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陈敏 通讯员徐晨燕 俞水白 郑轲
从3月29日出发急急奔赴上海,到4月22日回到宁波。整整奋战了24天,浙江援沪核酸采样医疗队宁波队503位医护人员终于回家了。
浙江援沪核酸采样医疗队宁波队由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和宁波市中医院这6家市级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24天的忘我拼搏,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书写了“沪甬一家亲”。
100人一天采样量超5万,最多一天奋战16小时
“你好,我们是来自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核酸采样医疗队。”3月29日,在前往上海途中,李惠利医院领队陈琪峰和队长已经联系好到沪后的任务分配。3个小时的车程后,他们到达指定点,拿好物资,认领点位,100名队员立即投身到了采样一线。
当天队员们全员上线,经过5小时奋战,采样量超过5.2万人次。
上海人口超2000万,采样量基数庞大,陈琪峰备用了好几个充电宝保持手机电量满格,因为需要不停地安排队员支援。他心疼地说:“不管是凌晨还是半夜,所有队员都是一叫就到,没有一个拖后腿。时间最长的一天奋战16小时,采样量超过7万人次,直到完成最后一位采样才结束。”
24个日日夜夜,队员们时刻提高警惕,随时进入战时状态。每日来返长距离车程,每次核酸采样都要挑战十几个小时不喝水、不吃饭的生理极限,每回经历病毒威胁的心理建设等等,但这些困难他们都已经克服了下来,并已经形成了核酸采样队的经验性模式,和千万在前线岗位的坚守者们一样,他们坚信上海全域疫情清零战的曙光即将临来。
出征24天,李惠利医院这100人的精锐部队出动1416人次,采样量超过52万人次,创造了“惠利速度”。
新婚15天的小夫妻并肩齐上阵
这次驰援上海,宁波市第一医院也派出了100名医护人员,在这支特别的采样队伍里,有一对新婚燕尔的夫妻——宓泽超和孙梦婷。
报名参加援沪采样队时,小夫妻俩才新婚15天。在大家的眼中,孙梦婷是这支队伍里最美的新娘。
孙梦婷说,婚后15天,就是3月28日晚上,我们接到医院集合去援沪的通知,就立马报了名,次日凌晨便闻令集结,火速驰援上海。
简短的采访中,孙梦婷说的最多的是家人的理解、同事们的辛苦,说起自己却极为羞涩:“我们只是做了一名护士应该做的,自己的事都是小事,需要我们,我们就去。”
孙梦婷说,在上海采样期间,我们夫妻两个分在不同的采样组,所以很难见上一面。但每一次完成采样的任务,两个人都会默契地给对方发一条甜蜜的短信,告诉对方我很好也很想你……这样的信息在不能见到的24天里,特别的弥足可贵,我会一直把这些信息保存下来。
当询问她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她说:“我想吃小龙虾和火锅;想圆满完成任务,回家可以和泽超有一个大大的拥抱;想疫情早点结束,能去补个蜜月……”
瘦弱的“铁娘子”
作为一名核酸采样的老将,宁波二院领队林李虽然身体瘦弱,却是大家公认的“铁娘子”。
林李是宁波市二院肝硬化科孕妇肝病科副护士长,3月28日晚上10时接到驰援上海的通知。作为领队,她需要立即召集队员,并整理宁波市援沪医疗队的全部医疗防疫物资,而留给她的只有几个小时。这一夜,她没有合过眼。
抵达上海的第二天凌晨,林李就带队投入战斗。上海疫情来势汹汹,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力强、感染率高。为减少暴露,同时又要尽可能减少闷在防护服里面的不适感,她让队员们在抵达集散地后,在车上穿戴好防护用品,再下车到各个点位去执行核酸采样任务。除了开展采样外,她还奔波于各个点位,进行物资运输、规范巡查、院感督导以及各项协调工作。每次核酸采样,都要挑战10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的生理极限。
出征20多天,她和队员们早已摸索出了经验。为了执行任务时减少中断,避免更换防护服带来的时间浪费,他们提前穿上尿不湿,早餐时不吃富含水分的食物,选择耐饥干粮。“很累,但心里很踏实。我们是浙江省援沪核酸采样医疗队,国家需要我们,年轻人就要勇于担当。”带着满脸的压痕,林李笑笑说。
身体瘦弱的林李在抗疫一线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队友心疼她每天只眯个囫囵觉,一句“我们已经搬好物资,你好好休息”的留言让她感动到热泪盈眶。
4月22日,宁波市第二批300名核酸采样队由该李惠利医院副院长陈良带队,接过援沪接力棒奔赴上海。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