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无数平凡的面孔 组成了疫情阻击战场上最美的图景
2022-04-03 07:45:47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2022,再战疫

  天未亮,夜微凉,一群人又开始为疫情防控忙碌起来。昨天上午6点半至9点,海曙区第三轮重点区域核酸检测有序进行。

  在这个共同抗疫的时刻,宁波日报再次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核酸检测点,对话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普通市民,听他们讲述抗击疫情的日与夜,用镜头记录抗疫一线众生相。

  在抗疫一线,每个人的面孔都被防护面具和口罩遮掩了大部分,我们看不清他们的面容和表情。但他们的眼神,透露出坚定和光亮,虽有疲惫,却毫不退缩;他们的话语,饱含责任与感谢,朴实,却字字动人。

  无数平凡的面孔,组成了疫情阻击战场上最美的图景。透过这些面孔,我们可以触摸到宁波这座文明之城、爱心之城、幸福之城的温暖底色。看着这些面孔,我们有理由相信云开雾散、春暖花开的日子不会遥远。

  让我们共同努力、一同期待,灿烂的笑容很快就会再次出现在每个人的面孔之上。

核酸检测结束后,乐美囝(右)整理现场。(陈朝霞 摄)

  乐美囝:采样现场到得最早撤得最晚

  从昨天早晨5点开始,在海曙区月湖街道县学社区镇明中心小学核酸检测点,乐美囝就一直在忙碌,是现场到得最早、撤得最晚的人。

  乐美囝是县学社区8名社工中的一员,今年是她在县学社区担任社工的第22年,也是她成为社区党委书记的第5年。作为下辖两个小区和5幢零星无物业居民楼、1800多户居民的“小巷总理”,她已经习惯了“白+黑”连轴转的工作模式。

  查看场地布置是否到位、分批通知居民排队、维持现场秩序、解决居民遇到的“疑难杂症”、后续整理资料和规整物资……4点起床、5点到岗,持续忙碌到9点核酸检测结束后,继续开展扫尾工作,乐美囝最早抵达、最晚离开,而且已经3天没回家了。

  不过,让乐美囝欣慰的是,得益于平时工作中对居民情况的了然于心和前期社区专门针对核酸检测星夜开展的“实战式桌面推演”,此次连续两天的社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核酸检测的前一晚,我们就连夜搭起帐篷、布置好场地、准备好物资,确保居民底数清单到位、物资保障到位、社工思想到位。”乐美囝说,根据第一天核酸检测的经验,第二天又调整策略,由网格员分批引导居民有序排队检测,最终不差一户、不漏一人、井然有序地圆满完成任务。

  “疫情突如其来,大家都不容易,社工只是防疫战线上的一分子,苦累都是应该的。”乐美囝感慨,现场还有很多机关干部、医护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筑牢社区抗疫的安全防线。

  记者 陈朝霞 海曙区委报道组 孙勇 通讯员 罗世静

尤佳薇(左)正在安排扫楼人员。(董惊鸿 摄)

  尤佳薇:孩子托给父母,办公室里打地铺

  “这一片只有3幢房子,层数不多又装有电梯,派3个人过去就可以了。”昨天上午,当记者见到海曙区段塘街道南都社区党委副书记尤佳薇时,她正指着桂花园小区的平面图,忙着安排扫楼的工作人员。

  安排好人员,尤佳薇马不停蹄地开始巡查核酸检测点位。这时,一个电话打了进来,“我刚接到电话,说我算密接,我现在该怎么办?”对方语气十分焦急。尤佳薇沉稳又温柔的声音响起:“你先不要慌,记得与家人保持距离,工作人员稍后会上门作妥善安排的。”

  尤佳薇说话语速不快,不仅耐心,话语还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我前段时间也去这个饭店吃过,算不算密接?”“健康码出现异常,需不需要向社区报备?”这几天面对居民源源不断的问题,尤佳薇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解释和安抚。

  “我老公是海曙本次疫情第1例确诊人员所在社区的社工,作为双社工家庭,这次任务格外重,但疫情面前,我们只能舍小家、顾大家,目前,两个孩子已经交给双方父母去带了。我跟我老公平时也会互相鼓励,交流防疫心得。”尤佳薇补充说。

  平日里尤佳薇骑电动自行车回家仅需15分钟,但自本次疫情暴发以来,除了回家洗过一次澡外,她一直扎在社区。“这几天,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基本上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早上5点钟又得起来布置点位,大家都把社区办公室当成家,打地铺过夜,很多人已经3天没回家了。”尤佳薇略显疲惫地说。

  记者 董惊鸿 通讯员 桂琳 海曙区委报道组 孙勇

朱丰燕在进行核酸采样。(陈敏 摄)

  朱丰燕:记不清是第几次参加核酸采样

  “大家试管都有了吗”“提交前先扫码再打包”“扫码系统大家都会用了吗”……昨天早上6点多,海曙区段塘街道花苑新村,居民们正排队等着做核酸检测,全副武装的朱丰燕在现场忙碌着。

  朱丰燕是宁波市中医院口腔科主任,昨天她带领一支50人的核酸采样队,要在段塘街道完成5个点位的核酸采样任务。

  作为科主任,每次有任务时,她都是能自己上就绝不安排科室其他人。自今年以来,她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参加大规模的核酸采样了。

  海曙区两次大规模核酸采样任务,朱丰燕都参加了,连续两天都是凌晨3点多起床,4点半准时从医院出发,虽然又困又累,但一想到自己的努力可以助力疫情早日结束,她就感觉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朱丰燕告诉记者,核酸采样的“大白”们早已经是“身经百战”的老战士了,大家默契配合,有条不紊,到达点位后很快就能开展工作。

  完成现场3500余份核酸采样后,朱丰燕和几名“大白”上门为不方便出行的老人和特殊人群采样。

  朱丰燕作为领队,除了采样工作外,还负责许多协调对接的事。每次任务结束,不停接打电话,在各个点位间奔波的她喉咙已经沙哑……采访中,记者得知,朱丰燕的先生常年在外地上班,家里有一对上小学二年级的双胞胎儿子。

  “孩子们醒来不见你,会不会找妈妈?”“他们好像已经习惯了跟着老人、连续几天看不到妈妈的生活。”朱丰燕笑笑说。

  记者 陈敏 通讯员 陈君艳

沈海晓(中)叮嘱驾驶员做好转运工作。 (徐欣 摄)

  沈海晓:高速转运,和时间赛跑

  “大家都记住了,注意自身防疫安全,转送过程中要注意车辆交通安全……”昨天清晨6点许,宁波市交通运输局海曙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沈海晓就来到位于海曙区苍松路上的南门街道临时核酸标本转运集合点,叮嘱17名驾驶员和17名押运员,务必安全、有序、高效地完成核酸标本的转运工作。

  和前几天的工作一样,昨天一早,沈海晓就奔波在南门街道区域内的核酸采样点,对整个转运工作进行跟踪和引导。

  沈海晓告诉记者,南门街道的标本转运预计要到中午才能结束。给车辆消杀后,他们将继续奋战在高速口以及都市风华小区门口,确保随时调度车辆运送前往隔离的人员、运送标本,“在这过程中,只能是车等人、快转接,不能出任何差错”。

  沈海晓介绍,本次疫情发生后,海曙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迅速召集20余辆大客车和近30名“转运车长”,实行一名“转运车长”负责一辆转运车辆的模式。他所在的转运执行组收到车辆调度组的指令后,就会迅速安排车辆、驾驶员和“转运车长”出发,协调联络转运地点和联系人,确保点对点转运。

  记者 徐欣 通讯员 张兴继

刘明自发当核酸采样志愿者。(沈孙晖摄)

   刘明:全国劳模当好志愿者

  “大家保持1米距离,不要挤……”昨天清晨6点许,海曙白云街道安泰社区阳光城小区61岁居民刘明身穿红马甲,戴着手套、口罩、防护面罩,全副武装在小区核酸采样点做志愿者。

  刘明红马甲的背后,几个大字非常醒目——“劳模文明大管家”。

  刘明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从事志愿服务30多年。他做过全市第一批反扒志愿者,资助过贫困学生,连续16年将劳模慰问金捐赠给母校慈湖中学用于助学。去年,刘明从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退休后,又将第一个月的退休金11683.1元捐给母校。

  因疫情防控需要,这几天,海曙重点区域开展核酸检测。刘明自发报名,在阳光城小区当采样点志愿者,“每天清晨6点到居委会报到,一直忙到9点多核酸采样结束”。

  记者在现场看到,刘明提醒前来做核酸检测的居民戴好口罩、保持1米距离,协助做好信息登记,并耐心解答部分居民的疑问,忙得不可开交。现场跟随刘明采访1个多小时,记者感觉腿有些酸,但他还是神采奕奕,“社工们很辛苦,我也要出一分力,协助社区做好居民核酸检测工作。居民们十分理解和配合,我付出再多也值得”。

  上午9点许,阳光城小区核酸采样完成,刘明帮忙打扫清理完现场才离开。“大家配合好政府工作,我们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生活。”他向记者挥手告别。

  记者 沈孙晖 海曙区委报道组 孙勇

许幼敏推着老伴前往核酸检测点。 (张凯凯摄)

  许幼敏:上情下达,做桥梁纽带

  “各位居民朋友,新街社区现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请不要慌张,请马上到天一广场6号门做核酸检测……”

  昨天清晨6点许,海曙区江厦街道新街社区的大喇叭响彻整个小区。本月即将迎来80岁大寿的许幼敏行走在街头,看见网格里的熟面孔便上去打招呼:“核酸检测做了吗?没做的快去!”

  从前天起,新街社区临时决定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场地5点半布置到位,6点许医护人员整装“备战”,但如何敲开社区居民的家门,确保“应检尽检”,成了社区工作者眼前的难题。

  所幸,像许幼敏一样的社区网格员,成了末端的“重要力量”。“我们敲不开的门,许阿姨敲得开,有时她说的一句话,比我们磨破嘴皮子都有用。”社区居委会李书记告诉记者。

  网格里总共多少人,其中有多少外来户,许幼敏心里都门儿清:“我们这个楼梯18户,这一栋加起来42户,昨天我就是挨家挨户扫楼,提醒他们做核酸检测的。”家中丈夫腿脚不便,为了不让医护人员费心上门做核酸采样,许幼敏拿来轮椅,托社区工作者将老伴背下楼,自己推着老伴前往核酸检测点。一路上,她还不忘提醒路过的居民尽快去做核酸检测:“现在人少,到了就能做!”

  “这是国家对我们的关心!”望着核酸检测点全副武装的“大白”,许幼敏真诚地告诉记者:“抗击疫情,要上下连心、众志成城。社区工作者24小时没合眼,我们也要尽一分力,希望早日恢复和谐健康的生活。”

  记者 张凯凯 通讯员 娄嘉瑞

邵莉照顾家里老人。(苟雯摄)

  邵莉:为了大家,护好小家

  昨天一大早,海曙马园社区居民邵莉就来到了核酸检测点,从排队到完成检测,用时不到两分钟。

  “我是社区的银辉志愿者,这次海曙出现疫情,我本也想去帮忙,但社区早早就给我打电话说,让我照顾好家里的老人。”邵莉说。

  虽然这次疫情来得突然,而且发生在离马园社区很近的地方,但她的心里并不慌张。“发现阳性病例以后,社区及时告知了情况。而且,‘三区’也很快划分好了,这让我们觉得安心。”她说。

  疫情发生后,马园社区迅速开展了核酸检测。社区志愿者告诉她不用着急,他们会上门通知。“虽然是晚上,他们也做得很好,挨个儿敲门通知。”她说,之前,南门街道进行过两次核酸检测演练,所以大家并不慌张。

  做完核酸检测,邵莉回到家中,她还要照顾两位高龄老人,这是她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不一会儿,社区工作人员来敲门,随后医护人员上门为两位老人做核酸采样。“昨天也是在家做的核酸检测,医护人员对我们老人很照顾。”家里的老人乐呵呵地说。

  为了应对疫情,也为了家人的安全,邵莉开始“宅”在家里,可不变的是她的热心肠。和记者道别后,她又打来电话说:“虽然我们都在家里,但生活还是安排得丰富多彩,厨艺大展示、居家锻炼让大家其乐融融。能够有家人陪伴,就要好好珍惜呀!”

  记者 苟雯 通讯员 王谢雪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无数平凡的面孔 组成了疫情阻击战场上最美的图景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4-03 07:45:47

  天未亮,夜微凉,一群人又开始为疫情防控忙碌起来。昨天上午6点半至9点,海曙区第三轮重点区域核酸检测有序进行。

  在这个共同抗疫的时刻,宁波日报再次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核酸检测点,对话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普通市民,听他们讲述抗击疫情的日与夜,用镜头记录抗疫一线众生相。

  在抗疫一线,每个人的面孔都被防护面具和口罩遮掩了大部分,我们看不清他们的面容和表情。但他们的眼神,透露出坚定和光亮,虽有疲惫,却毫不退缩;他们的话语,饱含责任与感谢,朴实,却字字动人。

  无数平凡的面孔,组成了疫情阻击战场上最美的图景。透过这些面孔,我们可以触摸到宁波这座文明之城、爱心之城、幸福之城的温暖底色。看着这些面孔,我们有理由相信云开雾散、春暖花开的日子不会遥远。

  让我们共同努力、一同期待,灿烂的笑容很快就会再次出现在每个人的面孔之上。

核酸检测结束后,乐美囝(右)整理现场。(陈朝霞 摄)

  乐美囝:采样现场到得最早撤得最晚

  从昨天早晨5点开始,在海曙区月湖街道县学社区镇明中心小学核酸检测点,乐美囝就一直在忙碌,是现场到得最早、撤得最晚的人。

  乐美囝是县学社区8名社工中的一员,今年是她在县学社区担任社工的第22年,也是她成为社区党委书记的第5年。作为下辖两个小区和5幢零星无物业居民楼、1800多户居民的“小巷总理”,她已经习惯了“白+黑”连轴转的工作模式。

  查看场地布置是否到位、分批通知居民排队、维持现场秩序、解决居民遇到的“疑难杂症”、后续整理资料和规整物资……4点起床、5点到岗,持续忙碌到9点核酸检测结束后,继续开展扫尾工作,乐美囝最早抵达、最晚离开,而且已经3天没回家了。

  不过,让乐美囝欣慰的是,得益于平时工作中对居民情况的了然于心和前期社区专门针对核酸检测星夜开展的“实战式桌面推演”,此次连续两天的社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核酸检测的前一晚,我们就连夜搭起帐篷、布置好场地、准备好物资,确保居民底数清单到位、物资保障到位、社工思想到位。”乐美囝说,根据第一天核酸检测的经验,第二天又调整策略,由网格员分批引导居民有序排队检测,最终不差一户、不漏一人、井然有序地圆满完成任务。

  “疫情突如其来,大家都不容易,社工只是防疫战线上的一分子,苦累都是应该的。”乐美囝感慨,现场还有很多机关干部、医护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筑牢社区抗疫的安全防线。

  记者 陈朝霞 海曙区委报道组 孙勇 通讯员 罗世静

尤佳薇(左)正在安排扫楼人员。(董惊鸿 摄)

  尤佳薇:孩子托给父母,办公室里打地铺

  “这一片只有3幢房子,层数不多又装有电梯,派3个人过去就可以了。”昨天上午,当记者见到海曙区段塘街道南都社区党委副书记尤佳薇时,她正指着桂花园小区的平面图,忙着安排扫楼的工作人员。

  安排好人员,尤佳薇马不停蹄地开始巡查核酸检测点位。这时,一个电话打了进来,“我刚接到电话,说我算密接,我现在该怎么办?”对方语气十分焦急。尤佳薇沉稳又温柔的声音响起:“你先不要慌,记得与家人保持距离,工作人员稍后会上门作妥善安排的。”

  尤佳薇说话语速不快,不仅耐心,话语还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我前段时间也去这个饭店吃过,算不算密接?”“健康码出现异常,需不需要向社区报备?”这几天面对居民源源不断的问题,尤佳薇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解释和安抚。

  “我老公是海曙本次疫情第1例确诊人员所在社区的社工,作为双社工家庭,这次任务格外重,但疫情面前,我们只能舍小家、顾大家,目前,两个孩子已经交给双方父母去带了。我跟我老公平时也会互相鼓励,交流防疫心得。”尤佳薇补充说。

  平日里尤佳薇骑电动自行车回家仅需15分钟,但自本次疫情暴发以来,除了回家洗过一次澡外,她一直扎在社区。“这几天,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基本上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早上5点钟又得起来布置点位,大家都把社区办公室当成家,打地铺过夜,很多人已经3天没回家了。”尤佳薇略显疲惫地说。

  记者 董惊鸿 通讯员 桂琳 海曙区委报道组 孙勇

朱丰燕在进行核酸采样。(陈敏 摄)

  朱丰燕:记不清是第几次参加核酸采样

  “大家试管都有了吗”“提交前先扫码再打包”“扫码系统大家都会用了吗”……昨天早上6点多,海曙区段塘街道花苑新村,居民们正排队等着做核酸检测,全副武装的朱丰燕在现场忙碌着。

  朱丰燕是宁波市中医院口腔科主任,昨天她带领一支50人的核酸采样队,要在段塘街道完成5个点位的核酸采样任务。

  作为科主任,每次有任务时,她都是能自己上就绝不安排科室其他人。自今年以来,她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参加大规模的核酸采样了。

  海曙区两次大规模核酸采样任务,朱丰燕都参加了,连续两天都是凌晨3点多起床,4点半准时从医院出发,虽然又困又累,但一想到自己的努力可以助力疫情早日结束,她就感觉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朱丰燕告诉记者,核酸采样的“大白”们早已经是“身经百战”的老战士了,大家默契配合,有条不紊,到达点位后很快就能开展工作。

  完成现场3500余份核酸采样后,朱丰燕和几名“大白”上门为不方便出行的老人和特殊人群采样。

  朱丰燕作为领队,除了采样工作外,还负责许多协调对接的事。每次任务结束,不停接打电话,在各个点位间奔波的她喉咙已经沙哑……采访中,记者得知,朱丰燕的先生常年在外地上班,家里有一对上小学二年级的双胞胎儿子。

  “孩子们醒来不见你,会不会找妈妈?”“他们好像已经习惯了跟着老人、连续几天看不到妈妈的生活。”朱丰燕笑笑说。

  记者 陈敏 通讯员 陈君艳

沈海晓(中)叮嘱驾驶员做好转运工作。 (徐欣 摄)

  沈海晓:高速转运,和时间赛跑

  “大家都记住了,注意自身防疫安全,转送过程中要注意车辆交通安全……”昨天清晨6点许,宁波市交通运输局海曙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沈海晓就来到位于海曙区苍松路上的南门街道临时核酸标本转运集合点,叮嘱17名驾驶员和17名押运员,务必安全、有序、高效地完成核酸标本的转运工作。

  和前几天的工作一样,昨天一早,沈海晓就奔波在南门街道区域内的核酸采样点,对整个转运工作进行跟踪和引导。

  沈海晓告诉记者,南门街道的标本转运预计要到中午才能结束。给车辆消杀后,他们将继续奋战在高速口以及都市风华小区门口,确保随时调度车辆运送前往隔离的人员、运送标本,“在这过程中,只能是车等人、快转接,不能出任何差错”。

  沈海晓介绍,本次疫情发生后,海曙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迅速召集20余辆大客车和近30名“转运车长”,实行一名“转运车长”负责一辆转运车辆的模式。他所在的转运执行组收到车辆调度组的指令后,就会迅速安排车辆、驾驶员和“转运车长”出发,协调联络转运地点和联系人,确保点对点转运。

  记者 徐欣 通讯员 张兴继

刘明自发当核酸采样志愿者。(沈孙晖摄)

   刘明:全国劳模当好志愿者

  “大家保持1米距离,不要挤……”昨天清晨6点许,海曙白云街道安泰社区阳光城小区61岁居民刘明身穿红马甲,戴着手套、口罩、防护面罩,全副武装在小区核酸采样点做志愿者。

  刘明红马甲的背后,几个大字非常醒目——“劳模文明大管家”。

  刘明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从事志愿服务30多年。他做过全市第一批反扒志愿者,资助过贫困学生,连续16年将劳模慰问金捐赠给母校慈湖中学用于助学。去年,刘明从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退休后,又将第一个月的退休金11683.1元捐给母校。

  因疫情防控需要,这几天,海曙重点区域开展核酸检测。刘明自发报名,在阳光城小区当采样点志愿者,“每天清晨6点到居委会报到,一直忙到9点多核酸采样结束”。

  记者在现场看到,刘明提醒前来做核酸检测的居民戴好口罩、保持1米距离,协助做好信息登记,并耐心解答部分居民的疑问,忙得不可开交。现场跟随刘明采访1个多小时,记者感觉腿有些酸,但他还是神采奕奕,“社工们很辛苦,我也要出一分力,协助社区做好居民核酸检测工作。居民们十分理解和配合,我付出再多也值得”。

  上午9点许,阳光城小区核酸采样完成,刘明帮忙打扫清理完现场才离开。“大家配合好政府工作,我们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生活。”他向记者挥手告别。

  记者 沈孙晖 海曙区委报道组 孙勇

许幼敏推着老伴前往核酸检测点。 (张凯凯摄)

  许幼敏:上情下达,做桥梁纽带

  “各位居民朋友,新街社区现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请不要慌张,请马上到天一广场6号门做核酸检测……”

  昨天清晨6点许,海曙区江厦街道新街社区的大喇叭响彻整个小区。本月即将迎来80岁大寿的许幼敏行走在街头,看见网格里的熟面孔便上去打招呼:“核酸检测做了吗?没做的快去!”

  从前天起,新街社区临时决定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场地5点半布置到位,6点许医护人员整装“备战”,但如何敲开社区居民的家门,确保“应检尽检”,成了社区工作者眼前的难题。

  所幸,像许幼敏一样的社区网格员,成了末端的“重要力量”。“我们敲不开的门,许阿姨敲得开,有时她说的一句话,比我们磨破嘴皮子都有用。”社区居委会李书记告诉记者。

  网格里总共多少人,其中有多少外来户,许幼敏心里都门儿清:“我们这个楼梯18户,这一栋加起来42户,昨天我就是挨家挨户扫楼,提醒他们做核酸检测的。”家中丈夫腿脚不便,为了不让医护人员费心上门做核酸采样,许幼敏拿来轮椅,托社区工作者将老伴背下楼,自己推着老伴前往核酸检测点。一路上,她还不忘提醒路过的居民尽快去做核酸检测:“现在人少,到了就能做!”

  “这是国家对我们的关心!”望着核酸检测点全副武装的“大白”,许幼敏真诚地告诉记者:“抗击疫情,要上下连心、众志成城。社区工作者24小时没合眼,我们也要尽一分力,希望早日恢复和谐健康的生活。”

  记者 张凯凯 通讯员 娄嘉瑞

邵莉照顾家里老人。(苟雯摄)

  邵莉:为了大家,护好小家

  昨天一大早,海曙马园社区居民邵莉就来到了核酸检测点,从排队到完成检测,用时不到两分钟。

  “我是社区的银辉志愿者,这次海曙出现疫情,我本也想去帮忙,但社区早早就给我打电话说,让我照顾好家里的老人。”邵莉说。

  虽然这次疫情来得突然,而且发生在离马园社区很近的地方,但她的心里并不慌张。“发现阳性病例以后,社区及时告知了情况。而且,‘三区’也很快划分好了,这让我们觉得安心。”她说。

  疫情发生后,马园社区迅速开展了核酸检测。社区志愿者告诉她不用着急,他们会上门通知。“虽然是晚上,他们也做得很好,挨个儿敲门通知。”她说,之前,南门街道进行过两次核酸检测演练,所以大家并不慌张。

  做完核酸检测,邵莉回到家中,她还要照顾两位高龄老人,这是她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不一会儿,社区工作人员来敲门,随后医护人员上门为两位老人做核酸采样。“昨天也是在家做的核酸检测,医护人员对我们老人很照顾。”家里的老人乐呵呵地说。

  为了应对疫情,也为了家人的安全,邵莉开始“宅”在家里,可不变的是她的热心肠。和记者道别后,她又打来电话说:“虽然我们都在家里,但生活还是安排得丰富多彩,厨艺大展示、居家锻炼让大家其乐融融。能够有家人陪伴,就要好好珍惜呀!”

  记者 苟雯 通讯员 王谢雪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