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位居全省第二 鄞州、慈溪等地科创效能显著
2022-03-03 07:11: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区(县、市)分布情况(2020年)

  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指数设区市排名情况(2020年)

  近日,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发布的《2021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以下简称《指数》)显示,2015年至2020年,浙江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水平不断提高,转化效果显著。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宁波科技成果转化指数稳居第二。但与“一哥”杭州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杭州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一骑绝尘”

  近几年,浙江科技成果转化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指数》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由100提升至271.86,累计增长171.86,年均增长率达22.1%。其中,2018年、2019年同比增速均超30%,处于快速增长期。

  据悉,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下设创新研发指数、成果产出指数、成果交易指数、转化绩效指数4个分指数。在4个分指数中,成果交易指数最为活跃,得分和增幅都遥遥领先。这与近年来我省在技术合同交易额、技术合同项目数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密不可分。但创新研发指数的得分和增幅都相对较低,反映出我省在推动创新研发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2020年,杭州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一骑绝尘”,以809.40的高分位居全省第一。宁波、嘉兴分别以428.72、307.91的得分位居第二、第三。三市构成第一梯队;温州、绍兴、湖州处于第二梯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介于200-300之间;台州、金华、舟山、衢州、丽水处于第三梯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均在200以下。

  不过,我省各地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仍呈现不平衡局面——位居第一的杭州,科技成果转化指数竟比第二的宁波高出近一倍。从增长来看,2020年,杭州、宁波、绍兴的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分别较上年上涨135.66、64.72、58.74,也远高于全省平均值。而处于第三梯队的丽水、舟山等城市,则在指数和增幅上都不理想。

  鄞州、慈溪等地科创效能显著

  此次发布的指数报告还对全省各区(县、市)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2020年,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指数高于300的区(县、市)有26个。其中,杭州8个,宁波5个,嘉兴5个,温州4个,绍兴4个。

  滨江区、西湖区、余杭区、下城区、江干区、龙湾区、鄞州区、萧山区、拱墅区、乐清市位居前十,其中杭州占了7席。可见,鄞州能进入十强实属不易。

  除鄞州外,宁波科技成果转化指数高于300的区(县、市)还有北仑、慈溪、镇海、余姚。近年来,宁波上述区(县、市)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通过厚植人才链、企业链、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服务链互促互融互生的高质量发展沃土,鄞州区有效提高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效率,创新整体效能持续攀高,形成“千帆竞发”式创新热潮。在创新成果产出方面,2021年,鄞州区企业共计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5项;12个项目列入宁波市科学技术奖公示名单,数量全市第一。

  2021年,北仑区取得宁波第一批重大科技攻关暨“揭榜挂帅”项目立项8项,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参与完成)、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市科技创新特别奖1项;引进各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5项,技术交易额达31亿元。

  慈溪市持续做优科技成果源头供给,积极开展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企业“百日百场”双向对接等专题活动。2021年,慈溪市“EG017项目-SARM靶点药物”项目完成转让登记,转让金额高达3.6亿元,刷新该市单笔科技成果转让纪录。

  全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根据2021年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外联所课题相关研究,当前,宁波创新服务水平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创新服务机构存在着规模不大、能级不高、功能单一、覆盖面窄等问题。

  宁波应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重视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中介机构建设,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设立技术转移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活动。

  面对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宁波也从政策保障、服务提升、金融支撑等角度积极寻找“破题”方法,推出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举措。

  2021年6月,宁波第一期初级技术经纪人培训班开班,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宁波科技大市场及各分市场专业市场、技术转移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及相关人员120余人参加培训。技术经纪人队伍日益壮大,将为宁波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坚实的服务保障。

  2021年7月,《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管理办法》发布,标志着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正式成立。这也是宁波首只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初始规模10亿元的宁波首只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由宁波市政府和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共同发起设立,通过政府增信和适度让利,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科技创新创业,将最终达到50亿元的规模,为宁波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强力的金融支撑。

  2022年初,宁波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浙江创新中心分中心)揭牌成立,将进一步释放宁波大学与浙江创新中心的科技资源活力和创新潜力,提高科技成果熟化程度,加速先进技术和产品落地转化。

  按照计划,未来几年,宁波将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快推进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

  宁波晚报记者吴正彬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位居全省第二 鄞州、慈溪等地科创效能显著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3-03 07:11:00

  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区(县、市)分布情况(2020年)

  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指数设区市排名情况(2020年)

  近日,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发布的《2021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以下简称《指数》)显示,2015年至2020年,浙江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水平不断提高,转化效果显著。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宁波科技成果转化指数稳居第二。但与“一哥”杭州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杭州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一骑绝尘”

  近几年,浙江科技成果转化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指数》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由100提升至271.86,累计增长171.86,年均增长率达22.1%。其中,2018年、2019年同比增速均超30%,处于快速增长期。

  据悉,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下设创新研发指数、成果产出指数、成果交易指数、转化绩效指数4个分指数。在4个分指数中,成果交易指数最为活跃,得分和增幅都遥遥领先。这与近年来我省在技术合同交易额、技术合同项目数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密不可分。但创新研发指数的得分和增幅都相对较低,反映出我省在推动创新研发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2020年,杭州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一骑绝尘”,以809.40的高分位居全省第一。宁波、嘉兴分别以428.72、307.91的得分位居第二、第三。三市构成第一梯队;温州、绍兴、湖州处于第二梯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介于200-300之间;台州、金华、舟山、衢州、丽水处于第三梯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均在200以下。

  不过,我省各地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仍呈现不平衡局面——位居第一的杭州,科技成果转化指数竟比第二的宁波高出近一倍。从增长来看,2020年,杭州、宁波、绍兴的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分别较上年上涨135.66、64.72、58.74,也远高于全省平均值。而处于第三梯队的丽水、舟山等城市,则在指数和增幅上都不理想。

  鄞州、慈溪等地科创效能显著

  此次发布的指数报告还对全省各区(县、市)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2020年,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指数高于300的区(县、市)有26个。其中,杭州8个,宁波5个,嘉兴5个,温州4个,绍兴4个。

  滨江区、西湖区、余杭区、下城区、江干区、龙湾区、鄞州区、萧山区、拱墅区、乐清市位居前十,其中杭州占了7席。可见,鄞州能进入十强实属不易。

  除鄞州外,宁波科技成果转化指数高于300的区(县、市)还有北仑、慈溪、镇海、余姚。近年来,宁波上述区(县、市)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通过厚植人才链、企业链、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服务链互促互融互生的高质量发展沃土,鄞州区有效提高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效率,创新整体效能持续攀高,形成“千帆竞发”式创新热潮。在创新成果产出方面,2021年,鄞州区企业共计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5项;12个项目列入宁波市科学技术奖公示名单,数量全市第一。

  2021年,北仑区取得宁波第一批重大科技攻关暨“揭榜挂帅”项目立项8项,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参与完成)、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市科技创新特别奖1项;引进各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5项,技术交易额达31亿元。

  慈溪市持续做优科技成果源头供给,积极开展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企业“百日百场”双向对接等专题活动。2021年,慈溪市“EG017项目-SARM靶点药物”项目完成转让登记,转让金额高达3.6亿元,刷新该市单笔科技成果转让纪录。

  全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根据2021年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外联所课题相关研究,当前,宁波创新服务水平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创新服务机构存在着规模不大、能级不高、功能单一、覆盖面窄等问题。

  宁波应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重视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中介机构建设,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设立技术转移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活动。

  面对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宁波也从政策保障、服务提升、金融支撑等角度积极寻找“破题”方法,推出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举措。

  2021年6月,宁波第一期初级技术经纪人培训班开班,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宁波科技大市场及各分市场专业市场、技术转移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及相关人员120余人参加培训。技术经纪人队伍日益壮大,将为宁波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坚实的服务保障。

  2021年7月,《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管理办法》发布,标志着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正式成立。这也是宁波首只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初始规模10亿元的宁波首只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由宁波市政府和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共同发起设立,通过政府增信和适度让利,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科技创新创业,将最终达到50亿元的规模,为宁波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强力的金融支撑。

  2022年初,宁波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浙江创新中心分中心)揭牌成立,将进一步释放宁波大学与浙江创新中心的科技资源活力和创新潜力,提高科技成果熟化程度,加速先进技术和产品落地转化。

  按照计划,未来几年,宁波将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快推进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

  宁波晚报记者吴正彬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