约翰·米尔斯海默:我认为现在的情形是,西方让乌克兰走上了一条沉沦的道路,破坏乌克兰,我提倡的政策是,让乌克兰“中立化”,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建设乌克兰的经济,让其远离俄罗斯和北约的地缘竞争,这才是对乌克兰人最好的结果。

  西方“谎言帝国”在信息战领域对抗俄罗斯

  自2月24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战以来,各种信息层出不穷,美国等西方国家仰仗庞大的宣传机器,针对俄罗斯的各种信息战逐渐升级。

  集体阵亡?蛇岛士兵:我还活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4日发布了一段据称是录制于乌克兰蛇岛的音频。

  声音来源:俄罗斯军官,这是一艘军舰,这是一艘俄罗斯军舰,我建议你放下武器投降,以避免流血和伤亡,否则,你将被炮击。

  声音来源:蛇岛上的乌克兰士兵,俄罗斯军舰,去你的……

  随后,录音戛然而止。当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蛇岛的边防军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西方媒体借机大肆报道:“去你的”乌克兰蛇岛士兵战死前告知俄舰。泽连斯基说,反抗俄舰的蛇岛士兵死后将追授英雄称号。

  然而,俄媒随后便公布画面,称这些士兵并没有死,他们都投降了,将很快被送回到家人身边。

  封锁对手的信息、释放自己的信息烟雾弹、从而在战争中取得优势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拿手好戏。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6日说,俄罗斯总统网站受到持续攻击,“网页频繁崩溃”。俄罗斯国家杜马网站、联邦委员会网站当天也短暂出现网页无法打开的情况。此前,今日俄罗斯通讯社24日曾报道说,自莫斯科时间24日下午5点起,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的网站就一直受到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其中大约27%的攻击发起地址位于美国。

  希拉里日前就公然怂恿黑客对俄罗斯发动信息战,她还直言,“阿拉伯之春”时美国就是这么干的。

  美国前国务卿 希拉里·克林顿:(黑客)可以通过网络,来支持人们在俄罗斯街头(抗议),我们在“阿拉伯之春”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当时我是美国国务卿,我想我们还可以攻击,(俄罗斯)政府机构的网络。

  早在阿拉伯之春时,美国就玩起了信息战。当时,他们打出的旗号是“互联网自由”。

  所谓“互联网自由”战略是指希拉里·克林顿在担任国务卿期间,大力鼓吹要在全球打造所谓开放、透明的互联网。在美国看来,利用“互联网自由”这一工具,既可以传播美式价值观,塑造于己有利的公共舆论,又可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对他国社会、政治生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一思路下,社交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成为颠覆者的重要工具。

  时任美国国务卿 希拉里:对于美国来说,支持(中东)民主过渡进程,并非是理想主义,而是一种战略性的必然需要。

  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员 贾里德·科恩:毫无疑问(互联网)技术,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加速器”。

  美国国务院创新高级顾问 亚历克·罗斯:(互联网)就像一个“加速器”,传统意义上需要几个月,甚至数年的(政治)运动,被压缩到了仅仅几周。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